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大坡度的悬挂式单轨转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77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坡度的悬挂式单轨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构架,转向架构架上安装有走行轮和导向轮,在转向架构架上还安装有至少两个主动增压装置,每个主动增压装置均包括至少一个主动增压轮和施压作动装置,施压作动装置用于带动主动增压轮上下运动,从而压紧或离开轨道梁内顶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主动增压轮和施压作动装置,可有效提高列车的黏着牵引力,提高列车的爬坡能力,降低选线难度与建设成本;而设有至少两个主动增压装置,可在列车运行时同时施压,以避免偏载和轴重转移,进一步提高车轮的黏着牵引力;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向架,悬挂式单轨的最大安全爬坡坡度可达到30度‑45度,即能够实现大坡度爬坡。

Suspension type monorail bogie for large sl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大坡度的悬挂式单轨转向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大坡度的悬挂式单轨转向架。
技术介绍
传统轨道交通的可用黏着系数十分有限,这无疑限制了列车所能攀爬的最大坡度,现在悬挂单轨的最大安全爬坡坡度为千分之六。为了攀爬长大陡坡,通常是通过设置展线用于减缓纵坡。由于展线两端之间的里程往往数倍于直线距离,无疑将增大线路的设计与建设成本,并降低通过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坡度的悬挂式单轨转向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大坡度的悬挂式单轨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构架,所述转向架构架上安装有走行轮和导向轮,在所述转向架构架上还安装有至少两个主动增压装置,每个所述主动增压装置均包括至少一个主动增压轮和施压作动装置,所述施压作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主动增压轮上下运动,从而压紧或离开轨道梁内顶面。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列车轮轨黏着充足的情况下(比如列车在平道上运行),主动增压轮收起,列车通过走行轮行进,以降低运行阻力;在列车轮轨黏着不足的情况下(比如列车在坡道上运行,坡道需要较大的黏着牵引力),主动增压轮在施压作动装置的顶升作用下与轨道梁内顶面接触并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通过转向架构架传递至走行轮,使得走行轮与走行面之间的法向力也随之增大,法向作用力的增幅可通过施压作动装置进行调节。根据阿蒙顿-库伦定律,轮轨可用摩擦力与法向载荷成正比关系,因此可有效提高列车的黏着牵引力,提高列车的爬坡能力,克服了列车在长大坡道上轮轨黏着不足的问题,降低选线难度与建设成本。而设有至少两个主动增压装置,可在列车运行时同时施压,以避免偏载和轴重转移,进一步提高车轮的黏着牵引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每个所述主动增压装置还包括有转臂装置,所述转臂装置的一端与所述主动增压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架构架销接。所述转臂装置为一根连杆,通过调整转臂装置与所述转向架构架之间的夹角,可调整主动增压轮的高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施压作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转臂装置相销接,所述施压作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向架构架相销接,以满足小幅转动需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有所述主动增压装置沿着里程方向进行布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有所述主动增压装置在所述转向架构架上对称布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施压作动装置为气缸或液压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主动增压轮为橡胶轮。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主动增压轮和施压作动装置,可有效提高列车的黏着牵引力,提高列车的爬坡能力,克服了列车在长大坡道上轮轨黏着不足的问题,降低选线难度与建设成本。而设有至少两个主动增压装置,可在列车运行时同时施压,以避免偏载和轴重转移,进一步提高车轮的黏着牵引力。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转向架,悬挂式单轨的最大安全爬坡坡度可达到30度-45度,即能够实现大坡度爬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适用于大坡度的悬挂式单轨转向架的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适用于大坡度的悬挂式单轨转向架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适用于大坡度的悬挂式单轨转向架在平道的运行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适用于大坡度的悬挂式单轨转向架在坡道的运行示意图。图中标记:1-走行轮,2-施压作动装置,3-主动增压轮,4-转臂装置,5-转向架构架,6-导向轮,7-轨道梁,71-轨道梁内顶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大坡度的悬挂式单轨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构架5,所述转向架构架5上安装有走行轮1和导向轮6,在所述转向架构架5上还安装有两个主动增压装置,两个所述主动增压装置沿着里程方向在所述转向架构架5上对称布置。每个所述主动增压装置均包括至少一个主动增压轮3、施压作动装置2和转臂装置4。所述主动增压轮3为橡胶轮,用于和轨道梁7的轨道梁内顶面71相抵接。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7一般为箱型梁,列车在箱型梁内部运行,所述内顶面即为箱型梁顶部的内侧面,即与所述主动增压轮3相接触的平面。所述转臂装置4为一根连接,其一端与所述主动增压轮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架构架5销接。所述施压作动装置2为气缸或液压缸,用于带动所述主动增压轮3上下运动。所述施压作动装置2的一端与所述转臂装置4相销接,所述施压作动装置2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向架构架5相销接。如图3所示,在列车轮轨黏着充足的情况下(比如列车在平道上运行),主动增压轮3收起,列车通过走行轮1行进,以降低运行阻力。如图4所示,在列车轮轨黏着不足的情况下(比如列车在坡道上运行,坡道需要较大的黏着牵引力),主动增压轮3在施压作动装置2的顶升作用下与轨道梁内顶面71接触并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通过转向架构架5传递至走行轮1,使得走行轮1与走行面之间的法向力也随之增大,法向作用力的增幅可通过施压作动装置2进行调节。根据阿蒙顿-库伦定律,轮轨可用摩擦力与法向载荷成正比关系,因此可有效提高列车的黏着牵引力,提高列车的爬坡能力,克服了列车在长大坡道上轮轨黏着不足的问题,降低选线难度与建设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大坡度的悬挂式单轨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构架(5),所述转向架构架(5)上安装有走行轮(1)和导向轮(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向架构架(5)上还安装有至少两个主动增压装置,每个所述主动增压装置均包括至少一个主动增压轮(3)和施压作动装置(2),所述施压作动装置(2)用于带动所述主动增压轮(3)上下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坡度的悬挂式单轨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构架(5),所述转向架构架(5)上安装有走行轮(1)和导向轮(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向架构架(5)上还安装有至少两个主动增压装置,每个所述主动增压装置均包括至少一个主动增压轮(3)和施压作动装置(2),所述施压作动装置(2)用于带动所述主动增压轮(3)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坡度的悬挂式单轨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主动增压装置还包括有转臂装置(4),所述转臂装置(4)的一端与所述主动增压轮(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架构架(5)销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大坡度的悬挂式单轨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装置(4)为连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浩伟李忠继徐银光邹瑞明杨吉忠寇峻瑜代丰徐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