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态高阶负载能力的后副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484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部件设计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轻态高阶负载能力的后副车架。充分运用了管形梁结构,使得整个后副车架质量轻,硬点设置和加装模架位置结构设置联动性能高,成本低的情况下最大化本后副车架的负载能力。包括前横管、纵管、后横梁,前横管的头尾两端下方接合设置竖向设置的纵管,两只纵管之间横向搭设后横梁;其中:所述前横管的头尾两端抬起弯折设置衬套仰头,所述纵管的头端咬合焊接在衬套仰头和前横管本体之间的头连接点,且纵管的头端也朝内弯折设置臂架弯头,臂架弯头从外侧插入悬置设置前臂支架组件;所述后横梁包括后横梁下板和后横梁上板,后横梁下板和后横梁上板都左右各朝下设置圆弧形状下凸的驼板。

A light high-order load capacity rear sub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态高阶负载能力的后副车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部件设计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轻态高阶负载能力的后副车架。
技术介绍
现有井字梁或H梁的后副车架一般都是H或V字的前横管组合同样是口字的空心管副梁极少使用全管形态结构组成后副车架,他们在梁与梁的连接结构中以及组件架设位置中都会因为硬态不足或者模阶受力不均匀而达不到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态高阶负载能力的后副车架,充分运用了管形梁结构,使得整个后副车架质量轻,硬点设置和加装模架位置结构设置联动性能高,成本低的情况下最大化本后副车架的负载能力。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轻态高阶负载能力的后副车架,包括前横管、纵管、后横梁,前横管的头尾两端下方接合设置竖向设置的纵管,两只纵管之间横向搭设后横梁,整体构建呈口字结构或H结构或井字结构;其中:所述前横管的头尾两端抬起弯折设置衬套仰头,所述纵管的头端咬合焊接在衬套仰头和前横管本体之间的头连接点,且纵管的头端也朝内弯折设置臂架弯头,臂架弯头从外侧插入悬置设置前臂支架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态高阶负载能力的后副车架,包括前横管、纵管、后横梁,前横管的头尾两端下方接合设置竖向设置的纵管,两只纵管之间横向搭设后横梁,整体构建呈口字结构或H结构或井字结构;/n其特征是:所述前横管的头尾两端抬起弯折设置衬套仰头,所述纵管的头端咬合焊接在衬套仰头和前横管本体之间的头连接点,且纵管的头端也朝内弯折设置臂架弯头,臂架弯头从外侧插入悬置设置前臂支架组件;/n所述后横梁包括后横梁下板和后横梁上板,两者结构一致大小相等或后横梁下板小于后横梁上板或后横梁下板或后横梁上板体积比例至少为8:10,后横梁下板和后横梁上板都左右各朝下设置圆弧形状下凸的驼板,两个驼板之间形成驼桥,匹配驼桥的弧线形状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态高阶负载能力的后副车架,包括前横管、纵管、后横梁,前横管的头尾两端下方接合设置竖向设置的纵管,两只纵管之间横向搭设后横梁,整体构建呈口字结构或H结构或井字结构;
其特征是:所述前横管的头尾两端抬起弯折设置衬套仰头,所述纵管的头端咬合焊接在衬套仰头和前横管本体之间的头连接点,且纵管的头端也朝内弯折设置臂架弯头,臂架弯头从外侧插入悬置设置前臂支架组件;
所述后横梁包括后横梁下板和后横梁上板,两者结构一致大小相等或后横梁下板小于后横梁上板或后横梁下板或后横梁上板体积比例至少为8:10,后横梁下板和后横梁上板都左右各朝下设置圆弧形状下凸的驼板,两个驼板之间形成驼桥,匹配驼桥的弧线形状结构,驼桥的底部覆盖安装后横梁加强板;
所述后横梁下板和后横梁上板的头端都设置扇接板,扇接板的头端焊接在纵管的尾衬套头的前端的下方管体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态高阶负载能力的后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驼板为后横梁下板和后横梁上板上冲压形成的两个相邻的下凸板体结构物,使得后横梁下板和后横梁上板形成B字形状结构,驼板的中心是半圆形状或扇形的驼峰槽,驼峰槽朝拼合后的后横梁内腔凹入,中心处设置挂槽孔,挂槽孔两侧从后横梁的内腔向外凸出设置点位夹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轻态高阶负载能力的后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后横梁下板和后横梁上板的驼板朝向纵管方向,内凸涨型设置驼峰加强内凹槽,驼峰加强内凹槽为梯形或三角形,所述驼桥的顶部也设置有内凸涨型设置驼桥梁加强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轻态高阶负载能力的后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后横梁下板和后横梁上板两只扇接板拼合后的长度等于尾衬套头到臂架弯头的总长,或大于尾衬套头到臂架弯头的总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态高阶负载能力的后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前臂支架组件包括前上臂支架、前下臂支架,前下臂支架一体塑形包括左侧的架板部,架板部的顶部设置斜台片,右侧的扣板部,扣板部的头端匹配臂架弯头形状设置扣合其底部结构的臂扣下槽;所述前上臂支架截面为几字形状结构,底部的一侧向外延伸的几字板叠放焊接在斜台片的顶部,前上臂支架的U弧板底部朝外侧设置一处匹配臂架弯头上端形状的臂扣上槽,臂扣下槽从下方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黎明翁盛锋严长生吴琼勇刘名英张绒仙谌童钱渊波陈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拓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