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管式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494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列管式冷却装置,包括一种列管式冷却装置,包括圆柱形壳体,圆柱形壳体内设有若干根冷凝管,圆柱形壳体侧壁上设有冷流体进口,冷流体出口,圆柱形壳体后端设有介质液体出口,圆柱体侧壁上设有若干片散热板,在冷凝管后部设有一散热风机,丝网除泡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该冷却装置一方面通过特殊材质的散热板加大散热面积,加速散热;另一方面通过耐磨陶瓷式的散热风机加快空气对流,把热量带走来降低冷却装置工作时的内部温度,同时也防止了内部的氧化现象;其次,在冷却装置液体汇集处设置一丝网除泡器,可以除去气泡中夹带的雾沫,分离气泡中所带的液体,降低有价值的物料损失。

A tubular coo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管式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凝设备
,具体为一种列管式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列管式冷却装置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汽转变为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因冷却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所以温度是较高的,目前现有的冷凝装置散热效果不佳,而且冷却装置内部的部件长时间会产生腐蚀,氧化现象,影响冷却的物质,其次,气体变为液体时,汇集在底部时,会产生较多气泡,气泡中夹带的液滴会造成物料损失,影响液体的排出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管式冷却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列管式冷却装置,包括圆柱形壳体,圆柱形壳体内设有沿横向平行设置的若干根冷凝管,冷凝管均等距内嵌在一圆柱体内,圆柱形壳体侧壁上设有冷流体进口,冷流体出口,在圆柱形壳体前端设有介质气体进口,热气体出口,圆柱形壳体后端设有介质液体出口,圆柱体侧壁上设有若干片散热板,在冷凝管后部,与圆柱体连接部分之间设有一散热风机,在冷凝管尾部设有一丝网除泡器,圆柱形壳体内部设有竖向挡流板,竖向挡流板尾部连接一倾斜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冷凝管呈圆柱形,在冷凝管内壁设有一层陶瓷膜,冷凝管前端有两块安装板固定,安装板沿圆柱形壳体对称紧密设置,且上面均设有通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散热板为一种氮化硅材质,总体呈矩形状,且沿圆柱形壳体呈圆周等距分布,与圆柱形壳体间通过若干螺丝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散热风机位于圆柱形壳体尾端,其含有转轮和风机罩,转轮含有叶片,固定轮,固定轮,风机罩上均设有一螺纹通孔,风机罩上设有贯穿的叶片口,叶片内嵌于风机罩上的叶片口内,并通过螺栓将转轮与风机罩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圆柱形壳体1底部设有一立柱,立柱内壁设有内螺纹,散热风机各部件表面均设有一层陶瓷膜,且散热风机通过一螺栓与立柱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介质气体由介质气体进口进入冷凝管,在内壁呈U型走向,且冷凝管底部的丝网除泡器为塑料材质,其整体为圆柱形,含有固定框架,丝网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该冷却装置一方面通过特殊材质的散热板加大散热面积,加速散热;另一方面通过耐磨陶瓷式的散热风机加快空气对流,把热量带走来降低冷却装置工作时的内部温度,同时也防止了内部的氧化现象;其次,在冷却装置液体汇集处设置一丝网除泡器,可以除去气泡中夹带的雾沫,分离气泡中所带的液体,降低有价值的物料损失。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列管式冷却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列管式冷却装置的竖向挡流板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列管式冷却装置的冷凝管与散热板的连接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列管式冷却装置的散热风机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列管式冷却装置的转轮的正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列管式冷却装置的丝网除泡器的正面示意图;图中:1、圆柱形壳体;2、冷凝管;3、冷流体进口;4、冷流体出口;5、介质气体进口;6、热气体出口;7、介质液体出口;8、圆柱体;9、散热板;10、散热风机;11、丝网除泡器;12、安装板;13、通口;14、转轮;15、风机罩;16、叶片;17、固定轮;18、叶片口;19、立柱;20、固定框架;21、丝网块;22、竖向挡流板;23、倾斜板;24、漏气检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列管式冷却装置,包括圆柱形壳体1,圆柱形壳体1内设有沿横向平行设置的若干根冷凝管2,冷凝管2均等距内嵌在一圆柱体8内,圆柱形壳体1侧壁上设有冷流体进口3,冷流体出口4,在圆柱形壳体1前端设有介质气体进口5,热气体出口6,圆柱形壳体1后端设有介质液体出口7,圆柱体8侧壁上设有若干片散热板9,圆柱形壳体1顶部设有电机,外部与冷却泵连接,圆柱形壳体1的侧壁上还设有一漏气检测装置24,当圆柱形壳体1发生漏气现象时,漏气检测装置24通过检测发出报警功能,方便工作人员维修检查。在冷凝管2后部,与圆柱体8连接部分之间设有一散热风机10,在冷凝管2尾部设有一丝网除泡器11,圆柱形壳体1内部设有竖向挡流板22,竖向挡流板22沿圆柱形壳体1呈对称设置,在竖向挡流板22尾部连有一倾斜板23,且与竖向挡流板22之间的夹角处于100°至120°之间,竖向挡流板22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控制介质气体的走向,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冷凝后的液体顺势下流,倾斜板23的设计可以形成一定的缓冲力,给介质液体形成稳定的导流作用,能够沿着竖向挡流板22和倾斜板23自然过渡,进入底部汇集。冷凝管2呈圆柱形,在冷凝管2内壁设有一层陶瓷膜,冷凝管2前端有两块安装板12固定,安装板12沿圆柱形壳体1对称紧密设置,且上面均设有通口13。介质气体通过介质气体进口5进入圆柱形壳体1内,冷凝液从圆柱形壳体1前端的冷流体进口3进入到冷凝管2组成的管束中,介质气体在冷凝管1内的冷流体作用下,两者在内部发生热交换,介质气体通道沿着圆柱形壳体1内部形成连续的U型走向,介质气体冷凝为介质液体;这种方式的气体走向,可以使冷流体与介质气体进行热交换时的接触面积更加均匀,保证了内部的热稳定性,不会造成局部高温现象,由于冷却装置长时间有液体存在,容易引起冷凝管2内壁腐蚀,影响内部的物质成分,因此在冷凝管2内壁设有陶瓷膜,不仅耐高温,而且抗氧化性好,抗腐蚀,提高了冷凝管2的使用寿命。散热板9为一种氮化硅材质,总体呈矩形状,且沿圆柱形壳体1呈圆周等距分布,与圆柱形壳体1间通过若干螺丝固定连接,散热板9的长度与冷凝管1的长度一致。散热风机10位于圆柱形壳体1尾端,其含有转轮14和风机罩15,转轮14含有叶片16,固定轮17,固定轮17,风机罩15上均设有一螺纹通孔,风机罩15上设有贯穿的叶片口18,叶片16内嵌于风机罩15上的叶片口18内,并通过螺栓将转轮14与风机罩15相连。圆柱形壳体1底部设有一立柱19,立柱19内壁设有内螺纹,散热风机10各部件表面均设有一层陶瓷膜,且散热风机10通过一螺栓与立柱19固定连接。冷却装置工作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因此,内部的温度都是较高的,在包围冷凝管1上的圆柱体8外壁上设置若干个氮化硅散热板9,该材质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高温,耐磨,而且能在空气中形成氧化物保护膜,具有热稳定性高和抗氧化能力强的优点,能够使散热板9进行更稳定的散热,且不会因腐蚀而影响内部物质成分,使用寿命极高;此外,在尾部设立的散热风机10为一种耐磨陶瓷风机,在高温环境中,在电机作用下,散热风机10的运行可以加快空气对流,迅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管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壳体(1),所述圆柱形壳体(1)内设有沿横向平行设置的若干根冷凝管(2),所述冷凝管(2)均等距内嵌在一圆柱体(8)内,所述圆柱形壳体(1)侧壁上设有冷流体进口(3),冷流体出口(4),在所述圆柱形壳体(1)前端设有介质气体进口(5),热气体出口(6),所述圆柱形壳体(1)后端设有介质液体出口(7),所述圆柱体(8)侧壁上设有若干片散热板(9),在所述冷凝管(2)后部,与所述圆柱体(8)连接部分之间设有一散热风机(10),在冷凝管(2)尾部设有一丝网除泡器(11),所述圆柱形壳体(1)内部设有竖向挡流板(22),所述竖向挡流板(22)尾部连接一倾斜板(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管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壳体(1),所述圆柱形壳体(1)内设有沿横向平行设置的若干根冷凝管(2),所述冷凝管(2)均等距内嵌在一圆柱体(8)内,所述圆柱形壳体(1)侧壁上设有冷流体进口(3),冷流体出口(4),在所述圆柱形壳体(1)前端设有介质气体进口(5),热气体出口(6),所述圆柱形壳体(1)后端设有介质液体出口(7),所述圆柱体(8)侧壁上设有若干片散热板(9),在所述冷凝管(2)后部,与所述圆柱体(8)连接部分之间设有一散热风机(10),在冷凝管(2)尾部设有一丝网除泡器(11),所述圆柱形壳体(1)内部设有竖向挡流板(22),所述竖向挡流板(22)尾部连接一倾斜板(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管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2)呈圆柱形,在所述冷凝管(2)内壁设有一层陶瓷膜,所述冷凝管(2)前端有两块安装板(12)固定,所述安装板(12)沿所述圆柱形壳体(1)对称紧密设置,且上面均设有通口(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管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9)为一种氮化硅材质,总体呈矩形状,且沿所述圆柱形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益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