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管式蒸发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73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管式蒸发冷凝器,包括:壳体(1);若干个单列多层盘管(2),竖直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盘管(2)的每一层均呈波浪状,相邻两层的波峰(211)与波谷(212)对应设置;至少一个冷却管(3),设置在所述盘管(2)的上方,所述冷却管(3)朝向所述盘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允许冷却液滴落的开口(31),所述开口(31)对应位于顶层的所述盘管(2)的波峰(211)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效率高,节约水资源的盘管式蒸发冷凝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管式蒸发冷凝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盘管式蒸发冷凝器。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和能源都非常紧张,节能被称为是水、煤、石油和天然气之外的“第五能源”,而我国各类工业过程和设备中涉及的制冷过程耗能现象十分严重,相同的冷凝负荷,往往比国外多消耗几倍的能量。工业生产中冷却用水占70%以上,冷却用水直接排放会造成热污染、经济和资源浪费,目前节水节能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蒸发式冷凝器就是冷却水重复利用的关键设备之一,另外,能源危机和水环保也促进了蒸发式冷凝器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市场上的蒸发式冷凝器多采用φ16、φ19、φ25的直管,大管径导致单位体积的换热面小,直管管型对管内流体的传热无强化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5174940U公开了一种采用Ω管型的蒸发式冷凝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内腔中从右至左依次垂直设有进风过滤网、预冷器、喷淋装置、Ω型蒸发式冷凝器及挡水板,壳体靠近挡水板的一侧设有通风口,壳体的底部设有布水器,布水器下方设有水槽及水泵,水泵管路连通在喷淋装置上,Ω型蒸发式冷凝器与预冷器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制冷剂管道进/出口。从说明书及附图1中可以清晰看出喷淋装置上安装有多个喷嘴,以将水雾化,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水喷布均匀,但是雾化的水极易被风机带走,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喷淋方向是垂直于水的下落方向,造成冷凝器上部不能与水充分换热,换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蒸发式冷凝器换热效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节约水资源的盘管式蒸发冷凝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盘管式蒸发冷凝器,包括:壳体;若干个单列多层盘管,竖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盘管的每一层均呈波浪状,相邻两层的波峰与波谷对应设置;至少一个冷却管,设置在所述盘管的上方,所述冷却管朝向所述盘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允许冷却液滴落的开口,所述开口对应位于顶层的所述盘管的波峰设置。所述的盘管式蒸发冷凝器,所述冷却管为在同一水平面平行设置的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冷却管与所述盘管一一对应设置,且若干个所述冷却管的一端均连接至冷却总管,所述冷却总管与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的集液箱连接。所述的盘管式蒸发冷凝器,所述盘管包括在竖直方向平行分布的若干个子管,且每一所述子管的波浪状均由若干个“Ω”向上向下突出形成,且同一盘管相邻两个所述子管向上突出的“Ω”与向下突出的“Ω”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的盘管式蒸发冷凝器,所述开口对应所述子管的向上突出的“Ω”的最高点设置。所述的盘管式蒸发冷凝器,同一盘管的相邻两个所述子管的出口和进口之间通过一直管连接。所述的盘管式蒸发冷凝器,所述冷却总管通过连接管与所述集液箱连接,且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一水泵。所述的盘管式蒸发冷凝器,还包括若干个用于支撑所述盘管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的盘管式蒸发冷凝器,所述支撑管安装在形成所述波峰的“Ω”的中心处。所述的盘管式蒸发冷凝器,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下部还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的盘管式蒸发冷凝器,所述出风口处安装有一风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盘管式蒸发冷凝器,冷却管中的冷凝液通过朝向盘管的侧壁上开设的若干个开口滴落到下方盘管的波峰处,并沿着波峰的管壁向波谷处汇集,进而滴落到下一层的盘管的波峰处,以此类推,从而实现了从冷却管中滴落的冷凝液均能与盘管充分接触换热,换热效率高,且由于冷却液是以液滴的形式滴落到盘管上,体积和重量均较大,不易被风机带走,而是在壳体的底部汇集回收利用,因此节约了水资源。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盘管式蒸发冷凝器,若干个冷却管与盘管一一对应设置,且若干个冷却管的一端均连接至冷却总管,冷却总管与设置在壳体底部的集液箱连接。这样不仅可以重复利用冷却液,节约资源,还使得喷淋更加有针对性,更准确,每一列盘管均能同时与冷却液充分接触,提高换热效率。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盘管式蒸发冷凝器,盘管包括在竖直方向平行分布的若干个子管,且每一子管的波浪状均由若干个“Ω”向上向下突出形成,且同一盘管相邻两个子管向上突出的“Ω”与向下突出的“Ω”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这样从冷却管中流出的冷却液首先滴落到每一子管的“Ω”顶端,然后顺着“Ω”向两侧分流,从相邻顶端流下的冷却液在“Ω”的底端汇集,并滴落到下一层“Ω”的顶端,以此类推,从而保证所有冷却液均能与子管充分接触换热,增加换热能力,保证换热效果。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盘管式蒸发冷凝器,还包括若干个用于支撑盘管的支撑管,支撑管的两端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这样就避免了由于盘管的结构复杂导致安装固定的难度较高的问题,同时保证了支撑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盘管式蒸发冷凝器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内部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图2的后视图;图4为图3中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盘管;3-冷却管;4-冷却总管;5-连接管;6-水泵;7-支撑管;8-风机;9-集气管;10-集液管;11-箱体;12-集液箱;21-子管;22-直管;31-开口;211-波峰;212-波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4所示的盘管式蒸发冷凝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若干个单列多层盘管2和相应数量的冷却管3。壳体1包括设置在上的箱体11和设置在下的集液箱12;若干个单列多层盘管2竖直设置在箱体11内部,且相互平行间隔分布,所述盘管2的每一层均呈波浪状,相邻两层的波峰211与波谷212对应设置,即分层交错排布;冷却管3设置在所述盘管2的上方,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冷却管3朝向所述盘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允许冷却液滴落的开口31,所述开口31对应位于顶层的所述盘管2的波峰211设置,即开口31的数量与盘管2顶层的波峰211的数量一致。本实施例中的冷却液为水。如图2所示,若干个所述冷却管3在同一水平面平行设置,且相邻两个冷却管3之间的间距与下方的相邻两个单列多层盘管2之间的间距相等。若干个所述冷却管3的左端均连接至冷却总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管式蒸发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n若干个单列多层盘管(2),竖直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盘管(2)的每一层均呈波浪状,相邻两层的波峰(211)与波谷(212)对应设置;/n至少一个冷却管(3),设置在所述盘管(2)的上方,所述冷却管(3)朝向所述盘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允许冷却液滴落的开口(31),所述开口(31)对应位于顶层的所述盘管(2)的波峰(211)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管式蒸发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
若干个单列多层盘管(2),竖直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盘管(2)的每一层均呈波浪状,相邻两层的波峰(211)与波谷(212)对应设置;
至少一个冷却管(3),设置在所述盘管(2)的上方,所述冷却管(3)朝向所述盘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允许冷却液滴落的开口(31),所述开口(31)对应位于顶层的所述盘管(2)的波峰(211)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管式蒸发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3)为在同一水平面平行设置的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冷却管(3)与所述盘管(2)一一对应设置,且若干个所述冷却管(3)的一端均连接至冷却总管(4),所述冷却总管(4)与设置在所述壳体(1)底部的集液箱(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管式蒸发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2)包括在竖直方向平行分布的若干个子管(21),且每一所述子管(21)的波浪状均由若干个“Ω”向上向下突出形成,且同一盘管(2)相邻两个所述子管(21)向上突出的“Ω”与向下突出的“Ω”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凯伊良俊沈卫立杨祯杰肖康吕志锡杨超王小汉方洪胡窕窕冯付韬钱兵保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欧科空调制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