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迫降装置及涵道式飞行器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的迫降装置及涵道式飞行器。
技术介绍
常规飞行器的降落伞的主要包括伞衣、引导伞、伞绳、背带系统、开伞部件和伞包等,降落伞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和重量;而且需要引导伞的牵引才能开伞,另外,飞行器或者跳伞者需要一定的安全高度,才能使伞能够充分的张开。对于小型、超低空的飞行器,常规的降落伞是不适用的。旋翼类飞行器需要断开旋翼或旋翼轴进行开伞,操作和过程是繁琐和复杂的,如果自带降落伞,开伞时旋翼停止转动或者断开旋翼(旋翼轴)。旋翼类飞行器下降时,气流使旋翼旋转,且气流速度(即下降速度)与桨叶转速成正比,和桨距成反比。通过调节桨距防止桨叶过快,提高升力,减缓下降速度,从而安全着陆。所以,当前在直升机或大多数变距旋翼类飞行器通常不采用降落伞,当动力失效时,采用自转下滑方式应急着陆,调节桨距来实现迫降着陆。该方式适合低转速、变距类旋翼飞行器,且当飞行器自转下滑着陆时,需要大的桨盘来可以提高气动面积,故适合旋翼直径大的飞行器。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飞行器的迫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外壁板(10)、多个柔性的连接件(20)和动力机构(40);/n多个所述外壁板(10)贴附在飞行器本体(60)的外侧,且所述外壁板(10)的上端与所述飞行器本体(60)的上部能转动地连接;/n所述连接件(20)设置在相邻的外壁板(10)之间,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外壁板(10)的侧边;/n所述动力机构(40)与所述外壁板(10)传动连接,在迫降时启动所述动力机构(40),所述动力机构(40)驱动所述外壁板(10)向外转动打开。/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用于飞行器的迫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外壁板(10)、多个柔性的连接件(20)和动力机构(40);
多个所述外壁板(10)贴附在飞行器本体(60)的外侧,且所述外壁板(10)的上端与所述飞行器本体(60)的上部能转动地连接;
所述连接件(20)设置在相邻的外壁板(10)之间,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外壁板(10)的侧边;
所述动力机构(40)与所述外壁板(10)传动连接,在迫降时启动所述动力机构(40),所述动力机构(40)驱动所述外壁板(10)向外转动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迫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各外壁板(10)分别对应设置的转动件(50),所述转动件(50)设有受力板(501)和施力板(502),所述受力板(501)的一边与施力板(502)的一边连接,所述受力板(501)和施力板(502)之间具有预定角度;在所述受力板(501)和施力板(502)的连接处设置转轴,转动件(50)与所述飞行器本体(60)的上部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外壁板(10)与所述转动件(50)的施力板(502)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件(50)的受力板(501)与所述动力机构(40)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迫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机构(30);
所述联动机构(30)的一端与所述动力机构(40)传动连接,所述联动机构(30)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壁板(10)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迫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30)包括:压环(303);
所述压环(303)设置在所有所述转动件(50)受力板(501)的上方;在迫降时所述压环(303)带动所有的所述转动件(50)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迫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30)包括:传动杆(301)和联动杆(302);
技术研发人员:高学勤,徐彬,李胜利,冯晓霞,刘春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