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褚衍六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68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包括异物钳、套管和异物包裹气囊;所述套管一端为体外端,另一端为体内端,所述体外端的管口通过封盖封闭,并且所述体外端连接有与所述套管连通的流体输入管;所述异物包裹气囊连接在所述体内端的管口,并与所述套管连通;所述异物钳贯穿所述体外端的所述封盖伸入所述套管内,并且贯穿所述异物包裹气囊伸入至所述异物包裹气囊的包裹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解决现有技术中锐利的异物取出过程中会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可有效减少消化道损伤,夹取过程安全、快速。

A foreign matter collector with protective air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
技术介绍
吸入异物或吞食异物的患者,经内窥镜配合异物钳取异物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之一,医学领域所讲的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为利用内镜将消化道内的异物取出的治疗方法;该手术为消化道系统的根治性手术,包括急诊内镜取异物和择期内镜取异物。前者是将较大或不规则、长条形、尖锐的及毒性异物取出,后者主要是将小的光滑的异物取出;消化道异物,包括锐利的异物,如:针、钉子、螺丝等,临床上非常多见,而且常常发生于婴幼儿、儿童,需要及时通过消化内镜配合异物钳取出;在取出的过程中,异物难免对消化道有或多或少、或重或轻的损伤,尤其是锐利的异物时,往往令医患处于“投鼠忌器”的尴尬境地:不取异物,危险;取异物,怕受伤。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既可以取出异物、又可以避免异物损伤消化道的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既可以取出异物、又可以避免异物损伤消化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包括异物钳、套管和异物包裹气囊;所述套管一端为体外端,另一端为体内端,所述体外端的管口通过封盖封闭,并且所述体外端连接有与所述套管连通的流体输入管;所述异物包裹气囊连接在所述体内端的管口,并与所述套管连通;所述异物钳贯穿所述体外端的所述封盖伸入所述套管内,并且贯穿所述异物包裹气囊伸入至所述异物包裹气囊的包裹腔内。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中,所述流体输入管中输入的流体为液体,并且在所述流体输入管上设置有排气阀,当充入液体时,能够将所述套管内存留的气体进行排出。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中,所述流体输入管中输入的流体为气体。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中,所述异物包裹气囊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在通过所述流体输入管对所述异物包裹气囊充入流体后,能够将被夹取的异物包裹在所述异物包裹气囊腔内。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中,所述异物钳包括操作手柄、伸入部和钳夹,所述操作手柄位于所述套管外,所述伸入部贯穿所述体外端的所述封盖伸入所述套管内,并且贯穿所述异物包裹气囊伸入至所述异物包裹气囊的包裹腔内与所述钳夹连接。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中,所述封盖上设置有预留有供所述异物钳穿过的封盖通孔,所述异物包裹气囊上预留有供所述异物钳穿过的异物钳通孔,所述异物钳贯穿所述封盖上的所述封盖通孔伸入所述套管内,并且贯穿所述异物包裹气囊的所述异物钳通孔伸入至所述异物包裹气囊的包裹腔内。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中,所述封盖通孔和所述异物钳通孔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圈,防止流体泄露。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中,所述伸入部位于所述套管外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管限位卡环,防止所述套管发生轴向位移,提供一定的稳定性。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解决现有技术中锐利的异物取出过程中会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可有效减少消化道损伤,夹取过程安全、快速。异物钳的伸入部位于所述套管内,并且钳夹位于异物包裹气囊的包裹腔内,异物包裹气囊的气体腔在未充气时,体积较小,在医用内镜的配合下,可包裹异物钳顺利进入腔道内部,到达指定位置;异物钳的钳夹夹取到异物后,前端的异物包裹气囊可通过流体输入管充气、冲水或其他流体的方式使其膨胀,将腔道撑起,同时将钳夹包裹在异物包裹气囊腔内,然后将异物钳拽出,拽出过程中由于设置有限位卡环,所以套管和异物包裹气囊一同拽出,从而可以避免异物与腔道内壁接触,防止造成二次伤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解决现有技术中锐利的异物取出过程中会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可有效减少消化道损伤,夹取过程安全、快速。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包括异物钳1、套管2和异物包裹气囊3;套管2一端为体外端,另一端为体内端,体外端的管口通过封盖21封闭,并且体外端连接有与套管2连通的流体输入管22;异物包裹气囊3连接在体内端的管口,并与套管2连通;异物钳1贯穿体外端的封盖21伸入套管2内,并且贯穿异物包裹气囊3伸入至异物包裹气囊3的包裹腔内。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流体输入管22中输入的流体为液体,并且在流体输入管22上设置有排气阀,当充入液体时,能够将套管2内存留的气体进行排出。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流体输入管22中输入的流体为气体。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异物包裹气囊3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在通过流体输入管22对异物包裹气囊3充入流体后,能够将被夹取的异物包裹在异物包裹气囊3腔内。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异物钳1包括操作手柄11、伸入部12和钳夹13,操作手柄11位于套管2外,伸入部12贯穿体外端的封盖21伸入套管2内,并且贯穿异物包裹气囊3伸入至异物包裹气囊3的包裹腔内与钳夹13连接。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封盖21上设置有预留有供异物钳1穿过的封盖通孔,异物包裹气囊3上预留有供异物钳1穿过的异物钳通孔,异物钳1贯穿封盖21上的封盖通孔伸入套管2内,并且贯穿异物包裹气囊3的异物钳通孔伸入至异物包裹气囊3的包裹腔内。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封盖通孔和异物钳通孔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圈,防止流体泄露。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伸入部12位于套管2外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管限位卡环,防止套管2发生轴向位移,提供一定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微型水泵对流体输入管22充入液体,或通过微型气泵对流体输入管22充入气体。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异物钳、套管和异物包裹气囊;/n所述套管一端为体外端,另一端为体内端,所述体外端的管口通过封盖封闭,并且所述体外端连接有与所述套管连通的流体输入管;所述异物包裹气囊连接在所述体内端的管口,并与所述套管连通;所述异物钳贯穿所述体外端的所述封盖伸入所述套管内,并且贯穿所述异物包裹气囊伸入至所述异物包裹气囊的包裹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异物钳、套管和异物包裹气囊;
所述套管一端为体外端,另一端为体内端,所述体外端的管口通过封盖封闭,并且所述体外端连接有与所述套管连通的流体输入管;所述异物包裹气囊连接在所述体内端的管口,并与所述套管连通;所述异物钳贯穿所述体外端的所述封盖伸入所述套管内,并且贯穿所述异物包裹气囊伸入至所述异物包裹气囊的包裹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输入管中输入的流体为液体,并且在所述流体输入管上设置有排气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输入管中输入的流体为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保护气囊的异物收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包裹气囊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衍六张娟褚瀚阳
申请(专利权)人:褚衍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