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混合风干一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09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纳米材料混合风干一体设备,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的侧壁设有两个进料筒,两个进料筒与筒体连通,两个进料筒上固定有进料电机,进料电机的转轴周壁上同轴连接有进料杆,两个进料筒上固定有进料斗,进料斗与进料筒连通,筒体上固定有混合电机,混合电机的转轴上同轴连接有混合杆,混合杆的周壁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侧杆,各个侧杆的周壁上固定有混合桨,各个侧杆远离混合杆的一端固定有齿轮,筒体的内侧设有一圈环槽,环槽的底侧表面与齿轮啮合,筒体的底侧连接有出料管道,出料管道上设有控制阀,筒体连接有吹风设备。其能将纳米材料的混合与风干的步骤同时进行。

Nano material mixing air drying integrated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材料混合风干一体设备
本技术涉及纳米材料制作设备,具体涉及纳米材料混合风干一体设备。
技术介绍
纳米级结构材料简称为纳米材料,是指其结构单元的尺寸介于1纳米~100纳米范围之间。由于它的尺寸已经接近电子的相干长度,它的性质因为强相干所带来的自组织使得性质发生很大变化。并且,其尺度已接近光的波长,加上其具有大表面的特殊效应,因此其所表现的特性,例如熔点、磁性、光学、导热、导电特性等等,往往不同于该物质在整体状态时所表现的性质。纳米材料大多由多种材料,经过切割制成微小的颗粒后混合、风干,冷却等,再在后续的流程中热压成型形成成品。但传统的纳米材料的制作设备,其混合和风干通常是分开操作,增加了材料转移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纳米材料混合风干一体设备,其能将纳米材料的混合与风干的步骤同时进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纳米材料混合风干一体设备,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的侧壁设有两个进料筒,两个进料筒与筒体连通,两个进料筒上固定有进料电机,进料电机的转轴周壁上同轴连接有进料杆,两个进料筒上固定有进料斗,进料斗与进料筒连通,筒体上固定有混合电机,混合电机的转轴上同轴连接有混合杆,混合杆的周壁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侧杆,各个侧杆的周壁上固定有混合桨,各个侧杆远离混合杆的一端固定有齿轮,筒体的内侧设有一圈环槽,环槽的底侧表面与齿轮啮合,筒体的底侧连接有出料管道,出料管道上设有控制阀,筒体连接有吹风设备。进一步的,吹风设备包括分别连接在筒体上的进风管和出风管,筒体上固定有风机,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加热器,加热器安装在进风管中,出风管与风机的进风口连接。进一步的,控制阀包括球体,球体上设有贯穿球体的卸料槽,球体上固定有导轴,导轴穿透出料管道,导轴与筒体的底部设有卸料装置。进一步的,卸料装置固定在筒体底部的卸料电机,卸料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主动伞齿,导轴同轴连接有联动伞齿。进一步的,进风管中插接有滤网。进一步的,出料管上连接有可视管,可视管上连接有卸渣管,卸渣管上连接有卸渣阀。有益效果:1、混合杆将混合桨转动后,混合桨沿混合杆的轴线转动的同时,混合桨绕侧杆的轴线转动,提高纳米材料搅拌混合的均匀性;2、吹风设备在搅拌的同时给纳米材料吹风,提高纳米材料的风干的速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筒体;2、进料筒;3、进料电机;4、进料杆;5、进料斗;6、混合电机;7、混合杆;8、侧杆;9、混合桨;10、齿轮;11、环槽;12、出料管道;13、控制阀;131、球体;132、卸料槽;133、导轴;134、卸料装置;1341、卸料电机;1342、主动伞齿;1343、联动伞齿;1344、滤网;14、吹风设备;141、进风管;142、出风管;143、风机;15、可视管;16、卸渣管;17、卸渣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如图1所示,纳米材料混合风干一体设备,包括筒体1,筒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进料筒2,进料筒2与筒体1连通,两个进料筒2切斜并且对称设置,两个进料筒2上设置有进料斗5,在筒体1的底侧设有出料管道12。如图1所示,进料筒2上固定有进料电机3用于进料,进料电机3的转轴与进料筒2的轴线共线,进料电机3的转轴同轴连接有进料杆4,进料杆4呈螺旋形并且进料杆4的螺纹与进料筒2的内壁抵触,进料杆4通过旋转将从进料斗5进入的物料送至筒体1中。如图1所示,在筒体1的顶侧固定有混合电机6用于混料,混合电机6的转轴竖直伸入到筒体1中,混合电机6的转轴上同轴连接有混合杆7,混合杆7的周壁上转动连接有侧杆8,侧杆8的周壁上固定有混合桨9。在侧杆8远离混合杆7的一侧同轴固定有一个齿轮10,该齿轮10随混合杆7的转动沿筒体1的内壁水平公转,在筒体1的内壁设有一圈环槽11供齿轮10转动,环槽11的底侧与齿轮10啮合,齿轮10绕混合杆7公转的同时,齿轮10绕侧杆8的轴线自转。在筒体1的顶侧固定有吹风设备14用于将纳米材料中水份吹干,吹风设备14包括固定在筒体1上侧的风机143,风机143的出风孔连接有进风管141,进风管141与筒体1的内部连通。筒体1的侧壁上连接有出风管142,出风管142与风机143的进风口连接。风机143、筒体1、出风管142和进风管141形成内循环,并且筒体1中的空气以及水份处于该循环中。进风管141处连接有加热器,加热器通过外接电源给进风管141中的空气加热,从而筒体1中的温度升高而便于物料干燥。如图1和图3所示,在出风管142上连接有可视管15,可视管15为透明材料制成,风机143使空气在进风管141以及出风管142中内循环时,可视管15可知筒体1内湿度情况,在可视管15上设置有卸渣管16,卸渣管16上设有卸渣阀17。由风机143带起的部分物料或者水份进入到可视管15中,使用者通过可视管15得知可视管15中物料堆积或者水蒸气的凝结情况,通过卸渣管16可以将堆积的物料或者水蒸气排出筒体1。在进风管141中连接有滤网1344,滤网1344可以减少进入到出风管142中的物料。如图1和图2所示,在筒体1的底侧设有控制阀13以控制出料管道12卸料,筒体1的底侧设有驱动控制阀13动作的卸料装置134,控制阀13包括球体131,球体131上设有贯穿球体131的卸料槽132,球体131上固定有导轴133,导轴133穿透出料管道12,导轴133与筒体1的底部设有卸料装置134。卸料装置134固定在筒体1底部的卸料电机1341,卸料电机1341的转轴上固定有主动伞齿1342,导轴133同轴连接有联动伞齿1343。动作过程:混料电机通过混合杆7将侧杆8以及混合桨9沿混合杆7的轴线公转,由于环槽11的底侧与齿轮10啮合,齿轮10带动侧杆8以及混合桨9同时绕侧杆8的轴线自转,混合桨9将筒体1内的物料混合。风机143将筒体1内的水蒸气不断从物料中蒸发出来并在进风管141以及出风管142中循环,可视管15上的卸渣管16可以将水蒸气排出筒体1。卸料电机1341通过主动伞齿1342将导轴133转动,导轴133将卸料槽132间隔的与出料管道12连通,从而卸料电机1341控制出料管道12卸料。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而并非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和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形、替代和改进,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纳米材料混合风干一体设备,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侧壁设有两个进料筒(2),两个所述进料筒(2)与筒体(1)连通,两个所述进料筒(2)上固定有进料电机(3),所述进料电机(3)的转轴周壁上同轴连接有进料杆(4),两个所述进料筒(2)上固定有进料斗(5),所述进料斗(5)与进料筒(2)连通,所述筒体(1)上固定有混合电机(6),所述混合电机(6)的转轴上同轴连接有混合杆(7),所述混合杆(7)的周壁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侧杆(8),各个所述侧杆(8)的周壁上固定有混合桨(9),各个所述侧杆(8)远离混合杆(7)的一端固定有齿轮(10),所述筒体(1)的内侧设有一圈环槽(11),所述环槽(11)的底侧表面与齿轮(10)啮合,所述筒体(1)的底侧连接有出料管道(12),所述出料管道(12)上设有控制阀(13),所述筒体(1)连接有吹风设备(14)。/n

【技术特征摘要】
1.纳米材料混合风干一体设备,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侧壁设有两个进料筒(2),两个所述进料筒(2)与筒体(1)连通,两个所述进料筒(2)上固定有进料电机(3),所述进料电机(3)的转轴周壁上同轴连接有进料杆(4),两个所述进料筒(2)上固定有进料斗(5),所述进料斗(5)与进料筒(2)连通,所述筒体(1)上固定有混合电机(6),所述混合电机(6)的转轴上同轴连接有混合杆(7),所述混合杆(7)的周壁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侧杆(8),各个所述侧杆(8)的周壁上固定有混合桨(9),各个所述侧杆(8)远离混合杆(7)的一端固定有齿轮(10),所述筒体(1)的内侧设有一圈环槽(11),所述环槽(11)的底侧表面与齿轮(10)啮合,所述筒体(1)的底侧连接有出料管道(12),所述出料管道(12)上设有控制阀(13),所述筒体(1)连接有吹风设备(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材料混合风干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设备(14)包括分别连接在筒体(1)上的进风管(141)和出风管(142),所述筒体(1)上固定有风机(143),所述风机(143)的出风口连接有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路夏天胡国睿秦宇远宋凤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创原子团簇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