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预应力的U型自卸车车厢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预应力的U型自卸车车厢。
技术介绍
自卸车车厢是一种半封闭的结构,主要用于载运各类散装货物,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强,各个行业对自卸车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自卸车车厢截面形状为矩形,车厢下侧边缘存在卸货死角,导致卸货时不干净,有较多残留,同时车厢两侧容易收货物挤压而向外凸出形成胀厢,致使车厢安全性能降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车厢厢体出现胀厢的情况,保证了车厢不发生变形,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消除了车厢内的卸货死角,防止货物在倾倒时出现残留的带预应力的U型自卸车车厢。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预应力的U型自卸车车厢,包括前围组件、侧围组件、后门、防护加强组件和底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侧围组件,所述底板组件的上方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围组件和后门,两个所述侧围组件的外侧下方均设置有一个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预应力的U型自卸车车厢,包括前围组件、侧围组件、后门、防护加强组件和底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侧围组件,所述底板组件的上方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围组件和后门,两个所述侧围组件的外侧下方均设置有一个防护加强组件,所述侧围组件包括侧板、挡条和加固条;所述侧板的外侧上方固定有横向分布的挡条,所述挡条的下侧后端固定有两个竖直分布的加固条;所述侧板的上侧边缘向外形成有第一翻边,所述侧板的下侧边缘向外形成有第一折弯边,所述第一折弯边的下侧边缘向外形成有竖板部,所述竖板部的下侧边缘向内形成有第二折弯边;所述第二折弯边的下侧边缘向内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预应力的U型自卸车车厢,包括前围组件、侧围组件、后门、防护加强组件和底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侧围组件,所述底板组件的上方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围组件和后门,两个所述侧围组件的外侧下方均设置有一个防护加强组件,所述侧围组件包括侧板、挡条和加固条;所述侧板的外侧上方固定有横向分布的挡条,所述挡条的下侧后端固定有两个竖直分布的加固条;所述侧板的上侧边缘向外形成有第一翻边,所述侧板的下侧边缘向外形成有第一折弯边,所述第一折弯边的下侧边缘向外形成有竖板部,所述竖板部的下侧边缘向内形成有第二折弯边;所述第二折弯边的下侧边缘向内形成有第三折弯边,所述第三折弯边的下侧边缘向内形成有第四折弯边,所述第四折弯边的下侧边缘向内形成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第一折弯边、竖板部、第二折弯边、第三折弯边、第四折弯边和第二翻边的外侧中部向内形成有弧形凹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预应力的U型自卸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包括平板、主梁、侧梁、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平板的下平面上固定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主梁和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侧梁,两个所述侧梁分别位于两个主梁的外侧,两个所述主梁之间固定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第一连接管,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上侧均固定在平板的下平面上;同侧的一个所述侧梁与一个所述主梁之间固定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第二连接管,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岭,黄祥利,王凤新,杨秀慧,
申请(专利权)人:三友车辆技术开发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