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件不良品分离装置和分离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396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件不良品分离装置和分离方法,包括机架、送料输送带、出料输送带和控制模块,送料输送带与出料输送带之间设有检测工位和不良品分离工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送料输送带、检测工位、不良品分离工位和出料输送带工作,预设零件检测标准,输送待检测零件至检测工位中;若检测工位检测零件合格,将零件输送至出料输送带;若检测工位检测零件为不良品,通过不良品分离工位将检测出的不良品分离,缩短了零件不良品的检测时间,并且可以自动将不良品与合格品分离,极大提高了零件检测的效率。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defective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件不良品分离装置和分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零件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零件不良品分离装置和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零件检测是汽车零件在生产工艺中的重要环节,在零件生产中经常会出现不想拼,因此,产品的合格与否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流程,只有检验合格的零件才能够进行后续的加工或投放市场。传统的零件检测一般采用人工测试配合相应的电子设备,通过测试的合格品会进行后续的封装等操作,不良品则被挑拣出来送入回收箱。由于作业者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且在长时间重复劳动产生的精神疲劳,将不良品作为合格品处理,使不良品进入后续处理阶段的误操作时常会发生,对企业的口碑和经济效益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件不良品分离装置和分离方法,其目的在于,将零件中的不良品与合格品分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零件不良品分离装置,包括,机架、送料输送带、出料输送带和控制模块,所述送料输送带与所述出料输送带之间设有检测工位和不良品分离工位。一种零件不良品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设零件检测标准;输送待检测零件至检测工位中;若检测工位检测零件合格,将零件输送至出料输送带;若检测工位检测零件为不良品,通过不良品分离工位将检测出的不良品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零件不良品分离装置和分离方法将送料输送带、检测工位、不良品分离工位和出料输送带安装于机架上,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送料输送带、检测工位、不良品分离工位和出料输送带工作,预设零件检测标准,输送待检测零件至检测工位中;若检测工位检测零件合格,将零件输送至出料输送带;若检测工位检测零件为不良品,通过不良品分离工位将检测出的不良品分离,缩短了零件不良品的检测时间,并且可以自动将不良品与合格品分离,极大提高了零件检测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零件不良品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送料输送带,3-出料输送带,4-外径检测工位,5-内径检测工位,6-通孔检测工位,7-同轴度检测工位,8-外观检测工位,9-轮廓检测工位,10-预留工位,11-翻转工位,12-打标工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零件不良品分离装置,包括,机架、送料输送带、出料输送带和控制模块,所述送料输送带与所述出料输送带之间设有检测工位和不良品分离工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送料输送带、检测工位、不良品分离工位和出料输送带安装于机架上,通过控制模块启动装置后,以履带传动的方式将待检测零件输送至送料输送带末端,然后送料至检测工位内,检测工位对待检测零件的各参数进行检测,将带检测零件分为合格品和不良品,然后通过不良品分离工位将不良品与合格品分离,合格品送料至出料输送带,不良品送料至不良品收料口,实现了合格品与不良品的分离,缩短了零件不良品的检测时间,并且可以自动将不良品与合格品分离,极大提高了零件检测的效率。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送料输送带的前端上方设置有零件夹取装置,该零件夹取装置为简易机械手与平移机构配合工作,也可以通过人工将零件放置在送料输送带的履带上,使本装置既可以实现自动对待检测零件的夹持,也可以手动放置待检测零件。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检测工位与出料输送带之间还设有打点工位,打点工位通过带记号笔的气缸对合格品进行打点,用于与不良品进行区分,防止由于后期人工操作导致合格品与不良品混淆。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送料输送带包括零件输送带,零件输送带末端设有第一气缸,通过控制模块启动装置后,以履带传动的方式将待检测零件输送至送料输送带末端,此时第一气缸启动并将零件送料至检测工位;每一个不良品分离工位均包括一个第二气缸,若检测工位检测出该待检测零件为不良品,则该不良品分离工位的第二气缸将不良品送至不良品收料口,不良品进入不良品收料口后分区存放于不良品存储区,不良品存储区至少预留200个零件的存储区域。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出料输送带末端还设有自动热封装置,所述自动热封装置包括热封仪和与零件尺寸相配合的热封袋。检验后的合格品经过打点工位打点后,送料至出料输送带上,通过履带传送至出料输送带末端,然后通过建议机械手与平移机构送入热封仪内,然后封装至热封袋内,热封袋与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热风后存储至存储区或输送至后续处理机构中,存储区至少预留十袋合格品的存储区。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检测工位包括沿所述送料输送带至所述出料输送带依次设置的外径检测工位、内径检测工位、通孔检测工位、同轴度检测工位、外观检测工位和轮廓检测工位、第一预留工位、翻转工位和第二预留工位,第二预留工位与打点工位连接,外径检测工位、内径检测工位、通孔检测工位、同轴度检测工位、外观检测工位、轮廓检测工位、第一预留工位和第二预留工位分别设有对应的不良品分离工位,所述各不良品分离工位分别与不良品收料口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径检测工位、内径检测工位、通孔检测工位、同轴度检测工位、外观检测工位和轮廓检测工位、第一预留工位、翻转工位和第二预留工位的设置顺序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径检测工位通过高速二维投影仪检测待检测零件的外径,检测精度为0.001cm,若检测零件不合格,通过对应的第二气缸将不良品排出至不良品入料口,若检测零件合格,输送至后续检测工位;内径检测工位通过第一滑动气缸带动气动量仪检测待检测零件的内径,内径检测精度为0.0006cm,若检测零件不合格,通过对应的第二气缸将不良品排出至不良品入料口,若检测零件合格,输送至后续检测工位;通孔检测工位通过第二滑动气缸带动通止规检测待检测零件的通孔,若检测零件不合格,通过对应的第二气缸将不良品排出至不良品入料口,若检测零件合格,输送至后续检测工位;同轴度检测工位通过电机带动待检测零件进行旋转,然后通过第三气缸带动电机下降,当电机下降至预设位置后,通过基恩士激光传感器检测零件的同轴度,若检测零件不合格,通过对应的第二气缸将不良品排出至不良品入料口,若检测零件合格,输送至后续检测工位;外观检测工位通过点击带动带检测零件进行旋转,同时通过3D扫描仪检测产品的外观,若检测零件不合格,通过对应的第二气缸将不良品排出至不良品入料口,若检测零件合格,输送至后续检测工位;轮廓检测工位通过工业相机检测零件的轮廓,若检测零件不合格,通过对应的第二气缸将不良品排出至不良品入料口,若检测零件合格,输送至后续检测工位。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预留工位和第二预留工位分别设有对应的不良品分离工位,所述第一预留工位和所述第二预留工位用于根据零件检测要求配置相应的检测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件不良品分离装置,包括,机架、送料输送带、出料输送带和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输送带与所述出料输送带之间设有检测工位和不良品分离工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件不良品分离装置,包括,机架、送料输送带、出料输送带和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输送带与所述出料输送带之间设有检测工位和不良品分离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不良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工位包括沿所述送料输送带至所述出料输送带依次设置的外径检测工位、内径检测工位、通孔检测工位、同轴度检测工位、外观检测工位和轮廓检测工位,所述外径检测工位、内径检测工位、通孔检测工位、同轴度检测工位、外观检测工位和轮廓检测工位分别设有对应的不良品分离工位,所述各不良品分离工位分别与不良品收料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零件不良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检测工位与所述出料传送带之间还依次设有第一预留工位、翻转工位和第二预留工位,所述第一预留工位和所述第二预留工位分别设有对应的不良品分离工位,所述第一预留工位和所述第二预留工位用于根据零件检测要求配置相应的检测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零件不良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留工位与所述出料口输送带之间还设有打点工位,所述打点工位用于合格品打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不良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输送带前端还设有零件夹取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不良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输送带包括零件输送带,所述零件输送带末端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用于将零件送料至检测工位;所述不良品分离工位包括若干个第二气缸,所述若干个第二气缸用于将不良品送至不良品收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不良品分离装置,所述出料输送带末端还设有自动热封装置,所述自动热封装置包括热封仪和与零件尺寸相配合的热封袋。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零件不良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大昌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