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汽车用汽车轮毂制动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157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小型汽车用汽车轮毂制动盘,包括制动盘,所述制动盘的内部开设有通风槽,所述制动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轮毂,所述轮毂的外侧壁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轮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台,所述制动盘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圆柱,所述外圆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卡簧;通过第一孔槽和第二孔槽减少应力,防止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在受热膨胀受损,且通过在螺栓柱的内部设置加强壁,使加强壁加强对螺栓柱的保护,通过设置螺栓柱和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使螺栓间接与螺栓孔接触,使螺栓柱和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对螺栓孔进行保护,防止螺栓孔内的螺栓受热膨胀,对螺栓孔造成损坏。

A kind of wheel hub brake disc for mini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汽车用汽车轮毂制动盘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动
,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汽车用汽车轮毂制动盘。
技术介绍
制动系统是车辆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其制动性能直接影响整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动系统中的制动器分为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其中盘式制动器通过制动盘和制动衬块摩擦制动,因此制动盘是其制动的重要零部件之一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制动盘在安装时,需要通过螺栓贯穿制动盘上的螺栓孔进行固定,原有的制动盘直接开设孔槽进行安装,存在一定问题;2、制动盘上的限位台用于对汽车轴进行限位,限位台的内孔直接与汽车轴固定,在长时间使用后,限位台的内孔易受到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汽车用汽车轮毂制动盘,具有保护螺栓孔,保护限位台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汽车用汽车轮毂制动盘,包括制动盘,所述制动盘的内部开设有通风槽,所述制动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轮毂,所述轮毂的外侧壁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轮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台,所述制动盘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圆柱,所述外圆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卡簧,所述制动盘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螺栓柱,所述螺栓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强壁,所述螺栓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垫圈,所述第一垫圈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孔槽,所述第一垫圈靠近所述螺栓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垫片,所述螺栓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垫圈,所述第二垫圈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孔槽,所述第二垫圈靠近所述螺栓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垫片。优选的,所述轮毂与所述制动盘的连接处开设有膨胀槽,所述膨胀槽呈圆环状。优选的,所述螺栓柱共设有四个,且均位于所述轮毂开设的所述螺栓孔处。优选的,所述螺栓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垫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垫圈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垫圈位于所述轮毂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垫圈位于所述制动盘的外侧壁。优选的,所述限位台的内侧壁设有加强圈,所述加强圈与所述限位台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加强圈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凸起,且所述限位凸起共设有四个,排布在所述加强圈的一侧四周位置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轮毂和制动盘的外侧壁设置螺栓孔,螺栓孔的内部设置螺栓柱,螺栓柱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使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连接轮毂和制动盘,且通过在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上开设第一孔槽和第二孔槽,使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在受热膨胀时,通过第一孔槽和第二孔槽减少应力,防止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在受热膨胀受损,且通过在螺栓柱的内部设置加强壁,使加强壁加强对螺栓柱的保护,通过设置螺栓柱和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使螺栓间接与螺栓孔接触,使螺栓柱和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对螺栓孔进行保护,防止螺栓孔内的螺栓受热膨胀,对螺栓孔造成损坏。2、本技术,通过在限位台内侧壁设置加强圈,加强圈为中空的环状体,使汽车轴在与限位台连接时,通过加强圈与车轴直接接触,对限位台的内孔进行保护,且加强圈的外部设有四个限位凸起,使限位凸起对汽车轴进一步限位,通过设置加强圈和限位凸起,使加强圈和限位凸起对限位台的内孔和汽车轴进行保护,防止限位台的内孔受损。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螺栓柱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加强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制动盘;11、通风槽;2、轮毂;21、螺栓孔;3、膨胀槽;4、限位台;5、外圆柱;51、卡簧;6、螺栓柱;61、加强壁;7、第一垫圈;71、第一孔槽;72、第一垫片;8、第二垫圈;81、第二孔槽;82、第二垫片;9、加强圈;91、限位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汽车用汽车轮毂制动盘,包括制动盘1,制动盘1的内部开设有通风槽11,制动盘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轮毂2,轮毂2的外侧壁开设有螺栓孔21,轮毂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台4,制动盘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圆柱5,外圆柱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卡簧51,其特征在于:制动盘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螺栓柱6,螺栓柱6共设有四个,且均位于轮毂2开设的螺栓孔21处,通过设置四个螺栓柱6,使四个螺栓柱6安装在螺栓孔21上,使对螺栓孔21进行保护,螺栓柱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强壁61,加强壁61对螺栓柱6进行加固,螺栓柱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垫圈7,第一垫圈7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孔槽71,第一垫圈7受热时膨胀,通过第一孔槽71减少应力,第一垫圈7靠近螺栓柱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垫片72,第一垫片72对第一垫圈7进行保护,螺栓柱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垫圈8,第二垫圈8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孔槽81,第二垫圈8受热时膨胀,通过第二孔槽81减少应力,第二垫圈8靠近螺栓柱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垫片82,第二垫片82对第二垫圈8进行保护。具体的,轮毂2与制动盘1的连接处开设有膨胀槽3,膨胀槽3呈圆环状,通过开设圆环状的膨胀槽3,使制动盘1在受热时,通过膨胀槽3缓解轮毂2与制动盘1之间的应力。具体的,螺栓柱6共设有四个,且均位于轮毂2开设的螺栓孔21处,通过设置四个螺栓柱6,使四个螺栓柱6安装在螺栓孔21上,使对螺栓孔21进行保护。具体的,螺栓柱6的一端连接第一垫圈7,另一端与第二垫圈8固定连接,通过在螺栓柱6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垫圈7和第二垫圈8,使第一垫圈7和第二垫圈8对螺栓柱6进行限位。具体的,第一垫圈7位于轮毂2的外侧壁,第二垫圈8位于制动盘1的外侧壁,通过设置第一垫圈7,使第一垫圈7贴合轮毂2,通过设置第二垫圈8,使第二垫圈8贴合制动盘1,以达到固定螺栓柱6的目的。具体的,限位台4的内侧壁设有加强圈9,加强圈9与限位台4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加强圈9,使加强圈9将汽车轴与限位台4的内孔隔开,以达到保护限位台4内孔的目的。具体的,加强圈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凸起91,且限位凸起91共设有四个,排布在加强圈9的一侧四周位置处,通过设置四个限位凸起91,使四个限位凸起91相互配合对限位台4上的汽车轴进行限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后,通过在轮毂2和制动盘1的外侧壁设置螺栓孔21,螺栓孔21的内部设置螺栓柱6,螺栓柱6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垫圈7和第二垫圈8,使第一垫圈7和第二垫圈8连接轮毂2和制动盘1,且通过在第一垫圈7和第二垫圈8上开设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汽车用汽车轮毂制动盘,包括制动盘(1),所述制动盘(1)的内部开设有通风槽(11),所述制动盘(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轮毂(2),所述轮毂(2)的外侧壁开设有螺栓孔(21),所述轮毂(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台(4),所述制动盘(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圆柱(5),所述外圆柱(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卡簧(5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螺栓柱(6),所述螺栓柱(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强壁(61),所述螺栓柱(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垫圈(7),所述第一垫圈(7)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孔槽(71),所述第一垫圈(7)靠近所述螺栓柱(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垫片(72),所述螺栓柱(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垫圈(8),所述第二垫圈(8)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孔槽(81),所述第二垫圈(8)靠近所述螺栓柱(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垫片(8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汽车用汽车轮毂制动盘,包括制动盘(1),所述制动盘(1)的内部开设有通风槽(11),所述制动盘(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轮毂(2),所述轮毂(2)的外侧壁开设有螺栓孔(21),所述轮毂(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台(4),所述制动盘(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圆柱(5),所述外圆柱(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卡簧(5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螺栓柱(6),所述螺栓柱(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强壁(61),所述螺栓柱(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垫圈(7),所述第一垫圈(7)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孔槽(71),所述第一垫圈(7)靠近所述螺栓柱(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垫片(72),所述螺栓柱(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垫圈(8),所述第二垫圈(8)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孔槽(81),所述第二垫圈(8)靠近所述螺栓柱(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垫片(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汽车用汽车轮毂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2)与所述制动盘(1)的连接处开设有膨胀槽(3),所述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爱平宋爱辉刘星范仲代倩倩雷竹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赛普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