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滕景新专利>正文

管路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570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管路联接装置,是由压盖(1)、非金属密封件(2)、联接外套(3)等组成。管路联接装置的压盖和密封件有一相吻合的斜面,在压盖的作用下,斜面产生楔形力起到管路联接密封作用。不需现场在管路上加工螺纹,直接使用管路联接装置,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提高效率一半以上。适用于自来水管、煤气管、石油管、塑料管、金属管等管路的联接,给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管路联接装置。迄今为止,一般的管路联接对管件的要求是密封和固定。其安装使用时,要用螺纹加工器械将管件加工出园锥管螺纹,而后缠上密封带,再将两管件旋紧固定。而且现场安装时必须用螺纹加工器械。这种管路联接方式的缺点是加工螺纹时费时,费力。特别是用户使用会带来极大的不便。针对上述管路联接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联接装置。使用时,不需管件现场加工螺纹,直接使用联管装置,密封和固定效果极佳。本专利技术的管路联接装置,是由压盖(1)、非金属密封件(2)、联接外套(3)等组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管路联接装置的结构图,也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中,压盖(1)顶端加工成斜面,外径加工螺纹,其作用是将两端的压盖旋紧,并挤压密封件(2),密封件(2)的顶端也加工成和压盖(1)相吻合的斜面,压盖(1)旋紧时在斜面上产生楔形力,在楔形力的作用下,使非金属密封件(2)产生形变后压紧管件,起到密封作用。并且楔形力产生轴向摩擦使管件联接后能承受一定的轴向力。而两端压盖内孔与管件是间隙配合,使管件产生径向约束力矩,起到固定作用。管路联接装置可用来联接金属管、塑料管及各种材质的园管的管路联接。如自来水管、煤气管、石油管及酸、碱、油和路的联接,可根据不同的用途选用不同的金属材料和密封材料。如压盖、外套可选用可锻铸铁,耐酸、碱不锈钢等,密封件可选用聚四氟乙烯,石棉橡胶等。本专利技术的管路联接装置的安装方式如下将密封件(2)装入外套(3)的斜槽内,再将两端的管件装入压盖(1)与密封件(2)的内孔中,最后旋转带有螺纹的压盖。如安装3/4英寸的普通管件,密封件(2)可采用高压聚乙烯,其抗拉极限值为1428kgf,抗拉强度为375.94kgf/cm。本专利技术的管路联接装置与传统的管路联接方式比较,具有明显的优点1、省时、省力,管件不需现场加工螺纹,因此可提高效率一半以上。2、该装置操作简便可靠,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自来水管路、煤气管路、石油管路、酸、碱、油管路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管路联接装置是由压盖(1)、密封件(2)、联接外套(3)所组成,管路联接装置的压盖(1)和密封件(2)有一相吻合的斜面,在压盖的作用下,斜面产生楔形力起到管路联接密封作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盖内孔与管件联接是间隙配合。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盖(1)、联接外套(3)可采用可锻铸铁,耐酸、碱不锈钢及合成材料等,密封件(2)可选用聚四氟乙烯,石棉橡胶、高压聚乙烯等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管路联接装置,是由压盖(1)、非金属密封件(2)、联接外套(3)等组成。管路联接装置的压盖和密封件有一相吻合的斜面,在压盖的作用下,斜面产生楔形力起到管路联接密封作用。不需现场在管路上加工螺纹,直接使用管路联接装置,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提高效率一半以上。适用于自来水管、煤气管、石油管、塑料管、金属管等管路的联接,给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文档编号F16L21/02GK2066926SQ8922002公开日1990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1989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1989年11月28日专利技术者滕景新, 韩建平 申请人:滕景新, 韩建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自来水管路、煤气管路、石油管路、酸、碱、油管路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管路联接装置是由压盖(1)、密封件(2)、联接外套(3)所组成,管路联接装置的压盖(1)和密封件(2)有一相吻合的斜面,在压盖的作用下,斜面产生楔形力起到管路联接密封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景新韩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滕景新韩建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