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的传动轴和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4621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差速器的传动轴和差速器,其中,所述传动轴用于连接所述差速器的行星齿轮并在所述行星齿轮之间传递扭矩。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所述传动轴上设置用于向所述行星齿轮导引润滑油的凹槽。

Drive shaft and differential of different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速器的传动轴和差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差速器的传动轴,优选是一字轴,其中,所述传动轴用于连接差速器的行星齿轮并在行星齿轮之间传递扭矩。
技术介绍
差速器是车辆传动系中非常重要的装置。由于差速器中内设有许多转动件,所以对于润滑的要求比较高。由CN206092869U已知一种采用整体式差速器壳体的驱动桥总成,其中,设有一字轴作为传动轴,用来连接行星齿轮,并带动行星齿轮转动。在一字轴的一端横向设有销轴孔,与销轴孔对应的整体式差速器壳体上横向贯穿设有通孔,该一字轴通过锁销穿过销轴孔和通孔与整体式差速器壳连接,并随着差速器壳体的转动而转动。由于在一字轴上没有设置导引润滑液的导引槽,因此在已知的差速器中对于行星齿轮和传动轴之间的润滑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传动轴和差速器,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更好地润滑差速器的行星齿轮,从而得到更好的传动效果并提高差速器的使用寿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被一种用于差速器的传动轴所解决,其中,所述传动轴用于连接差速器的行星齿轮并在行星齿轮之间传递扭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在所述传动轴上设置用于向行星齿轮导引润滑液的凹槽,通过该凹槽能够将更多的润滑液导向行星齿轮,从而使得行星齿轮和传动轴之间的相对转动得到更好的润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凹槽具有螺旋状的形状,从而能够更好地导引润滑液,因为传动轴在工作时会绕着差速器轴线做旋转运动。螺旋状的凹槽能够将润滑液更好地导引,以防止其被甩出凹槽。优选的是,凹槽从传动轴的中央开始,尤其是从差速器的旋转轴线开始向传动轴的端部延伸。因为在差速器工作时传动轴会一直绕着差速器的输出轴的轴线(旋转轴线)做旋转运动,所以润滑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从传动轴的中部向两端流动。因而用于导引润滑液的凹槽也应该设计为从传动轴的中部向传动轴的两端延伸。另外有利的是,螺旋状的凹槽具有30°的螺旋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优选实施方式,传动轴能够是一字轴或者十字轴。若该传动轴是一字轴,则可以在传动轴的中间设置至少一个沿传动轴的径向,即与差速器的半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通孔,优选设置两个这样的通孔,已用于降低传动轴在工作时的振动。优选的是,传动轴的凹槽通过通孔。差速器的半轴与半轴齿轮间存在大量的润滑液,因而在两个半轴齿轮之间的传动轴的通孔中也会存储很多润滑液。将在传动轴表面延伸的凹槽通过该通孔,能够将通孔中的润滑液更好地导向行星齿轮,从而提高润滑效果。更有利的是,设置两个凹槽,它们以通孔为起点分别向传动轴的两个端部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传动轴与行星齿轮的连接处设置方槽,且使得传动轴的凹槽通过所述方槽。在差速器工作时,例如车辆转弯时,行星齿轮会相对传动轴发生转动,因此在行星齿轮与传动轴的连接处需要更好地润滑。在行星齿轮与传动轴的连接处上设置方槽且让如上所述的凹槽通过该方槽,一方面可以导引润滑液,另一方面也可以存储通过凹槽导入的润滑液,从而能够使得行星齿轮与传动轴之间的相对转动更加平稳,减小了摩擦,提高了相关转动件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能够通过一种差速器所解决,该差速器具有根据上述特征中任一项特征设计的传动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示意性地阐述本专利技术。附图为: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差速器的剖面图;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传动轴的正视图;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传动轴的正视图。附图中功能相同或相近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差速器,如图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1,从动锥齿轮6,两个行星齿轮4,两个半轴齿轮3和用于连接行星齿轮的传动轴2。在本实施例中,该传动轴2是一字轴,但并局限于一字轴,例如也可以是十字轴。车辆的传动系统将扭矩从驱动系统传递到从动锥齿轮6,由于从动锥齿轮6与差速器壳体1通过紧固件,例如螺栓固定连接,因此从动锥齿轮6带动差速器壳体1转动。在本实施例的差速器中,使用传动轴2在两个行星齿轮4之间传递扭矩。在传动轴的一个端侧设置通孔,借助螺栓5能够将传动轴2与差速器壳体1固定连接。因此,差速器壳体1能够带动传动轴2,从而带动行星齿轮4,随后行星齿轮4将扭矩传递给半轴齿轮3,最后由此带动输出轴(半轴)转动。根据本实施例设计的传动轴2在中间处设有两个通孔7,在传动轴2的外表面上分别以两个通孔7为起点设置向传动轴两端延伸的凹槽8。该凹槽将润滑液导向行星齿轮4。在图1中的箭头表示差速器中润滑液的流动方向。轴向箭头表示在半轴与半轴齿轮之间的润滑液,在差速器中央汇集后,通过通孔7和凹槽8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别向传动轴2的两端流动,从而使得润滑液更好地流入行星齿轮中。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传动轴2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传动轴2是一字轴,具有圆柱形的形状。在该传动轴2的中间设有两个通孔7。如图所示,在传动轴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8,优选是螺旋凹槽,该螺旋凹槽通过通孔7。优选的是,在传动轴2的外表面上设置两个螺旋凹槽,它们分别以相应的通孔7为起点,随后分别向传动轴2的相应的端部延伸。根据本优选实施方式,螺旋凹槽具有30°的螺旋角。当然还可以考虑其它大小的螺旋角和其它形状的凹槽,只要能较好地将润滑液导向行星齿轮即可。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传动轴2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该第二优选实施方式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在通孔7与相应的传动轴2的端部之间,即传动轴2与行星齿轮4的连接处设有方槽9,用于存储和导引润滑液。有利的是,在传动轴2的外表面上同样设有凹槽8,优选是螺旋凹槽,该螺旋凹槽通过通孔7和方槽9。虽然在上述说明中示例性地描述了可能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到,仍然通过所有已知的和此外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技术特征和实施方式的组合存在大量实施例的变化。此外还应该理解到,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仅仅作为一个例子,这种实施例绝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用和构造。通过前述说明更多地是向技术人员提供一种用于转化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指导,其中,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便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尤其是关于所述部件的功能和结构方面的改变。附图标记列表1差速器壳体2传动轴3半轴齿轮4行星齿轮5螺栓6从动锥齿轮7通孔8凹槽9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差速器的传动轴(2),其中,所述传动轴(2)用于连接所述差速器的行星齿轮(4)并在所述行星齿轮(4)之间传递扭矩,/n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传动轴(2)上设置用于将润滑液导引到所述行星齿轮(4)的凹槽(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差速器的传动轴(2),其中,所述传动轴(2)用于连接所述差速器的行星齿轮(4)并在所述行星齿轮(4)之间传递扭矩,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传动轴(2)上设置用于将润滑液导引到所述行星齿轮(4)的凹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是一字轴或十字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8)具有螺旋状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8)从所述传动轴的中央开始分别向所述传动轴(2)的端部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传动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8)具有30°的螺旋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胜华龙金星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