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蛇形冷凝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941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实验仪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蛇形冷凝管,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有蓄水池,所述出水口处连接水泵,所述蓄水池内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电连接有报警装置,当所述蓄水池内水位低于所述水位传感器时,所述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提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保持充足的冷却水,使蛇形冷凝管始终能够正常使用的效果。

A serpentine conden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蛇形冷凝管
本技术涉及实验仪器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蛇形冷凝管。
技术介绍
在化工、石油、制药、医疗卫生等化学相关领域进行有机化合物或有机药物的合成试验中,为了加快室温下反应速度较慢或难以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需要使反应物处在较长时间内持续沸腾的状态。然而,有些反应溶剂、反应物或者生成物非常容易在较高温度下汽化挥发掉,通常情况下在反应瓶上加装一个蛇形冷凝管,即可以利用热交换原理用作促成溶剂、反应物或者生成物汽化之后的气体被冷却凝结为液体重回到反应瓶中。现有的蛇形冷凝管通常由一里一外两条玻璃管组成,其中较小的玻璃管呈蛇形且贯穿较大的玻璃管。冷凝管的蛇形内管两端有驳口,可连接实验装置的其他设备,让较热的气体或液体流经内管而冷凝。外管则通常在两旁设有一上一下的开口,接驳运载冷却水的橡胶管。使用时,通常将外管的开口接驳到水龙头,利用水龙头控制冷却水的输入,自来水在外管内的流动从而发挥冷凝的作用。但是水龙头连接公共水库,对水源可控性低,但出现停水时,无法为蛇形管提供冷却水,导致蛇形冷凝管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蛇形冷凝管,其优点在于保持充足的冷却水,使蛇形冷凝管始终能够正常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蛇形冷凝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有蓄水池,所述出水口处连接水泵,所述蓄水池内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电连接有报警装置,当所述蓄水池内水位低于所述水位传感器时,所述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提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池能够存放大量冷却水,确保长时间的冷凝实验;出水口的水泵提供动力将冷却水抽至外管内;由于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于外管两侧,使得冷却水在外管内充分流动,改善冷却效果;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蓄水池内实时水位,当水位低于水位传感器,报警装置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冷却水的补充,且水源的选择不受限制,人为可控性强,使蛇形冷凝管始终能够正常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管呈螺旋蛇形,所述内管同轴设于所述外管内腔,所述内管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外管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蛇形设置增大了内管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延长高温气体在内管内的流动时间,改善冷却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池底部与所述进水口之间连接设有软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管质地柔软,便于调整蓄水池与蛇形冷凝管之间的相对位置;软管设于蓄水池底部且低于水位传感器安装位置,能够将蓄水池内冷却水最大限度地抽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池顶部开口,且所述蓄水池顶部铰接有用于封堵所述开口的隔离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放开口便于向蓄水池内注水,未注水时利用隔离板封堵开口,减小外界杂物进入蓄水池内,提高冷却水的洁净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池沿高度设有透明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标有刻度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刻度尺与观察窗能够准确得知蓄水池内的水位变化,进行双重保障,在报警装置故障能够及时通过人工检测水位,进行冷却水的补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泵入口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水泵出口与所述蓄水池之间连接设有回流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泵将外管内冷却水抽出后又排入回流管内,经由回流管将冷却水再次流入蓄水池内,循环使用冷却水,有效节约水资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流管内设有固体制冷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冷凝内管内部高温气体时吸收热量,使得冷却水温度升高;当冷却水回流至回流管时,固体冷却剂及时进行冷却,降低冷却水的温度,改善冷却水的冷却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流管端口处设有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阻挡制冷剂,将制冷剂限制于回流管内,减小制冷剂进入蓄水池或水泵内,使得冷却水能够在外管内顺利流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蓄水池可贮存大量冷却水,且当冷却水不足时,及时报警提醒进行补充,为外管提供充足的冷却水,使冷凝实验正常进行;2、冷凝后的冷却水通过回流管回流至蓄水池内,循环使用冷却水,有效节约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中外管与内管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施例整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蓄水池;2、外管;3、内管;4、进水口;5、出水口;6、水泵;7、软管;8、回流管;9、水位传感器;10、报警装置;11、隔离板;12、观察窗;13、刻度尺;14、固体制冷剂;15、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蛇形冷凝管,如图1、图2所示,包括外管2以及同轴贯穿于外管2里腔的内管3。其中,外管2在相对的两侧且位于两端处分别开设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5,且进水口4连接设有蓄水池1,出水口5连接设有水泵6。蓄水池1用于贮存冷却水,能够供应持续的冷凝实验;需要冷凝的高温气体水泵6提供动力将冷却水从蓄水池1内抽出;冷却水穿过外管2与内管3之间的空腔,从进水口4流动至出水口5,从而冷却内管3内的高温气体。如图1所示,内管3呈螺旋蛇形,有效增大了内管3的外表面面积,即增大了内管3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延长高温气体在内管3内的流动时间,改善冷却效果。如图1、图2所示,进水口4与蓄水池1底部连通设有软管7。软管7质地柔软,易于变形,方便调整蓄水池1与外管2的相对位置,适应不同的冷凝操作需求。如图2所示,蓄水池1顶部开口,用于向蓄水池1注水进行补充。蓄水池1顶部铰接有用于封堵开口的隔离板11,无需补充冷却水,关闭隔离板11,从而将蓄水池1与外界隔绝开,减少外界杂质进入蓄水池1内,保持蓄水池1内冷却水的洁净。如图2所示,蓄水池1内壁在1/4高度处设有水位传感器9,且水位传感器9电连接有报警装置10,本实施例中报警装置10为振铃,水位传感器9用于实时检测蓄水池1内水位。当蓄水池1内水位高于1/4高度时,水位传感器9检测到冷却水,报警装置10不运作;当蓄水池1内水位低于1/4高度时,水位传感器9未检测到冷却水,振铃开始发出声音进行警醒,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补充冷却水。如图2所示,蓄水池1侧壁沿高度方向设有透明的观察窗12,且观察窗12上设有刻度尺13。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窗12上的刻度尺13清晰监视蓄水池1内水位变化,起到双重保障的作用,若报警装置10故障时,可人工进行冷却水的补充。本实施中,水泵6类似于公告号CN2327812Y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水泵6,故不再赘述。如图2所示,水泵6入口连接外管2的出水口5,水泵6出口与蓄水池1之间连接设有回流管8。通过外管2的冷却水在水泵6的动力下,通过回流管8再次回流至蓄水池1内,实现冷却水的循环使用,有效节约水资源。如图2所示,回流管8内放置有固体制冷剂14。冷却水流经回流管8时利用制冷剂降低水温,使得循环使用的冷却水保持降低的水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蛇形冷凝管,包括内管(3)和外管(2),所述外管(2)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4)连接有蓄水池(1),所述出水口(5)处连接水泵(6),所述蓄水池(1)内设有水位传感器(9),所述水位传感器(9)电连接有报警装置(10),当所述蓄水池(1)内水位低于所述水位传感器(9)时,所述报警装置(10)进行报警提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蛇形冷凝管,包括内管(3)和外管(2),所述外管(2)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4)连接有蓄水池(1),所述出水口(5)处连接水泵(6),所述蓄水池(1)内设有水位传感器(9),所述水位传感器(9)电连接有报警装置(10),当所述蓄水池(1)内水位低于所述水位传感器(9)时,所述报警装置(10)进行报警提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形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3)呈螺旋蛇形,所述内管(3)同轴设于所述外管(2)内腔,所述内管(3)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外管(2)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形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底部与所述进水口(4)之间连接设有软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徐康郭小敏梅凡
申请(专利权)人:名成腾德检测服务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