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膜用分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632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膜用分切装置,包括底板、设于底板的支撑杆若干对、设于支撑杆上端的运输机构以及设于运输机构的分切机构,运输机构包括运输槽、设于运输槽上端的上板以及设于运输槽内两侧的运输轮若干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切刀更换和切刀的间距调整,操作简单,提高了母膜分切效率,结构稳定性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A cutting device for dry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膜用分切装置
本技术涉及干膜生产设备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干膜用分切装置。
技术介绍
干膜Dryfilm在涂装中是相对湿膜而言的,干膜是一种高分子的化合物,它通过紫外线的照射后能够产生一种聚合反应由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过程形成一种稳定的物质附着于板面,从而达到阻挡电镀和蚀刻的功能。依据厚度的不同干膜可以分为四类:0.8mil、1.2mil、1.5mil、2.0mil0.8mil,厚度干膜主要用于FPC精细线路制作。1.2mil,干膜主要用于内层板作业.1.5mil,干膜主要用于外层板作业当然也可以用于内层板作业但由于较厚在蚀刻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侧蚀而且成本相对较高,所以一般不使用其作内层。2.0mil,干膜主要用于一些较特殊的要求的板,比如说较大的二次孔1.5mil干膜无法达到要求时,才使用到。干膜在母膜生产完成后需要根据不同厂商的要求将母膜分切为不同的尺寸的子膜,在切割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厂商的需求在子膜的表面涂抹药水,常规的分切装置,为立式,虽然大大的减小了占地面积,但是不方便药水的涂覆,同时分切过程中不方便根据不同厂商的要求更改子膜的宽度,从而降低了母膜分切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干膜用分切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方便切刀更换和切刀的间距调整,操作简单,提高了母膜分切效率,结构稳定性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一种干膜用分切装置,包括底板、设于底板的支撑杆若干对、设于支撑杆上端的运输机构以及设于运输机构的分切机构,运输机构包括运输槽、设于运输槽上端的上板以及设于运输槽内两侧的运输轮若干对;上板的一端设有贯穿于上板的进刀口若干;分切机构包括设于上板进刀口处的导杆四根、穿于导杆且前端带有装配槽的下压板、装配于下压板前端装配槽内且下端穿于进刀口的切刀若干、均穿于导杆且位于下压板上端的弹簧、设于上板且位于下压板两侧的转动座一对、均装配于转动座的转动杆、设于转动杆之间且始终位于下压板后端下表面的上顶杆以及均设于转动杆端部前壁的翻转件。具体地,运输轮上均设有防滑橡胶垫。具体地,进刀口呈等间距地阵列于上板。具体地,切刀的后端为刀刃。具体地,下压板上表面从前至后地设有加强竖板若干,加强竖板两侧均设有角支撑板若干,角支撑板的下端均设于下压板上,加强竖板呈等间隔地阵列于下压板上,角支撑板呈等间距地阵列于加强竖板。具体地,下压板的后端下表面上设有贯穿槽口若干。具体地,贯穿槽口截面为半圆形结构,且贯穿槽口的半径大于上顶杆的半径,贯穿槽口呈等间隔阵列于下压板。具体地,翻转件的另一端均设有着力板。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1、运输机构,主要用于母膜的运输,其中运输槽中设置的运输轮,能够匀速地母膜运输至分切机构下端,从而完成分切操作,其中为了提高运输轮与母膜的摩擦力在运输轮上设置了相应的防滑橡胶垫,从而提高了母膜分时的运输稳定性和效率;2、分切机构,主要完成母膜的分切,分切操作简单,能够根据不同地需要高效地调整所切子膜的宽度,结构稳定性强,其中下压板为切刀的载体,切刀可以随意地更换,同时为了提高切刀的稳定性,通过弹簧的反作用力使切刀的上端于上板紧密接触,防止切刀在切割过程中发生晃动,而影响分切效果,同时为了方便将切刀装配在下压板上,通过转动杆使上顶杆作用于下压板,从而使上压板向上运动,呆切刀更换或者切刀间距调整完毕后,通过弹簧的反作用力向下运动,同时为了方便使下压板向上运动在下压板的后端设置了相应的贯穿槽口,防止由于上顶杆与下压板结合不稳定而影响切刀更换操作;3、本技术方便切刀更换和切刀的间距调整,操作简单,提高了母膜分切效率,结构稳定性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立体结构图一。图2示出了本技术立体结构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干膜用分切装置,包括底板1、设于底板1的支撑杆2若干对、设于支撑杆2上端的运输机构3以及设于运输机构3的分切机构4,运输机构3包括运输槽30、设于运输槽30上端的上板32以及设于运输槽30内两侧的运输轮31若干对。运输轮31上均设有防滑橡胶垫。上板32的一端设有贯穿于上板32的进刀口33若干。进刀口33呈等间距地阵列于上板32。分切机构4包括设于上板32进刀口33处的导杆40四根、穿于导杆40且前端带有装配槽的下压板41、装配于下压板41前端装配槽内且下端穿于进刀口33的切刀42若干、均穿于导杆40且位于下压板41上端的弹簧43、设于上板32且位于下压板41两侧的转动座46一对、均装配于转动座46的转动杆47、设于转动杆47之间且始终位于下压板41后端下表面的上顶杆49以及均设于转动杆47端部前壁的翻转件48。切刀42的后端为刀刃。下压板41上表面从前至后地设有加强竖板44若干,加强竖板44两侧均设有角支撑板45若干,角支撑板45的下端均设于下压板41上,加强竖板44呈等间隔地阵列于下压板41上,角支撑板45呈等间距地阵列于加强竖板44。下压板41的后端下表面上设有贯穿槽口410若干。贯穿槽口410截面为半圆形结构,且贯穿槽口410的半径大于上顶杆49的半径,贯穿槽口410呈等间隔阵列于下压板41。翻转件48的另一端均设有着力板480。更换切刀42或者进行切刀42的间距调整的方式如下所述:通过着力板480使翻转件48向上板32的前侧翻转;翻转件48在翻转过程中,使得转动杆47带动上顶杆49向上转动;上顶杆49的向上转动作用于下压板41的后端,并且在下压板41的贯穿槽口410中不断地向前运动,直至下压板41的切刀42完全移出进刀口33为止;根据尺寸要求对各个切刀42的位置进行调整;调整或者更换完毕后,松动着力板480,切刀42下端运动至运输槽30中。分切操作流程如下所述:在运输轮31的不断地转动下,驱动母膜向前运动,直至切刀42处,切刀将母膜分切为若干个不同或者相同宽度的子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膜用分切装置,包括底板(1)、设于底板(1)的支撑杆(2)若干对、设于支撑杆(2)上端的运输机构(3)以及设于运输机构(3)的分切机构(4),其特征在于,运输机构(3)包括运输槽(30)、设于运输槽(30)上端的上板(32)以及设于运输槽(30)内两侧的运输轮(31)若干对;/n上板(32)的一端设有贯穿于上板(32)的进刀口(33)若干;/n分切机构(4)包括设于上板(32)进刀口(33)处的导杆(40)四根、穿于导杆(40)且前端带有装配槽的下压板(41)、装配于下压板(41)前端装配槽内且下端穿于进刀口(33)的切刀(42)若干、均穿于导杆(40)且位于下压板(41)上端的弹簧(43)、设于上板(32)且位于下压板(41)两侧的转动座(46)一对、均装配于转动座(46)的转动杆(47)、设于转动杆(47)之间且始终位于下压板(41)后端下表面的上顶杆(49)以及均设于转动杆(47)端部前壁的翻转件(4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膜用分切装置,包括底板(1)、设于底板(1)的支撑杆(2)若干对、设于支撑杆(2)上端的运输机构(3)以及设于运输机构(3)的分切机构(4),其特征在于,运输机构(3)包括运输槽(30)、设于运输槽(30)上端的上板(32)以及设于运输槽(30)内两侧的运输轮(31)若干对;
上板(32)的一端设有贯穿于上板(32)的进刀口(33)若干;
分切机构(4)包括设于上板(32)进刀口(33)处的导杆(40)四根、穿于导杆(40)且前端带有装配槽的下压板(41)、装配于下压板(41)前端装配槽内且下端穿于进刀口(33)的切刀(42)若干、均穿于导杆(40)且位于下压板(41)上端的弹簧(43)、设于上板(32)且位于下压板(41)两侧的转动座(46)一对、均装配于转动座(46)的转动杆(47)、设于转动杆(47)之间且始终位于下压板(41)后端下表面的上顶杆(49)以及均设于转动杆(47)端部前壁的翻转件(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膜用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输轮(31)上均设有防滑橡胶垫。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成峰梁健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油殷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