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车床的排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87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车床的排屑机构,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上的出料部的宽度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腰型孔,主动轴的两端从腰型孔穿出至出料部外,所述主动轴的端部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出料部的宽度两侧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腰型孔均水平设置,所述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滑块与主动轴同轴连接;所述滑块还连接有驱动主动轴远离从动轴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动态且实时的对链板进行张紧调节,使得链板始终处于张紧的状态的效果。

A chip removal mechanism of automatic la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车床的排屑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屑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化车床的排屑机构。
技术介绍
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机床具有广泛的加工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目前,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7372803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的排屑器,包括机体,还包括从动轴、主动轴、链板、驱动装置,位于链板宽度方向两侧的出料部上均滑移设置有安装架,主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侧的安装架上,安装架上开设有长度方向平行于安装架滑移方向的腰形孔,出料部与安装架之间设置有穿过出料部与腰形孔的锁紧螺栓、螺纹连接在锁紧螺栓上的锁紧螺母,出料部与安装架之间还伸缩设置有第一限位件、伸缩设置有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螺杆靠近从动轴的一端抵紧在出料部上,第二限位螺杆远离从动轴的一端抵紧在安装架上,使得安装架不易因受到主动轴的作用力而朝向靠近从动轴的方向进行滑移,具有防止链板张力变松的效果。但是每次在链板变松后,都需要将紧固件松开再对主动轴的位置进行调整,此过程比较繁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车床的排屑机构,其优势在于能够动态且实时的对链板进行张紧调节,使得链板始终处于张紧的状态。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化车床的排屑机构,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上的出料部的宽度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腰型孔,主动轴的两端从腰型孔穿出至出料部外,所述主动轴的端部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出料部的宽度两侧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腰型孔均水平设置,所述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滑块与主动轴同轴连接;所述滑块还连接有驱动主动轴远离从动轴的驱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滑块具有远离上料部的运动趋势。因此,当链板松弛时滑块受到驱动机构驱动能够及时响应带动主动轴沿着腰型孔滑动,进而消除链板的松弛状态,让链板继续被主动轴与从动轴所张紧。而不需要人员定时的对链板进行张紧操作,方便了调节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滑轨为T型槽状的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位于腰型孔的下方,所述滑块一端为T型块状并且伸入至第一滑轨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型块状的滑块与T型槽状的滑轨配合实现了滑块与滑轨的滑动连接配合。进而使得主动轴能够被驱动机构所驱动向远离上料部的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出料部下端面上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相比于主动轴更加远离上料部,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配重件,所述配重件包括一端穿过定位环后与滑块连接的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连接有配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所产生的自身重力作为驱动主动轴向远离上料部运动的动力源,使得主动轴具有张紧链板的持续动力。而且配重块作为动力源不消耗额外的能源,节约了资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部的倾斜下表面上设置有倾斜的第二滑轨,所述配重块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滑轨与配重块的滑动配合使得配重块能够贴近上料部的下表面设置,因此,出料部出料的开口处下方可以放置收集车床所产生的碎屑的容器,而配装块沿着第二滑轨向下滑动的趋势不会受到容器的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滑轨包括两根平行且与上料部之间具有间隙的圆杆,所述圆杆穿过配重块并与其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圆杆与配重块配合使得实现了第二滑轨与配重块的滑动配合,并且两根圆杆对配重块进行限位,使得配重块能够稳定的沿着第二滑轨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部以及上料部相互靠近的位置均设置有定位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环用于穿设拉绳,因为出料部与上料部之间具有夹角,而当拉绳穿过固定在出料部以及上料部的表面上的定位环时,定位环能够对拉绳进行限位导向,使得拉绳能够贴近出料部以及上料部的机体设置,进而节省出料部以及上料部下方的空间,方便在出料部以及下料部下方放置容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部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滑轨、腰型孔的倾斜角度与出料部的倾斜角度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第一滑轨以及腰型孔均跟随出料部倾斜向下设置,因此主动轴、滑块自身具有倾斜向下滑动的趋势,此时滑块再受到配重块的重力作用始终具有将主动轴倾斜向下拉动,进而让链板保持张紧的状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张紧拉簧以及固定在出料部侧面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滑块处于同等高度并且相比于固定块更加远离上料部,所述张紧拉簧的一端与滑块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块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张紧拉簧的作用下,滑块始终具有向固定块运动的趋势,进而带动主动轴张紧链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滑块具有远离上料部的运动趋势。因此,当链板松弛时滑块受到驱动机构驱动能够及时响应带动主动轴沿着腰型孔滑动,进而消除链板的松弛状态,让链板继续被主动轴与从动轴所张紧;2、第二滑轨与配重块的滑动配合使得配重块能够贴近上料部的下表面设置,因此,出料部出料的开口处下方可以放置收集车床所产生的碎屑的容器,而配装块沿着第二滑轨向下滑动的趋势不会受到容器的影响;3、在张紧拉簧的作用下,滑块始终具有向固定块运动的趋势,进而带动主动轴张紧链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一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二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三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体;2、腰型孔;3、出料部;4、主动轴;5、滑块;6、第一滑轨;7、减速电机;8、第一定位环;9、第二定位环;10、第三定位环;11、第四定位环;12、拉绳;13、配重块;14、连接块;15、第五定位环;16、第六定位环;17、张紧拉簧;18、固定块;19、从动轴;20、上料部;21、第二滑轨;22、圆杆;23、链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动化车床的排屑机构,包括机体1,出料部3宽度的两端均开设有一个腰型孔2,主动轴4的两端从腰型孔2穿出至出料部3外与滑块5连接,滑块5上安装有轴承(图中未示出)主动轴4的端部通过轴承与滑块5转动连接。出料部3的宽度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一道T型槽状的第一滑轨6,第一滑轨6比滑块5更低并且与腰型孔2均水平设置,滑块5贴近出料部3表面的一端为T型块状并伸入至第一滑轨6中与第一滑轨6滑动连接。滑块5上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7,减速电机7的电机轴穿过滑块5与主动轴4同轴连接;滑块5还连接有驱动主动轴4远离从动轴19的驱动机构。如图1、2所示,驱动机构包括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车床的排屑机构,包括机体(1),其特征是:设置在机体(1)上的出料部(3)的宽度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腰型孔(2),主动轴(4)的两端从腰型孔(2)穿出至出料部(3)外,所述主动轴(4)的端部与滑块(5)转动连接,所述出料部(3)的宽度两侧设置有第一滑轨(6),所述第一滑轨(6)与腰型孔(2)均水平设置,所述滑块(5)与第一滑轨(6)滑动连接,所述滑块(5)上安装有减速电机(7),所述减速电机(7)的电机轴穿过滑块(5)与主动轴(4)同轴连接;所述滑块(5)还连接有驱动主动轴(4)远离从动轴(19)的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车床的排屑机构,包括机体(1),其特征是:设置在机体(1)上的出料部(3)的宽度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腰型孔(2),主动轴(4)的两端从腰型孔(2)穿出至出料部(3)外,所述主动轴(4)的端部与滑块(5)转动连接,所述出料部(3)的宽度两侧设置有第一滑轨(6),所述第一滑轨(6)与腰型孔(2)均水平设置,所述滑块(5)与第一滑轨(6)滑动连接,所述滑块(5)上安装有减速电机(7),所述减速电机(7)的电机轴穿过滑块(5)与主动轴(4)同轴连接;所述滑块(5)还连接有驱动主动轴(4)远离从动轴(19)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车床的排屑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滑轨(6)为T型槽状的滑轨,所述第一滑轨(6)位于腰型孔(2)的下方,所述滑块(5)一端为T型块状并且伸入至第一滑轨(6)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车床的排屑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出料部(3)下端面上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相比于主动轴(4)更加远离上料部(20),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配重件,所述配重件包括一端穿过定位环后与滑块(5)连接的拉绳(12),所述拉绳(12)的另一端连接有配重块(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礼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亿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