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用新型抗侧滚滑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61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用新型抗侧滚滑轮装置,包括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两个定滑轮穿过壳体与转向架固定,第一钢丝绳绕在定滑轮的第一轨道上,第二钢丝绳绕定滑轮的第二轨道上,第一钢丝绳从下方绕在第一定滑轮上,从上方绕在第二定滑轮上,第二钢丝绳从上方绕在第一定滑轮上,从下方绕在第二定滑轮上,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两端穿过箱体通过可拆卸扣件连接在车体上,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的固定轴由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加固,侧滚运动中通过钢丝绳两端力的平衡达到抗侧滚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避免抗侧滚扭杆疲劳断裂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好,重量轻,维修方便等优点。

A new type of anti roll pulley for rail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用新型抗侧滚滑轮装置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具体为一种轨道车辆用新型抗侧滚滑轮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轨道车辆普遍安装抗侧滚装置,以提高车辆抗侧滚刚度,防止车辆发生侧翻。抗侧滚装置的主要特点是:只对车辆侧滚运动产生抗侧滚力,不对车辆的横摆及沉浮动产生作用。现有的抗侧滚装置通常为抗侧滚扭杆,通过扭杆承受车辆侧滚时产生的扭矩达到抗侧滚的目的,其中扭杆为主要承载部件,长期承受较大工作应力,容易发生疲劳裂纹甚至断裂现象。又由于目前抗侧滚装置中扭杆轴与扭转臂通过热套、花键配合、多边形包络等原理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利于安装拆卸。且扭杆,扭臂,拉压杆,支座等钢结构件重量较大,不利于车辆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用新型抗侧滚滑轮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好,重量轻,维修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车辆用新型抗侧滚滑轮装置,包括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穿过壳体与转向架固定,所述第一钢丝绳绕在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的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二钢丝绳绕在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的第二轨道上,所述第一钢丝绳从下方绕在第一定滑轮上,从上方绕在第二定滑轮上,所述第二钢丝绳从上方绕在第一定滑轮上,从下方绕在第二定滑轮上,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两端穿过壳体通过可拆卸扣件连接在车体上,所述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的固定轴由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加固。优选的,所述定滑轮沿中心点水平对称布置。优选的,所述钢丝绳采用磷化涂层钢丝绳。优选的,所述钢丝绳两端连接可拆卸扣件。优选的,所述壳体为网格状。优选的,所述钢丝绳连接后进行预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抗侧滚滑轮装置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抗侧滚扭杆装置的功能,仅对车辆在侧滚运动时提供抗侧滚刚度,抵抗侧滚运动,在其他各工况时不起作用,不会影响车辆本身的垂向、横向刚度。(2)、取消了传统的抗侧滚扭杆,利用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原理解决车辆抗侧滚问题,能有效避免扭杆疲劳断裂的问题。(3)、结构简单,使用工作性能较好的钢丝绳,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可靠性,取消了传统抗侧滚装置的轴箱支座,扭臂等钢结构件,采用钢丝绳减轻了整个装置的重量,符合车辆轻量化设计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钢丝绳端头具体结构图;图中:1、第一钢丝绳;2、第二钢丝绳;3、第一定滑轮;4、第二定滑轮;5、加强杆;6、装置壳体;7、第一加强筋;8、第二加强筋;9、第二轨道;10、第一轨道;11、钢丝绳;12、U型螺栓;13、三角套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轨道车辆用新型抗侧滚装置,包括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穿过壳体与转向架固定,所述第一钢丝绳绕在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的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二钢丝绳绕在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的第二轨道上,所述第一钢丝绳从下方绕在第一定滑轮上,从上方绕在第二定滑轮上,所述第二钢丝绳从上方绕在第一定滑轮上,从下方绕在第二定滑轮上。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两端穿过壳体通过可拆卸扣件连接在车体上。所述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的固定轴由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加固。本技术中:定滑轮对称与中心点水平布置,有利于减小应力,延长装置配件使用寿命。本技术中:钢丝绳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抗疲劳强度和抗冲击韧性;在高速工作条件下,耐磨、抗震、运转稳定性好;能够承受多种载荷及变载荷的作用;采用磷化涂层钢丝绳,磷化膜可以提高钢丝绳表面的耐磨损、耐腐蚀能力,有效抑制微动疲劳的发生。本技术中:钢丝绳两端可通过可拆卸扣件连接车体,方便检修更换。本技术中:壳体采用网格状壳体,方便检修过程中检查内部情况,出现疲劳损伤等情况及时更换零部件。本技术中:钢丝绳连接后进行预紧,可防止钢丝绳发生松弛、脱落,提高工作稳定性。工作原理:当车辆通过小半径曲线时,车体发生侧滚运动,假定车体向右侧侧滚,则第一钢丝绳左端点受到一个向上的拉力,第一钢丝绳右端点受到一个向下的拉力,两个力互相抵消,可达到抗侧滚的目的。当车辆向左侧侧滚时,抗侧滚机理同上。当车辆发生沉浮运动时,假定车体向下沉浮,第一钢丝绳左端点和第二钢丝绳右端点放松,第一钢丝绳右端点和第二钢丝绳左端点受向下拉力,两根钢丝绳整体向下,不抵消沉浮运动,不影响车辆垂向刚度。车体发生上浮运动时,装置动作机理同上。当车辆发生横摆运动时,假定车辆向左横摆,第一钢丝绳左端点和第二钢丝绳左端点受一个向左的力,两根钢丝绳在第一定滑轮左侧部分向左倾斜,不抵消向左横摆运动,不影响车体横向刚度。车体发生向右横摆运动时,装置动作机理同上。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用新型抗侧滚滑轮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好,重量轻,检修方便。能有效抑制车体的侧滚运动,保障行车安全,改善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和舒适性。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用新型抗侧滚滑轮装置,包括第一定滑轮(3)和第二定滑轮(4),第一钢丝绳(1)和第二钢丝绳(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滑轮(3)和第二定滑轮(4)穿过壳体(6)与转向架固定,所述第一钢丝绳(1)绕在第一定滑轮(3)和第二定滑轮(4)的第一轨道(10)上,所述第二钢丝绳(2)绕在第一定滑轮(3)和第二定滑轮(4)的第二轨道(9)上,所述第一钢丝绳(1)从下方绕在第一定滑轮(3)上,从上方绕在第二定滑轮(4)上,所述第二钢丝绳(2)从上方绕在第一定滑轮(3)上,从下方绕在第二定滑轮(4)上,第一钢丝绳(1)和第二钢丝绳(2)两端穿过壳体(6)通过可拆卸扣件连接在车体上,所述第一定滑轮(3)和第二定滑轮(4)的固定轴由第一加强筋(7)和第二加强筋(8)加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用新型抗侧滚滑轮装置,包括第一定滑轮(3)和第二定滑轮(4),第一钢丝绳(1)和第二钢丝绳(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滑轮(3)和第二定滑轮(4)穿过壳体(6)与转向架固定,所述第一钢丝绳(1)绕在第一定滑轮(3)和第二定滑轮(4)的第一轨道(10)上,所述第二钢丝绳(2)绕在第一定滑轮(3)和第二定滑轮(4)的第二轨道(9)上,所述第一钢丝绳(1)从下方绕在第一定滑轮(3)上,从上方绕在第二定滑轮(4)上,所述第二钢丝绳(2)从上方绕在第一定滑轮(3)上,从下方绕在第二定滑轮(4)上,第一钢丝绳(1)和第二钢丝绳(2)两端穿过壳体(6)通过可拆卸扣件连接在车体上,所述第一定滑轮(3)和第二定滑轮(4)的固定轴由第一加强筋(7)和第二加强筋(8)加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雄马殷元郭展宏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