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转子及其制造装置、辊、以及盘式转子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1650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2:22
盘式转子(10)具备:具有圆筒部(21)的帽部(11)、和具有供圆筒部(21)插通的插通孔的滑动板部(12),并且以圆筒部(21)从插通孔突出的状态将两者连结起来。该连结是利用设置于圆筒部(21)的第1部位(25)和第2部位(26)夹住滑动板部(12)的内周缘部(13)而进行的。第2部位(26)是通过圆筒部(21)的外周侧发生塑性变形,向接近第1部位(25)的一侧聚集而形成的。

Disc rot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device, rol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c r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盘式转子及其制造装置、辊、以及盘式转子的制造方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在2016年7月14日申请的日本申请号2016-139545号,这里引用其记载内容。
本专利技术涉及盘式转子及其制造装置、盘式转子的制造装置所具有的辊、以及盘式转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汽车等车辆的制动装置,公知有盘式制动装置。该盘式制动装置具备盘式转子和盘式垫。盘式转子具有:与车轴连结的帽部、以及设置于该帽部的外周侧的环形的滑动板部。而且,在车辆制动时,通过由盘式垫夹住与车轴一同旋转的盘式转子的滑动板部,借助两者之间产生的摩擦对车轮的旋转进行制动。以往,该盘式转子的帽部和滑动板部通过铸铁而一体形成。在车辆制动时由盘式垫夹住的滑动板部在被进行该夹住时具有摩擦热,因此由于与帽部的温度差而使滑动板部产生热应力。因此,在该以往的结构中,滑动板部由于所产生的热应力会产生热变形,在车辆制动时成为产生振动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了将帽部和滑动板部分别构成为帽部件和滑动板部件,并在此基础上将两者一体地连结而得到的两片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采用了该两片构造的盘式转子,能够采用在帽部件与滑动板部件之间形成用于吸收滑动板部件的热膨胀的空间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滑动板部件所产生的热变形。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4-533812号公报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盘式转子中,作为将帽部件和滑动板部件连结的结构,采用如下的结构:在两者分别形成凹凸部分,在使这些凹凸部分嵌合之后,进一步通过敛缝来进行固定。在这样的结构中,必须对各个凹凸部分进行精密加工,以使得不会在帽部件与滑动板部件的连结部分产生松动。另外,在使两部件的凹凸部分嵌合之后,还需要进一步通过敛缝来固定这样的作业。需要这样的精密加工和敛缝固定作业的构造成为制造盘式转子时的成本增加的原因,存在还会使生产性降低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盘式转子及其制造装置、甚至盘式转子的制造装置所具有的辊、以及盘式转子的制造方法,即使是采用了两片构造的结构,也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并且提高生产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第1方式提供盘式转子,具备:具有有底的圆筒部的帽部、和具有供所述圆筒部插通的插通孔的环形的滑动板部,盘式转子是以上述圆筒部从上述插通孔突出的状态将两者连结而成的,在上述盘式转子中,具备:第1部位,该第1部位被设置为从上述圆筒部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以及第2部位,该第2部位是在上述圆筒部的轴线方向上的与上述第1部位相反的一侧,通过使上述圆筒部的外周侧发生塑性变形而向接近上述第1部位的一侧聚集从而形成的,与上述第1部位一同将上述滑动板部的内周缘部夹住。在第2方式中,在上述第1结构的基础上,具备旋转限制部,该旋转限制部限制上述帽部和上述滑动板部沿着上述滑动板部的周向进行相对旋转。在第3方式中,在上述第2结构的基础上,上述旋转限制部构成为具有:凹部,该凹部位于上述滑动板部的内周缘部且形成于与上述第2部位对置的板面;和凸部,该凸部是通过使上述圆筒部的外周侧发生塑性变形而向接近上述第1部位的一侧聚集而与上述第2部位一同形成的,上述凸部进入上述凹部。在第4方式中,在上述第3结构的基础上,上述第1部位设置于上述帽部的开口侧端部,在上述滑动板部的上述内周缘部设置有收容上述第1部位的收容空间。在第5方式中,在上述第4结构的基础上,形成有从上述滑动板部的上述内周缘部中的靠近上述第2部位的位置向上述插通孔侧突出的突出部,上述突出部在上述插通孔的周向上分离地设置有多个,邻接的上述突出部彼此的间隙成为上述凹部,上述突出部的上述轴线方向上的上述第1部位侧的空间成为上述收容空间。第6方式提供盘式转子的制造装置,其使用帽部件和滑动板部件而使上述帽部件与上述滑动板部件相互连结来制造盘式转子,该帽部件具有有底的圆筒部,在上述圆筒部的开口侧端部设置有凸缘部,该滑动板部件具有供上述帽部件的上述圆筒部插通的插通孔,在上述盘式转子的制造装置中,具备:临时组装体保持部,该临时组装体保持部保持临时组装体,该临时组装体是将上述帽部件的上述圆筒部插通于上述滑动板部件的上述插通孔直到上述滑动板部件的内周缘部与上述凸缘部抵接为止而成的;和塑性加工部,该塑性加工部与上述临时组装体保持部所保持的上述临时组装体的上述圆筒部的外周侧抵接,在上述圆筒部的轴线方向上的与上述凸缘部相反的一侧,使上述圆筒部的外周侧发生塑性变形而向接近上述凸缘部的一侧聚集,从而在将上述凸缘部作为第1部位的情况下,形成与该第1部位一同夹持上述内周缘部的第2部位。在第7方式中,在上述第6方式的制造装置的基础上,在上述塑性加工部设置有形成空间,该形成空间向上述圆筒部的中心轴线侧和上述凸缘部侧开放,供通过上述塑性加工部而发生塑性变形的部分导入而形成上述第2部位。在第8方式中,在上述第6方式或第7方式的制造装置的基础上,具备:旋转驱动部,该旋转驱动部使上述临时组装体保持部在保持着上述临时组装体的状态下以上述临时组装体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和辊,该辊形成为上述塑性加工部呈环形,被支承为能够以呈该环形的上述塑性加工部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第9方式提供辊,其应用于盘式转子的制造装置,该盘式转子的制造装置使用具有有底的圆筒部且在上述圆筒部的开口侧端部设置有凸缘部的帽部件、和具有供上述圆筒部插通的插通孔的滑动板部件,由将上述圆筒部插通于上述插通孔直到上述滑动板部件的内周缘部与上述凸缘部抵接为止而成的临时组装体制造盘式转子,上述辊与上述临时组装体的上述圆筒部的外周侧抵接,在上述辊中,具有:塑性加工部,该塑性加工部沿着周向形成为环形,在上述圆筒部的轴线方向上的与上述凸缘部相反的一侧,使上述圆筒部的外周侧发生塑性变形而向接近上述凸缘部的一侧聚集,从而在将上述凸缘部作为第1部位的情况下,形成与该第1部位一同夹持上述内周缘部的第2部位;和形成空间,该形成空间设置于上述塑性加工部,向上述圆筒部的中心轴线侧和上述凸缘部侧开放,供通过上述塑性加工部而聚集的部分导入而形成上述第2部位。第10方式提供盘式转子的制造方法,使帽部件和滑动板部件连结而制造盘式转子,该帽部件具有有底的圆筒部,在上述圆筒部的开口侧端部设置有凸缘部,该滑动板部件具有供上述帽部件的圆筒部插通的插通孔,在上述盘式转子的制造方法中,将上述帽部件的上述圆筒部插通于上述滑动板部件的上述插通孔直到上述滑动板部件的内周缘部与上述凸缘部抵接为止而形成临时组装体,通过使上述临时组装体的上述圆筒部的外周侧发生塑性变形而向接近上述凸缘部的一侧聚集,从而在将上述凸缘部作为第1部位的情况下,形成与该第1部位一同夹住上述内周缘部的第2部位。在第11方式中,在上述第10方式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在上述滑动板部件的上述内周缘部,且在与上述第2部位对置的板面形成凹部,通过使上述圆筒部的外周侧发生塑性变形而向接近上述凸缘部的一侧聚集,从而与上述第2部位一同形成进入上述凹部的凸部。根据作为第1方式而公开的盘式转子,通过使用设置于帽部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式转子,具备:具有一个端部被封堵的圆筒部的帽部、和具有供所述圆筒部插通的插通孔的环形的滑动板部,所述盘式转子是以所述圆筒部从所述插通孔突出的状态将两者连结而成的,/n所述盘式转子的特征在于,具备:/n第1部位,该第1部位被设置为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和/n第2部位,该第2部位在所述圆筒部的轴线方向上的隔着所述滑动板部的内周缘部的与所述第1部位相反的一侧,被设置为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部被朝向所述第1部位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从而所述第2部位与所述第1部位一同将所述滑动板部的所述内周缘部夹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714 JP 2016-1395451.一种盘式转子,具备:具有一个端部被封堵的圆筒部的帽部、和具有供所述圆筒部插通的插通孔的环形的滑动板部,所述盘式转子是以所述圆筒部从所述插通孔突出的状态将两者连结而成的,
所述盘式转子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1部位,该第1部位被设置为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和
第2部位,该第2部位在所述圆筒部的轴线方向上的隔着所述滑动板部的内周缘部的与所述第1部位相反的一侧,被设置为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部被朝向所述第1部位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从而所述第2部位与所述第1部位一同将所述滑动板部的所述内周缘部夹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转子,其特征在于,
具备旋转限制部,该旋转限制部限制所述帽部和所述滑动板部沿着所述滑动板部的周向进行相对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式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限制部构成为具有:
凹部,该凹部设置于所述滑动板部的内周缘部,且形成于与所述第2部位对置的板面;和
凸部,该凸部是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部被朝向所述第1部位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从而与所述第2部位一同形成的,所述凸部进入所述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式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位设置于所述帽部的开口侧端部,
在所述滑动板部的所述内周缘部设置有收容所述第1部位的收容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式转子,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从所述滑动板部的所述内周缘部中的靠近所述第2部位的位置向所述插通孔侧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在所述插通孔的周向上分离地设置有多个,
邻接的所述突出部彼此的间隙成为所述凹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突出部的所述第1部位侧形成的空间成为所述收容空间。


6.一种盘式转子的制造装置,其使用帽部件和滑动板部件而使所述帽部件与所述滑动板部件相互连结来制造盘式转子,该帽部件具有一个端部被封堵的圆筒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开口侧端部设置有凸缘部,该滑动板部件具有供所述帽部件的所述圆筒部插通的插通孔,
所述盘式转子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临时组装体保持部,该临时组装体保持部保持临时组装体,该临时组装体是所述滑动板部件的内周缘部与所述凸缘部抵接,并且所述帽部件的所述圆筒部插通于所述滑动板部件的所述插通孔而成的;和
塑性加工部,该塑性加工部与所述临时组装体保持部所保持的所述临时组装体的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部抵接,在所述圆筒部的轴线方向上的隔着所述滑动板部件的所述内周缘部的与所述凸缘部相反的一侧,使所述圆筒部的外周侧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智宏岩濑义孝桧垣孝二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高丘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