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器件夹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57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器件夹持结构,其结构包括固定板、支撑板、导杆、固定夹、转动座、旋钮、底板和间歇旋转装置,通过设置了间歇旋转装置于底板底部,接着对手轮施力进行顺时针转动,手轮带动第一转动轴上的主动锥齿轮在轴承上进行转动,主动锥齿轮顶部右端与从动锥齿轮底部左端进行啮合,从动锥齿轮带动第二转动轴上的转动块在连接板上进行转动,然后转动块带动转动盘上的齿轮进行转动,齿轮外径表面与固定齿圈内径表面进行啮合,从而齿轮上的卡柱与卡盘外侧上的四个卡槽进行卡位,并且卡盘外径表面与转动块进行卡位,使得卡盘带动转动杆在第三转动轴上进行转动,转动杆上的夹持结构便可进行间歇旋转。

A clamping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器件夹持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器件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器件夹持结构。
技术介绍
电子器件是指在真空,气体或固体中,利用和控制电子运动规律而制成的器件,分为电真空器件,充气管器件和固态电子器件,在模拟电路中作整流,放大,调制,振荡,变频,锁相,控制,相关等作用,在数字电路中作采样,限幅,逻辑,存储,计数,延迟等用,充气管器件主要作整流,稳压和显示之用,固态电子器件如集成电路,电子器件在加工时需要夹持结构来支撑固定,但是现有技术不能进行间歇旋转加工,活动性差,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电子器件夹持结构,解决了不能进行间歇旋转加工,活动性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子器件夹持结构,包括固定板、支撑板、导杆、固定夹、转动座、旋钮、底板和间歇旋转装置,所述固定板前端面左右两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板后端面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导杆设置有两根与支撑板内侧上下两端进行插接,所述导杆外径表面与固定夹上下两端内中部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左右两端中部通过螺栓与转动座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转动座内中部与旋钮内侧中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底端面与底板顶端面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间歇旋转装置,所述间歇旋转装置由箱体、转动孔、转动杆、手轮、第一转动轴、轴承、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第二转动轴、连接板、固定齿圈、卡盘、第三转动轴、转动块、转动盘、齿轮和卡柱组成,所述箱体顶端中部设置有顶端面呈圆形的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中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箱体前端面左端设置有具有受力转动功能的手轮,所述手轮通过输出轴与第一转动轴左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外侧三分之二处与轴承内中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外侧右端与主动锥齿轮内中部进行插接,所述主动锥齿轮顶部右端与从动锥齿轮底部左端进行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内中部与第二转动轴外侧进行插接,所述第二转动轴顶端与连接板左端内中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顶部左端设置有具有固定转动功能的固定齿圈外侧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固定齿圈顶部右端设置有卡盘,并且卡盘顶端中部与具有固定转动功能的转动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卡盘通过第三转动轴与连接板右端内中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顶端与转动块内中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底端面与转动盘顶端中部相连接,所述转动盘顶端面外侧与齿轮内中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外径表面与固定齿圈内径表面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齿轮顶部通过卡柱与卡盘外侧四角的卡槽进行卡位,所述转动杆顶端面通过螺栓与底板底端中部进行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手轮外侧设置有橡胶套,并且橡胶套上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尺寸相同,并且倾斜角度均为45度。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齿圈内径尺寸大于齿轮外径尺寸5MM。进一步的,所述卡盘外侧四角设置有四个卡槽,并且卡槽内径尺寸大于卡柱外径尺寸3MM。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顶部前后两端设置有螺孔,并且螺孔直径为8MM。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底端面设置有橡胶垫,并且橡胶垫厚度为1.2CM。进一步的,所述旋钮材质为PVC塑料。进一步的,所述导杆采用不锈钢材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能进行间歇旋转加工,活动性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通过设置了间歇旋转装置于底板底部,接着对手轮施力进行顺时针转动,手轮带动第一转动轴上的主动锥齿轮在轴承上进行转动,主动锥齿轮顶部右端与从动锥齿轮底部左端进行啮合,从动锥齿轮带动第二转动轴上的转动块在连接板上进行转动,然后转动块带动转动盘上的齿轮进行转动,齿轮外径表面与固定齿圈内径表面进行啮合,从而齿轮上的卡柱与卡盘外侧上的四个卡槽进行卡位,并且卡盘外径表面与转动块进行卡位,使得卡盘带动转动杆在第三转动轴上进行转动,转动杆上的夹持结构便可进行间歇旋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间歇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转动轴与连接板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固定齿圈与转动块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固定板-1、支撑板-2、导杆-3、固定夹-4、转动座-5、旋钮-6、底板-7、间歇旋转装置-8、箱体-81、转动孔-82、转动杆-83、手轮-84、第一转动轴-85、轴承-86、主动锥齿轮-87、从动锥齿轮-88、第二转动轴-89、连接板-810、固定齿圈-811、卡盘-812、第三转动轴-813、转动块-814、转动盘-815、齿轮-816、卡柱-81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器件夹持结构:包括固定板1、支撑板2、导杆3、固定夹4、转动座5、旋钮6、底板7和间歇旋转装置8,固定板1前端面左右两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板2后端面进行螺栓连接,导杆3设置有两根与支撑板2内侧上下两端进行插接,导杆3外径表面与固定夹4上下两端内中部进行滑动连接,支撑板2左右两端中部通过螺栓与转动座5进行螺栓连接,转动座5内中部与旋钮6内侧中部进行螺纹连接,支撑板2底端面与底板7顶端面进行固定连接,底板7底部设置有间歇旋转装置8,间歇旋转装置8由箱体81、转动孔82、转动杆83、手轮84、第一转动轴85、轴承86、主动锥齿轮87、从动锥齿轮88、第二转动轴89、连接板810、固定齿圈811、卡盘812、第三转动轴813、转动块814、转动盘815、齿轮816和卡柱817组成,箱体81顶端中部设置有顶端面呈圆形的转动孔82,转动孔82内中部设置有转动杆83,箱体81前端面左端设置有具有受力转动功能的手轮84,手轮84通过输出轴与第一转动轴85左端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轴85外侧三分之二处与轴承86内中部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轴85外侧右端与主动锥齿轮87内中部进行插接,主动锥齿轮87顶部右端与从动锥齿轮88底部左端进行啮合,从动锥齿轮88内中部与第二转动轴89外侧进行插接,第二转动轴89顶端与连接板810左端内中部进行转动连接,连接板810顶部左端设置有具有固定转动功能的固定齿圈811外侧进行螺栓连接,固定齿圈811顶部右端设置有卡盘812,并且卡盘812顶端中部与具有固定转动功能的转动杆83进行固定连接,卡盘812通过第三转动轴813与连接板810右端内中部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轴89顶端与转动块814内中部进行转动连接,转动块814底端面与转动盘815顶端中部相连接,转动盘815顶端面外侧与齿轮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器件夹持结构,包括固定板(1)、支撑板(2)、导杆(3)、固定夹(4)、转动座(5)、旋钮(6)和底板(7),所述固定板(1)前端面左右两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板(2)后端面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导杆(3)设置有两根与支撑板(2)内侧上下两端进行插接,所述导杆(3)外径表面与固定夹(4)上下两端内中部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左右两端中部通过螺栓与转动座(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转动座(5)内中部与旋钮(6)内侧中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2)底端面与底板(7)顶端面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底板(7)底部设置有间歇旋转装置(8);/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歇旋转装置(8),所述间歇旋转装置(8)由箱体(81)、转动孔(82)、转动杆(83)、手轮(84)、第一转动轴(85)、轴承(86)、主动锥齿轮(87)、从动锥齿轮(88)、第二转动轴(89)、连接板(810)、固定齿圈(811)、卡盘(812)、第三转动轴(813)、转动块(814)、转动盘(815)、齿轮(816)和卡柱(817)组成,所述箱体(81)顶端中部设置有顶端面呈圆形的转动孔(82),所述转动孔(82)内中部设置有转动杆(83),所述箱体(81)前端面左端设置有具有受力转动功能的手轮(84),所述手轮(84)通过输出轴与第一转动轴(85)左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85)外侧三分之二处与轴承(86)内中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85)外侧右端与主动锥齿轮(87)内中部进行插接,所述主动锥齿轮(87)顶部右端与从动锥齿轮(88)底部左端进行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88)内中部与第二转动轴(89)外侧进行插接,所述第二转动轴(89)顶端与连接板(810)左端内中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810)顶部左端设置有具有固定转动功能的固定齿圈(811)外侧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固定齿圈(811)顶部右端设置有卡盘(812),并且卡盘(812)顶端中部与具有固定转动功能的转动杆(8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卡盘(812)通过第三转动轴(813)与连接板(810)右端内中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89)顶端与转动块(814)内中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814)底端面与转动盘(815)顶端中部相连接,所述转动盘(815)顶端面外侧与齿轮(816)内中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齿轮(816)外径表面与固定齿圈(811)内径表面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齿轮(816)顶部通过卡柱(817)与卡盘(812)外侧四角的卡槽进行卡位,所述转动杆(83)顶端面通过螺栓与底板(7)底端中部进行螺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器件夹持结构,包括固定板(1)、支撑板(2)、导杆(3)、固定夹(4)、转动座(5)、旋钮(6)和底板(7),所述固定板(1)前端面左右两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板(2)后端面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导杆(3)设置有两根与支撑板(2)内侧上下两端进行插接,所述导杆(3)外径表面与固定夹(4)上下两端内中部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左右两端中部通过螺栓与转动座(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转动座(5)内中部与旋钮(6)内侧中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2)底端面与底板(7)顶端面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底板(7)底部设置有间歇旋转装置(8);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歇旋转装置(8),所述间歇旋转装置(8)由箱体(81)、转动孔(82)、转动杆(83)、手轮(84)、第一转动轴(85)、轴承(86)、主动锥齿轮(87)、从动锥齿轮(88)、第二转动轴(89)、连接板(810)、固定齿圈(811)、卡盘(812)、第三转动轴(813)、转动块(814)、转动盘(815)、齿轮(816)和卡柱(817)组成,所述箱体(81)顶端中部设置有顶端面呈圆形的转动孔(82),所述转动孔(82)内中部设置有转动杆(83),所述箱体(81)前端面左端设置有具有受力转动功能的手轮(84),所述手轮(84)通过输出轴与第一转动轴(85)左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85)外侧三分之二处与轴承(86)内中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85)外侧右端与主动锥齿轮(87)内中部进行插接,所述主动锥齿轮(87)顶部右端与从动锥齿轮(88)底部左端进行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88)内中部与第二转动轴(89)外侧进行插接,所述第二转动轴(89)顶端与连接板(810)左端内中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810)顶部左端设置有具有固定转动功能的固定齿圈(8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先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相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