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的货箱底部与主体纵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0124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自卸车领域,是一种自卸车的货箱底部与主体纵梁装置。其特征是上纵梁与下纵梁啮合;所述的下纵梁的竖平面上端与斜平面连接,竖平面下端与底平面连接,所述的斜平面上有圆弧顶面,左右对称;所述的上纵梁的上纵梁圆弧底面分别与外竖平面和上纵梁斜平面连接,上纵梁斜平面另一端与上纵梁圆弧顶面连接,左右对称。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不仅有效的解决了主体纵梁的截面高度问题,降低载货箱体的离地重心;同时该结构的异形曲面接触方式也解决了当存在相对运动时的摆动问题;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

A device for bottom of container and main longitudinal beam of dump truc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dump truck, which is a device for the bottom of the cargo box and the main longitudinal beam of the dump truck.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upper longitudinal beam is meshed with the lower longitudinal beam, the upper end of the vertical plane of the lower longitudinal beam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clined plane, the lower end of the vertical pla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plane, the inclined plane has an arc top surface, which is left and right symmetrical, the upper longitudinal beam arc bottom surface of the upper longitudinal beam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vertical plane and the inclined plane of the upper longitudinal beam, the other end of the inclined plane of the upper longitudinal beam is connected with the arc top surface of the upper longitudinal beam, which is left and right Symmetric. Due to the adoption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t not only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the section height of the main longitudinal beam, and reduces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the cargo box from the grou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pecial-shaped curved surface contact mode of the structure also solves the problem of swing when there is relative motion; greatly improves the safety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卸车的货箱底部与主体纵梁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自卸车领域,是一种自卸车的货箱底部与主体纵梁装置。
技术介绍
无论是城市渣土运输、城市工程建设、商用货物运输,还是矿区开采运输、山体林地改造、填土铺路工程。都涉及到自卸车等带箱体类车型的使用,这些各种各样的用途,不仅彰显出了对它们的刚性需求有增无减,同时也让人意识到这些各种各样的大型车辆已经更加的靠近城市、靠近人群。虽然对于自卸车这些大型车辆有着强制的国家法规、参数化限值以及越来越人性化的电子类辅助设施,但是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永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所以对于车辆结构性的设计提高安全性能是势在必行的。这也是本技术设计的目标方向。针对自卸车等载装货物类大型车辆,都会存在箱体底部与车辆底盘之间的各种各样纵梁结构形式。这些纵梁结构不管相对静止或者相对运动,纵梁之间的接触方式多采用的平面对平面的接触方式。当箱体载重量过大,为了使主体纵梁结构具备一定的承载强度,选材截面高度增加,从而导致主体纵梁的总截面高度过大,最终导致载货箱体的离地重心高度增加,增加安全风险。当以主体纵梁的截面高度为优先考虑时,想使总体截面高度保证一定的数值,那么不仅选材具备一定的困难,选材过小是否能够加工成型不说,载重强度也具备一定的问题。此类平面对平面的结构接触方式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当纵梁主体的上部分与箱体固定连接,下部分与载重底盘固定连接,那么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左右摆动就会存在,会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自卸车的货箱底部与主体纵梁装置。>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自卸车的货箱底部与主体纵梁装置,其特征是上纵梁与下纵梁啮合,下纵梁固定在承重底盘上,上纵梁焊接在车厢下;所述的下纵梁的竖平面上端与斜平面连接,竖平面下端与底平面连接,所述的斜平面上有圆弧顶面,左右对称;所述的上纵梁的上纵梁圆弧底面分别与外竖平面和上纵梁斜平面连接,上纵梁斜平面另一端与上纵梁圆弧顶面连接,左右对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不仅有效的解决了主体纵梁的截面高度问题,降低载货箱体的离地重心;同时该结构的异形曲面接触方式也解决了当存在相对运动时的摆动问题;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纵梁结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纵梁下纵梁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体纵梁上纵梁截面示意图。在图中:1、下纵梁;2、上纵梁;3、竖平面;4、斜平面;5、圆弧顶面;6、底平面;7、外竖平面;8、上纵梁圆弧顶面;9、上纵梁斜平面;10、上纵梁圆弧底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图1、图2和图3中,上纵梁2与下纵梁1啮合;下纵梁1固定在承重底盘上,上纵梁2焊接在车厢下;所述的下纵梁1的竖平面3上端与斜平面4连接,竖平面3下端与底平面6连接,所述的斜平面4上有圆弧顶面5,左右对称;所述的上纵梁2的上纵梁圆弧底面10分别与外竖平面7和上纵梁斜平面9连接,上纵梁斜平面9另一端与上纵梁圆弧顶面8连接,左右对称。下纵梁1和上纵梁2,在实际需求长度内由斜平面及圆弧顶面相互吻合贴服在一起。下纵梁1和上纵梁2之间可以是相对运动,也可以是相互静止,都不会存在干涉。该结构上纵梁2以类似W形的截面形状,虽中部凹陷,但强度足够,而且竖平面上部和圆弧顶面的上部三点同时对箱体支撑受力。下纵梁1由无缝钢管受热经由模具再造成型,区别于多道模具的一步步辊压到最后的焊接成型。该形式工艺上更为简单,材质无限制,同时因为此下纵梁1为上下不对称截面结构,想多道模具辊压成型对模具设计及设备参数要求更高,而此工艺则避免了这些问题。因为下纵梁1和上纵梁2吻合之后存在重合部分,该形式对比常规的平面对平面的接触形式,不仅仍具备同等的材料结构强度,还有效的降低了主体纵梁总截面高度的数值,致使主体纵梁之上的载重类箱体部分可以重心更低,安全性更高。以此主体纵梁截面的外形形式做参数化设计,则可以更加自由的调整截面总高度数值。因为下纵梁1和上纵梁2吻合之后类似于一种凹凸面相互啮合的结构形式。常规的平面对平面的接触形式,如若上下纵梁之间无固定连接,则整体运动过程中上下纵梁会发生相对运动产生偏移。而此新型结构的设计,上下纵梁之间若无固定连接,当整体运动过程中也不会出现相对运动产生偏移,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卸车的货箱底部与主体纵梁装置,其特征是上纵梁(2)与下纵梁(1)啮合, 下纵梁(1)固定在承重底盘上,上纵梁(2)焊接在车厢下;所述的下纵梁(1)的竖平面(3)上端与斜平面(4)连接,竖平面(3)下端与底平面(6)连接,所述的斜平面(4)上有圆弧顶面(5),左右对称;所述的上纵梁(2)的上纵梁圆弧底面(10)分别与外竖平面(7)和上纵梁斜平面(9)连接,上纵梁斜平面(9)另一端与上纵梁圆弧顶面(8)连接,左右对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车的货箱底部与主体纵梁装置,其特征是上纵梁(2)与下纵梁(1)啮合,下纵梁(1)固定在承重底盘上,上纵梁(2)焊接在车厢下;所述的下纵梁(1)的竖平面(3)上端与斜平面(4)连接,竖平面(3)下端与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全坤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