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36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组,涉及电池组技术领域,包括电池框架、蓄电池、活动框架,所述活动框架嵌入设置在电池框架的侧壁,并与电池框架活动连接,所述蓄电池嵌入安装在电池框架的内部,所述电池框架包括侧挡板、横梁,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挡板之间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呈水平安装在侧挡板的底部边缘位置;所述活动框架包括“H”型框架、夹板、内轴、螺栓,所述“H”型框架的侧面分别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内轴,所述内轴的一端嵌入安装在“H”型框架的内部,所述夹板呈垂直安装在内轴的另一端,具有能够添加或减少蓄电池数,便于后期的检测维修,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安装环境等优点。

A battery pack for easy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组
,具体讲是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组。
技术介绍
电池组,是指分串联和并联,并联的电池组要求每个电池电压相同,输出的电压等于一个电池的电压,并联电池组能提供更强的电流.串联电池组没有过多的要求。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电池组无法改变蓄电池数,且蓄电池无法拆解,当某个蓄电池损坏时,整个电池组则报废,并且电池组的宽度固定,无法根据安装环境进行改变,适应性差,且不便于工作人员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组,具有能够添加或减少蓄电池数,便于后期的检测维修,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安装环境等优点。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组,包括电池框架、活动框架,所述活动框架嵌入设置在电池框架的侧壁,并与电池框架活动连接,所述电池框架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电池框架包括侧挡板、横梁,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挡板之间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呈水平安装在侧挡板的底部边缘位置;所述活动框架包括“H”型框架、夹板、内轴、螺栓,所述“H”型框架的侧面分别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内轴,所述内轴的一端嵌入安装在“H”型框架的内部,所述夹板呈垂直安装在内轴的另一端,所述螺栓贯穿设置在内轴的中间位置。进一步的,所述侧挡板由两块相互平行的工型框架和一块隔板构成,所述两块工型框架分别呈水平安装在隔板的顶部中间位置以及底部中间位置,工型框架的结构稳定性较强,且中间形成的槽能用于定位,还能够提高蓄电池2的散热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工型框架包括活动滑块、螺杆、吸盘,所述工型框架的末端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侧壁设有定位孔和定位栓,所述活动滑块嵌入设置在活动槽的内部,并与活动槽相适配,所述活动滑块的侧面设有定位槽,所述螺杆的一端嵌入安装在活动滑块的内部,所述吸盘安装在螺杆的另一端,所述活动滑块1115能够在工型框架111的末端伸缩,已调节其长度,能够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呈水平贯穿设置在内轴的中间位置,并与内轴活动连接,所述螺栓的末端与“H”型框架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的螺栓对内轴进行固定,同时还能够用于调节内轴的伸出长度。进一步的,所述侧挡板的内侧壁安装有金属触片,所述金属触片的对侧设有电源总线,所述电源总线与金属触片焊接,通过设置的金属触片将蓄电池连接,再将输出端连接电源总线。进一步的,所述工型框架的中间位置设有槽,所述活动框架嵌入设置在工型框架的槽内,并与工型框架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活动框架对配合工型框架对蓄电池进行固定。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组,与现有便于安装的电池组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具有能够添加或减少蓄电池数,便于后期的检测维修,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安装环境等优点,具体体现为:优点1:所述侧挡板由两块相互平行的工型框架和一块隔板构成,所述两块工型框架分别呈水平安装在隔板的顶部中间位置以及底部中间位置,工型框架的结构稳定性较强,且中间形成的槽能用于定位,还能够提高蓄电池2的散热效果。优点2:所述工型框架包括活动滑块、螺杆、吸盘,所述工型框架的末端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侧壁设有定位孔和定位栓,所述活动滑块嵌入设置在活动槽的内部,并与活动槽相适配,所述活动滑块的侧面设有定位槽,所述螺杆的一端嵌入安装在活动滑块的内部,所述吸盘安装在螺杆的另一端,所述活动滑块1115能够在工型框架111的末端伸缩,已调节其长度,能够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优点3:所述螺栓呈水平贯穿设置在内轴的中间位置,并与内轴活动连接,所述螺栓的末端与“H”型框架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的螺栓对内轴进行固定,同时还能够用于调节内轴的伸出长度,所述侧挡板的内侧壁安装有金属触片,所述金属触片的对侧设有电源总线,所述电源总线与金属触片焊接,通过设置的金属触片将蓄电池连接,再将输出端连接电源总线,所述工型框架的中间位置设有槽,所述活动框架嵌入设置在工型框架的槽内,并与工型框架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活动框架对配合工型框架对蓄电池进行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组的电池框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组的活动框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组的工型框架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组的活动框架局部剖视图。图中所示序号:电池框架1、侧挡板11、工型框架111、活动槽1111、定位孔1112、定位栓1113、定位槽1114、活动滑块1115、螺杆1116、吸盘1117、隔板112、横梁12、蓄电池2、活动框架3、“H”型框架31、夹板32、内轴33、螺栓34、电源总线4和金属触片4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组,如说明书附图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电池框架1、活动框架3,活动框架3嵌入设置在电池框架1的侧壁,并与电池框架1活动连接,电池框架1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2。电池框架1包括侧挡板11、横梁12,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挡板11之间连接有横梁12,横梁12呈水平安装在侧挡板11的底部边缘位置;活动框架3包括“H”型框架31、夹板32、内轴33、螺栓34,“H”型框架31的侧面分别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内轴33,内轴33的一端嵌入安装在“H”型框架31的内部,夹板32呈垂直安装在内轴33的另一端,螺栓34贯穿设置在内轴33的中间位置。所述侧挡板11由两块相互平行的工型框架111和一块隔板112构成,所述两块工型框架111分别呈水平安装在隔板112的顶部中间位置以及底部中间位置,工型框架111的结构稳定性较强,且中间形成的槽能用于定位,还能够提高蓄电池2的散热效果,所述工型框架111包括活动滑块1115、螺杆1116·吸盘1117,所述工型框架111的末端设有活动槽1111,所述活动槽1111的侧壁设有定位孔1112和定位栓1113,所述活动滑块1115嵌入设置在活动槽1111的内部,并与活动槽1111相适配,所述活动滑块1115的侧面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框架(1)、活动框架(3),所述活动框架(3)嵌入设置在电池框架(1)的侧壁,并与电池框架(1)活动连接,所述电池框架(1)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2);/n所述电池框架(1)包括侧挡板(11)、横梁(12),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挡板(11)之间连接有横梁(12),所述横梁(12)呈水平安装在侧挡板(11)的底部边缘位置;/n所述活动框架(3)包括“H”型框架(31)、夹板(32)、内轴(33)、螺栓(34),所述“H”型框架(31)的侧面分别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内轴(33),所述内轴(33)的一端嵌入安装在“H”型框架(31)的内部,所述夹板(32)呈垂直安装在内轴(33)的另一端,所述螺栓(34)贯穿设置在内轴(33)的中间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框架(1)、活动框架(3),所述活动框架(3)嵌入设置在电池框架(1)的侧壁,并与电池框架(1)活动连接,所述电池框架(1)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2);
所述电池框架(1)包括侧挡板(11)、横梁(12),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挡板(11)之间连接有横梁(12),所述横梁(12)呈水平安装在侧挡板(11)的底部边缘位置;
所述活动框架(3)包括“H”型框架(31)、夹板(32)、内轴(33)、螺栓(34),所述“H”型框架(31)的侧面分别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内轴(33),所述内轴(33)的一端嵌入安装在“H”型框架(31)的内部,所述夹板(32)呈垂直安装在内轴(33)的另一端,所述螺栓(34)贯穿设置在内轴(33)的中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11)由两块相互平行的工型框架(111)和一块隔板(112)构成,所述两块工型框架(111)分别呈水平安装在隔板(112)的顶部中间位置以及底部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型框架(111)包括活动滑块(1115)、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仕迪韩富方四明沈桂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禾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