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海燕专利>正文

一种无人机缓冲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86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缓冲组件,包括固设于机壳的外侧壁上的气囊;气囊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机壳的侧壁开有连通气囊的通孔;通孔内穿设有传动杆;传动杆一端与气囊的内表面固连,另一端固连有挡板;挡板位于机壳内;气囊内设有套于传动杆外的弹簧;机壳的壳壁上设有单向排气阀;无人机的机壳侧壁受到撞击时,气囊受力,气囊内的空气先受压变形,进行一次缓冲,气囊内的弹簧紧接着受压变形,进行二次缓冲,与此同时,传动杆受力向机壳内移动,挡板将通孔让开,气囊内的空气经通孔进入机壳内后由机壳上的单向排气阀排出,气囊内的空气被挤出,进行三次缓冲,有效降低了撞击伤害,缓冲效果好。

A UAV buffer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缓冲组件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人机缓冲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内,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一部分现有的无人机的机壳侧壁上未设置缓冲组件,导致在无人机的机壳侧壁受到撞击时,例如无人机意外坠机后在地面上翻滚时,无法对碰撞带来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另一部分现有的无人机设置了缓冲组件,但是缓冲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人机缓冲组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无人机缓冲组件,其中,包括固设于机壳的外侧壁上的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所述机壳的侧壁开有连通所述气囊的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侧表面和所述通孔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传动杆一端与所述气囊的内表面固连,另一端固连有遮挡所述通孔的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气囊内设有套于所述传动杆外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机壳的外表面固连,另一端与所述气囊的内表面固连;所述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机壳的壳壁上设有单向排气阀。本技术所述的无人机缓冲组件,其中,所述气囊包括缓冲板和套于所述传动杆外的弹性套筒;所述弹性套筒一端与所述机壳的外表面固连,另一端与所述缓冲板固连;所述传动杆一端与所述缓冲板固连;所述单向进气阀设于所述弹性套筒上;所述弹簧位于所述传动杆和所述弹性套筒之间。本技术所述的无人机缓冲组件,其中,所述弹性套筒外套有弹性防尘筒;所述弹性防尘筒一端与所述机壳的外表面固连,另一端与所述缓冲板固连;所述弹性防尘筒由弹性防尘网围成。本技术所述的无人机缓冲组件,其中,所述缓冲板由橡胶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挡板在弹簧的作用下与机壳的侧壁紧密接触,从而将通孔堵住,气囊内的空气无法轻易跑出,无人机的机壳侧壁受到撞击时,气囊受力,气囊内的空气先受压变形,进行一次缓冲,气囊内的弹簧紧接着受压变形,进行二次缓冲,与此同时,传动杆受力向机壳内移动,挡板将通孔让开,气囊内的空气经通孔进入机壳内后由机壳上的单向排气阀排出,气囊内的空气被挤出,进行三次缓冲,有效降低了撞击伤害,缓冲效果好;气囊内的空气被挤出后,气囊内为负压,外界的空气经气囊上的单向进气阀进入气囊内,从而达到给气囊补充空气的目的,以便下次使用,使用方便;在机壳上设置单向排气阀,既能保证空气有效排出,又能避免因外界的空气随意进入机壳内而对机壳内的元件造成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无人机缓冲组件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无人机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无人机缓冲组件的安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图2至图3;包括固设于机壳1的外侧壁上的气囊5;气囊5上设有单向进气阀4;机壳1的侧壁开有连通气囊5的通孔10;通孔10内穿设有传动杆6;传动杆6的外侧表面和通孔10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传动杆6一端与气囊5的内表面固连,另一端固连有遮挡通孔10的挡板2;挡板2位于机壳1内;气囊5内设有套于传动杆6外的弹簧7;弹簧7一端与机壳1的外表面固连,另一端与气囊5的内表面固连;弹簧7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机壳1的壳壁上设有单向排气阀8;挡板2在弹簧7的作用下与机壳1的侧壁紧密接触,从而将通孔10堵住,气囊5内的空气无法轻易跑出,无人机的机壳1侧壁受到撞击时,气囊5受力,气囊5内的空气先受压变形,进行一次缓冲,气囊5内的弹簧7紧接着受压变形,进行二次缓冲,与此同时,传动杆6受力向机壳1内移动,挡板2将通孔10让开,气囊5内的空气经通孔10进入机壳1内后由机壳1上的单向排气阀8排出,气囊5内的空气被挤出,进行三次缓冲,有效降低了撞击伤害,缓冲效果好;气囊5内的空气被挤出后,气囊5内为负压,外界的空气经气囊5上的单向进气阀4进入气囊5内,从而达到给气囊5补充空气的目的,以便下次使用,使用方便;在机壳1上设置单向排气阀8,既能保证空气有效排出,又能避免因外界的空气随意进入机壳1内而对机壳1内的元件造成的影响。如图3所示,气囊5包括缓冲板51和套于传动杆6外的弹性套筒50;弹性套筒50一端与机壳1的外表面固连,另一端与缓冲板51固连;传动杆6一端与缓冲板51固连;单向进气阀4设于弹性套筒50上;弹簧7位于传动杆6和弹性套筒50之间;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如图3所示,弹性套筒50外套有弹性防尘筒3;弹性防尘筒3一端与机壳1的外表面固连,另一端与缓冲板51固连;弹性防尘筒3由弹性防尘网围成;外界的空气进入气囊5之前先由弹性防尘筒3进行过滤,将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挡在外面,减少外界灰尘由空气带入机壳1内的可能性,降低对机壳1内的元件的影响。如图3所示,缓冲板51由橡胶材料制成;进一步改善了缓冲效果。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设于机壳的外侧壁上的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所述机壳的侧壁开有连通所述气囊的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侧表面和所述通孔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传动杆一端与所述气囊的内表面固连,另一端固连有遮挡所述通孔的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气囊内设有套于所述传动杆外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机壳的外表面固连,另一端与所述气囊的内表面固连;所述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机壳的壳壁上设有单向排气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设于机壳的外侧壁上的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所述机壳的侧壁开有连通所述气囊的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侧表面和所述通孔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传动杆一端与所述气囊的内表面固连,另一端固连有遮挡所述通孔的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气囊内设有套于所述传动杆外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机壳的外表面固连,另一端与所述气囊的内表面固连;所述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机壳的壳壁上设有单向排气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缓冲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陈海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