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弹簧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77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弹簧,包括支撑件,减震件,所述减震件包括:第一磁性组件,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包括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包括磁极端,所述磁极端垂直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面上;第二磁性组件,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第二磁性组件能够沿垂直于支撑件底面的方向滑动;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包括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与所述第一永磁体同极性相对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减震弹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气弹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故障的问题,进而提高轨道车辆的运行效率。

A damping spring and rail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弹簧及轨道车辆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车辆悬挂系统减振元件的
,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弹簧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轨道列车在高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剧烈的垂向振动,影响了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在车体与转向架或悬浮架之间设置减震弹簧,目前轨道列车用的减震弹簧多选用空气弹簧。虽然空气弹簧能够改善乘坐的舒适性,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空气弹簧易出现气囊故障等问题,由此给轨道车辆的运行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采用空气弹簧作为减振元件的车辆系统,存在的故障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性能稳定的减震弹簧,提高轨道车辆的运行效率。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弹簧,包括:支撑件;减震件,所述减震件包括:第一磁性组件,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包括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包括磁极端,所述磁极端垂直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面;第二磁性组件,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第二磁性组件能够沿垂直于支撑件底面的方向滑动;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包括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与所述第一永磁体同极性相对设置。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腔,所述支撑腔内放置有所述减震件。优选的,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包括滑动体,所述滑动体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相连接;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相连接,且所述连接块在支撑件上能够沿垂直于支撑件底面的方向滑动。优选的,所述支撑腔包括支撑腔壁,所述支撑腔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沿垂直于支撑件底面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块可插入所述卡槽内,并且所述连接块能够在卡槽内沿着卡槽延伸的方向滑动。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包括连接部和弹性部,所述连接部安装于所述弹性部的两端,所述弹性部一端的连接部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部另一端的连接部插入所述支撑腔壁上的卡槽内。优选的,所述支撑腔壁上的卡槽为燕尾槽,插入卡槽的连接部为燕尾结构,并与所述卡槽结构相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体护套,所述第一磁体护套位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永磁体之间,且所述第一磁体护套罩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外部;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包括第二磁体护套,所述第二磁体护套位于所述滑动体与所述第二永磁体之间,且所述第二磁体护套罩于所述第二永磁体外部。优选的,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包括磁体安装座,所述磁体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面上,所述磁体安装座上安装有所述第一磁体护套。一种轨道车辆,所述轨道车辆包括车体、转向架,及安装于所述车体和转向架之间的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为以上其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弹簧。优选的,所述支撑件的支撑腔壁外侧的上端部设有安装吊耳,所述安装吊耳与转向架相连接;所述第二磁性组件与所述车体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减震弹簧,设计了一种新型减震件结构,采用两个同性磁极相对的永磁体作为减震件,当两永磁体相靠近时就会产生斥力,且距离越近斥力越大。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振动时,通过同性相斥的磁场作用,转向架或悬浮架与车体之间的振动耦合关系被大大削弱,即转向架或悬浮架所产生的剧烈振动在磁场作用下被吸收,传递到车体上的振动量级大大减小,由此减低了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垂向刚度。永磁减振结构为一种刚度可变的柔性减震结构,不存在空气弹簧漏气等风险,故障率低。在保证能够有效降低垂向刚度的前提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气弹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故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减震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减震件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滑动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滑动体的俯视图;以上各图中:1、支撑件;11、支撑腔;111、支撑腔壁;12、卡槽;13、吊耳;2、减震件;21、第一磁性组件;211、第一永磁体;212、第一磁体护套;213、磁体安装座;22、第二磁性组件;221、第二永磁体;222、滑动块;223、连接块;2231、弹性部;2232、连接部;224、第二磁体护套。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弹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故障的问题,进而保证轨道车辆的正常运行,总体思路如下:提供了一种减震弹簧,设计了一种新型减震件结构,所述减震件包括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且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同极性相对设置,当两永磁体相靠近时产生斥力,且距离越近斥力越大,即永磁体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刚度可变的柔性减震弹簧,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气弹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故障的问题。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减震弹簧包括支撑件1和减震件2,支撑件1与转向架相连接,减震件2与车体相连接。支撑件1包括支撑腔11,减震件2位于支撑腔11内部;减震件2包括第一磁性组件21和第二磁性组件22,第一磁性组件21固定于所述支撑件1上;第一磁性组件21包括第一永磁体211,所述第一永磁体211沿着充磁的方向形成N极和S极,即形成两磁极端,且第一永磁体沿着两磁极端的方向,垂直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即第一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件1的底面;第二磁性组件22安装于所述支撑件1上,且第二磁性组件22能够沿垂直于支撑件1底面的方向滑动;第二磁性组件22包括第二永磁体221,第二永磁体221与第一永磁体211同极性相对设置。支撑腔11包括支撑腔壁111,本实施例中支撑腔为一端开口的矩形腔体,腔体内放置有减震件2,且腔体的结构可以依据减震件2的结构进行改变;减震件2与支撑腔壁111相连接,且支撑腔壁111的内侧面上设有卡槽12;卡槽12选为燕尾槽结构,本实施例中,燕尾槽位于支撑腔壁111内侧的四个侧面上,且燕尾槽沿着垂直于支撑件1底面的方向延伸,使得减震件2可以延燕尾槽延伸的方向进行滑动,以此使得支撑件1对减震件2起到承载和保护的作用。支撑腔壁111外侧的上端部,相对设置有两个安装吊耳13,所述安装吊耳13是作为支撑件1与转向架的安装接口。减震件2包括第一磁性组件21,第一磁性组件21包括磁体安装座213、第一磁体护套212、第一永磁体211,其中:磁体安装座213位于支撑腔11内,且磁体安装座213的底面固定于支撑腔11的底面上,用于承载固定第一永磁体211和第一磁体护套21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磁体安装座213选为长方体结构,使得第一永磁体211能够稳定安装于磁体安装座213上,第一磁体护套212也安装于磁体安装座213上,且磁体护套罩于第一永磁体211的外部,以此对第一永磁体211起到防护作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件;/n减震件,所述减震件包括:/n第一磁性组件,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包括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面;/n第二磁性组件,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第二磁性组件能够沿垂直于支撑件底面的方向滑动;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包括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与所述第一永磁体同极性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件;
减震件,所述减震件包括:
第一磁性组件,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包括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面;
第二磁性组件,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第二磁性组件能够沿垂直于支撑件底面的方向滑动;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包括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与所述第一永磁体同极性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腔,所述支撑腔内放置有所述减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震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包括滑动体,所述滑动体包括:
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相连接;
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相连接,且所述连接块在支撑件上能够沿垂直于支撑件底面的方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腔包括支撑腔壁,所述支撑腔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沿垂直于支撑件底面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块可插入所述卡槽内,并且所述连接块能够在卡槽内沿着卡槽延伸的方向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包括连接部和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宁龙朱洪庆尚付磊王明星尹崇宏董振威李敬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