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动车遥感设备的模拟尾气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9772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机动车遥感设备的零部件领域,更具体的公开一种用于机动车遥感设备的模拟尾气排放装置,包括气瓶、第一气管、第一气动接头、第二气管、气体控制组件、第三气管和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通过第三气管与气体控制组件左端相连接,所述气体控制组件右端通过第二气管与第一气动接头左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气动接头右端通过第一气管与气瓶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排气组件通过第三气管与气体控制组件左端相连接,所述气体控制组件右端通过第二气管与第一气动接头左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气动接头右端通过第一气管与气瓶相连接,该气体控制组件能够设定气体喷气响应时间、气体喷气持续时间,从而提高了气体控制效果。

A simulated exhaust emission device for vehicle remote sens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动车遥感设备的模拟尾气排放装置
本专利技术公开机动车遥感设备的零部件领域,更具体的公开一种用于机动车遥感设备的模拟尾气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影响着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根据《关于加快推进机动车排污监控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的通知》(环办大气函[2016]2101号)和《关于加快推进机动车遥感监测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的通知》(环办大气函〔2017〕1331号)有关规定,要求各地环保部门要加快机动车环保信息联网建设工作进度,充分利用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对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进行排放监督抽测,构建国家、省级、市级三级联网的机动车遥感监测平台,根据《在用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HJ845-2017)中遥感检测设备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准确度检查,要求必须进行动态检查,其动态准确度检查要求使用一辆纯电动车,在10-80km/h的车速范围内,将标准气瓶安装在车上通过车上安装的模拟排气管排出,遥感检测设备的测量结果与标准气浓度比对,并且机动车遥感系统监测技术对道路行驶机动车排放状况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遥感设备的模拟尾气排放装置,包括气瓶(1)、第一气管(2)、第一气动接头(3)、第二气管(4)、气体控制组件(5)、第三气管(6)和排气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7)通过第三气管(6)与气体控制组件(5)左端相连接,所述气体控制组件(5)右端通过第二气管(4)与第一气动接头(3)左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气动接头(3)右端通过第一气管(2)与气瓶(1)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动车遥感设备的模拟尾气排放装置,包括气瓶(1)、第一气管(2)、第一气动接头(3)、第二气管(4)、气体控制组件(5)、第三气管(6)和排气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7)通过第三气管(6)与气体控制组件(5)左端相连接,所述气体控制组件(5)右端通过第二气管(4)与第一气动接头(3)左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气动接头(3)右端通过第一气管(2)与气瓶(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机动车遥感设备的模拟尾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2)上设置有减压阀(8),所述第一气管(2)通过减压阀(8)与所述气瓶(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机动车遥感设备的模拟尾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控制组件(5)包括外壳(9)、第一穿板接头(10)、第二穿板接头(11)、检测组件(12)、支撑架(13)、电路板(14)、开关(15)、信号接口(16)和电源接头(17),所述电源接头(17)与开关(15)电连接,所述开关(15)位于信号接口(16)左侧,所述信号接口(16)与电路板(14)电连接,所述电路板(14)与检测组件(12)电连接,所述检测组件(12)、所述电路板(14)和所述支撑架(13)均位于外壳(9)内,且该支撑架(13)位于所述检测组件(12)下方,所述检测组件(12)位于电路板(14)左侧,且该检测组件(12)一端通过第一穿板接头(10)与第二气管(4)相连接,所述检测组件(12)另一端通过第二穿板接头(11)与第三气管(6)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机动车遥感设备的模拟尾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口(16)位于所述开关(15)和电源接头(1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机动车遥感设备的模拟尾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3)与所述检测组件(1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一种用于机动车遥感设备的模拟尾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12)包括第一连接管(18)、第一气动三通接头(19)、第二连接管(20)、第一流量计(21)、第三连接管(22)、第二气动三通接头(23)、第四连接管(24)、第五连接管(25)、第二流量计(26)、第三流量计(27)、第六连接管(28)、第七连接管(29)、第三气动三通接头(30)、第八连接管(31)、第九连接管(32)、第四气动三通接头(33)和第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露露余学春姚志安王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多普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