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具、锁具组合及司机防护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545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具、锁具组合及司机防护门,所述锁具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覆板、第二覆板,支架,设于所述第一覆板和所述第二覆板之间的锁芯,与所述锁芯配合的锁舌,以及分别设于所述锁芯两端的插匙端和执手端;所述锁舌活动设于所述第一覆板或所述第二覆板上;所述插匙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覆板上,所述执手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覆板上;所述第一覆板与所述插匙端的配合面及所述第二覆板与所述执手端的配合面上分别设有用于限制相对轴向窜动的限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平时乘客开门与司机接触或发生争执或消除司机短暂离开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又可缩短司机有危险时乘客或救护人员等对司机的抢救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具、锁具组合及司机防护门
本技术涉及安全驾驶领域,特别是涉及锁具、锁具组合及司机防护门。
技术介绍
近年来,乘客干扰司机驾驶的情况常有发生,这极大的影响了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为降低事故发生率与财产损失率,各地客车公司有意向在司机座位旁加装防护门的装置。因此,司机包围的市场由此展开。目前,市场上司机包围的技术已趋于成熟,有司机半包围与司机全包围。门锁的开关方式是由外进入司机驾驶区域时,只需通过手动旋转锁柄即可,而进入驾驶区里面后,通过锁上自带的插销反锁而不让乘客轻易打开司机包围的门。但现在使用的这种锁具存在一些弊端,即当司机有危险时,乘客或救护人员等不便打开门抢救,错过抢救时间;或司机暂时离开位置时,乘客很容易进入驾驶区,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司机包围外的人员很难打开反锁后的门,司机有危险时未能及时抢救,且司机离开驾驶区域时,乘客或不法分子很容易进入驾驶区域的问题,提供一种锁具、锁具组合及司机防护门。一种锁具,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覆板、第二覆板,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覆板和所述第二覆板的支架,设于所述第一覆板和所述第二覆板之间的锁芯,与所述锁芯配合的锁舌,以及分别设于所述锁芯两端的插匙端和执手端;所述锁舌活动设于所述第一覆板或所述第二覆板上;所述插匙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覆板上且与所述第一覆板转动连接,所述执手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覆板上,且与所述第二覆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覆板与所述插匙端的配合面及所述第二覆板与所述执手端的配合面上分别设有用于限制相对轴向窜动的限位件。本技术方案的锁具的开关方式为,当由外进入司机驾驶区域时,通过配套钥匙与插匙端配合打开;当从司机驾驶区域出去时,只需旋转执手端即可,无需钥匙。本技术方案中可多备一把钥匙,与应急救生锤相似的方法置于车上或置于司机包围即司机防护门外的应急箱内,平时乘客或不法分子无钥匙无法用手打开司机防护门,而当司机有危险时,乘客可从外部车上取下钥匙开门抢救,可避免平时乘客开门与司机接触或发生争执或消除司机短暂离开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又可缩短司机有危险时乘客或救护人员等对司机的抢救时间,此设计方案简单便捷,可降低成本,外观平整美观,体积较小的插匙端与执手端相比较,可节省了乘客区域的空间,乘客也不会撞到凸起的执手端,安全性更好。具体地,本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插匙端或者执手端,从而带动锁芯转动,锁芯拨动设于第一覆板或者第二覆板上的锁舌,使得锁舌缩回,锁具打开。另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覆板与所述插匙端的配合面及所述第二覆板与所述执手端的配合面上分别设有用于限制相对轴向窜动的限位件,使得锁芯、插匙端以及执手端不会相对于第一覆板和第二覆板发生轴向窜动,又保证了锁芯、插匙端以及执手端相对于第一覆板和第二覆板之间的周向转动不受影响。进一步地,所述插匙端的自由端延伸出所述第一覆板;所述执手端的自由端延伸出所述第二覆板。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卡簧。进一步地,所述锁芯与所述插匙端通过花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锁舌上设有槽孔,所述锁芯活动插设于所述槽孔内;所述锁芯包括用于拨动所述锁舌的拨动结构,所述锁舌上设有与所述拨动结构配合的凸块。进一步地,所述拨动结构和所述凸块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凸块分别设于所述槽孔的两相对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覆板上设有用于对所述凸块导向的导向槽;或者,所述第二覆板上设有用于对所述凸块导向的导向槽。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锁具组合,包括锁止板和如上所述的锁具,所述锁止板包括安装部和与所述锁舌配合的卡槽部。当安装使用时,将锁具设于门体本体一侧,锁止板设于与所述门体本体配合的门框上,使得锁舌弹出时与锁止板配合,完成门体锁紧。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司机防护门,包括门体和如所述的锁具组合,所述锁具组合设于所述门体上。所述门体包括门体本体和门框,安装使用时,将锁具设于门体本体一侧,锁止板设于与所述门体本体配合的门框上,使得锁舌弹出时与锁止板配合,完成门体锁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锁具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锁具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1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锁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锁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锁止板的结构示意图。10、第一覆板;20、第二覆板;21、开口部;22、导向槽;23、弧形槽;30、支架;40、锁芯;41、拨动结构;42、中心柱;50、锁舌;51、槽孔;52、凸块;60、插匙端;61、匙槽;70、执手端;80、限位件;90、复位件;100、锁止板;101、安装部;102、卡槽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锁具,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覆板10、第二覆板20,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覆板10和所述第二覆板20的支架30,设于所述第一覆板10和所述第二覆板20之间的锁芯40,与所述锁芯40配合的锁舌50,以及分别设于所述锁芯40两端的插匙端60和执手端70;所述锁舌50活动设于所述第一覆板10或所述第二覆板20上;所述插匙端60穿设于所述第一覆板10上且与所述第一覆板10转动连接,所述执手端70穿设于所述第二覆板20上,且与所述第二覆板2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覆板10与所述插匙端60的配合面及所述第二覆板20与所述执手端70的配合面上分别设有用于限制相对轴向窜动的限位件80。本实施方式的锁具的开关方式为,当由外进入司机驾驶区域时,通过配套钥匙与插匙端60配合打开;当从司机驾驶区域出去时,只需旋转执手端70即可,无需钥匙。本实施方式中可多备一把钥匙,与应急救生锤相似的方法置于车上或置于司机包围即司机防护门外的应急箱内,平时乘客或不法分子无钥匙无法用手打开司机防护门,而当司机有危险时,乘客可从外部车上取下钥匙开门抢救,可避免平时乘客开门与司机接触或发生争执或消除司机短暂离开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又可缩短司机有危险时乘客或救护人员等对司机的抢救时间,此实施方式简单便捷,可降低成本,外观平整美观,体积较小的插匙端60与执手端70相比较,可节省了乘客区域的空间,乘客也不会撞到凸起的执手端70,安全性更好。具体地,本实施方式通过转动插匙端60或者执手端70,从而带动锁芯40转动,锁芯40拨动设于第一覆板10或者第二覆板20上的锁舌50,使得锁舌50缩回,锁具打开。另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覆板10与所述插匙端60的配合面及所述第二覆板20与所述执手端70的配合面上分别设有用于限制相对轴向窜动的限位件80,使得锁芯40、插匙端60以及执手端70不会相对于第一覆板10和第二覆板20发生轴向窜动,又保证了锁芯40、插匙端60以及执手端70相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覆板、第二覆板,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覆板和所述第二覆板的支架,设于所述第一覆板和所述第二覆板之间的锁芯,与所述锁芯配合的锁舌,以及分别设于所述锁芯两端的插匙端和执手端;所述锁舌活动设于所述第一覆板或所述第二覆板上;所述插匙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覆板上且与所述第一覆板转动连接,所述执手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覆板上,且与所述第二覆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覆板与所述插匙端的配合面及所述第二覆板与所述执手端的配合面上分别设有用于限制相对轴向窜动的限位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覆板、第二覆板,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覆板和所述第二覆板的支架,设于所述第一覆板和所述第二覆板之间的锁芯,与所述锁芯配合的锁舌,以及分别设于所述锁芯两端的插匙端和执手端;所述锁舌活动设于所述第一覆板或所述第二覆板上;所述插匙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覆板上且与所述第一覆板转动连接,所述执手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覆板上,且与所述第二覆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覆板与所述插匙端的配合面及所述第二覆板与所述执手端的配合面上分别设有用于限制相对轴向窜动的限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匙端的自由端延伸出所述第一覆板;所述执手端的自由端延伸出所述第二覆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卡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与所述插匙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映彪林智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通巴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通达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