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污染旋转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8947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污染旋转管接头,包括空心轴、轴承、接头体。空心轴前部的空心轴阶梯穿过轴承端盖和轴承中心的圆孔,插入接头体漏斗腔体内。套在空心轴阶梯后部的星形密封圈Ⅰ置于轴承端盖中心圆孔内壁的沟槽内,套在空心轴阶梯前部的两个星形密封圈Ⅱ分别置于漏斗内腔末端的两个环状沟槽内。接头体与轴承端盖之间采用O形橡胶圈密封,并依靠螺栓将两者紧固。空心轴后部软管插头插入缠绕在电动绞盘上的采样软管内,接头体前端的软管插头插入出水软管内。缠绕在绞盘上的采样软管到达海中指定水层采集水样,并经接头体前端软管插头连接的出水软管进入船上实验室。该旋转接头可在流体压力≯2bar、绞盘转速≯120rpm情况下安全使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接头,尤其是涉及流体介质输送管路中的旋转管接头。
技术介绍
为了准确掌握海洋环境参数的变化,需要在海上现场采集不同深度的海水水样并在船上实验室内即时进行检测。现有技术的海水水样采集,主要利用采水器完成。通常采水器由钢缆放于水中,在相应深度采水后,再提回水面,采水器中的海水用于实验室检测。利用采水器采水,不能自动连续进行,而且采水量也有限,给综合性海洋监测作业带来不便。正在研发中的船用海水样品自动采集与分配系统通过采样泵和放于水中的采水软管采集水样。采水软管缠绕在电动绞盘上,通过电动绞盘的转动实现采水软管的收放,在海中不同深度进行采样,采集的水样由管子输送到船上实验室内进行检测。由于采样软管缠绕在电动绞盘上,要完成上述水样采集与输送过程,需要有一个安装在绞盘上既能随绞盘同步转动又能连通后续管路的旋转管接头。而且,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还要求该接头不能对采集的水样造成任何污染。因此,船用海水水样自动采集与分配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无污染旋转管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利用采水器采集海水水样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推出了一种可满足有转动要求的旋转管接头,与缠绕在电动绞盘上的采水软管连接,实现利用采水软管和水泵进行海中不同深度水样的自动采集。本技术所涉及的无污染旋转管接头包括空心轴、轴承、接头体。空心轴前部是空心轴阶梯,三个阶梯状的空心圆柱按由粗到细的顺序排列,前端最细。空心轴后部是带有法兰的软管插头,软管插头与空心轴阶梯空心连通。接头体为漏斗形结构,漏斗腔体的前端为软管插头,软管插头与漏斗腔体空心连通,漏斗内腔末端有两个环状沟槽。轴承套在空心轴前部的空心轴阶梯圆柱表面上,空心轴阶梯的后部套有星形密封圈I,空心轴阶梯的前部套有轴用挡圈和两个星形密封圈II。星形密封圈材料为氟橡胶星形密封圈。空心轴前部的空心轴阶梯穿过轴承端盖和轴承中心的圆孔,插入接头体漏斗腔体内。套在空心轴阶梯后部的星形密封圈I置于轴承端盖中心圆孔内壁的沟槽内,套在空心轴阶梯前部的两个星形密封圈II分别置于漏斗内腔末端的两个环状沟槽内,套在空心轴阶梯前部的轴用挡圈靠近轴承。接头体与轴承端盖之间采用0形橡胶圈密封,并依靠螺栓将两者紧固。接头体为静止固定件,其外缘法兰与固定不动的绞盘机架用螺栓牢固连接。空心轴为旋转运动件,通过外缘法兰与绞盘滚筒可靠连接,并随绞盘滚筒旋转。本技术所涉及的旋转管接头实际使用时,空心轴后部软管插头插入缠绕在电动绞盘上的采样软管内,接头体前端的软管插头插入出水软管内。电动绞盘旋转,释放缠绕在绞盘上的采样软管到指定水深停止,在此过程中,空心轴与绞盘滚筒及滚筒上的采样软管一起转动,而接头体和出水采样管不动。启动采样泵,相应水深的海水通过采样软管进入空心轴后部软管插头,再经过插入接头体漏斗腔体内的空心轴前部空心轴阶梯进入接头体漏斗腔体前端的软管插头,然后经与接头体漏斗腔体前端软管插头连接的出水软管进入船上实验室。空心轴和接头体采用化学性能稳定、耐蚀性好、强度和机械加工性能优良的PVC塑料制作,空心轴阶梯的前部和后部套有的星形密封圈为氟橡胶材料制成。因此,旋转管接头中与输送的海水介质接触的所有零部件均采用耐腐蚀不污染流体介质的PVC等塑料或氟橡胶制成,或用上述材料进行了有效隔断,满足不污染输送海水样品的要求。空心轴、接头体、轴承端盖三者之间的动、静密封措施,可有效隔断在接头体内及空心轴上的轴承、轴用挡圈等金属材料与海水介质接触,并确保接头在动静两种状态下密封的可靠性。该旋转接头可在流体压力≯2bar、绞盘转速≯120rpm情况下安全使用,实现综合性海洋监测中不同深度水样的自动连续采集。附图说明图1为旋转管接头组装图。图2为旋转管接头外形图。图3为旋转管接头安装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空心轴 2、空心轴软管插头3、空心轴阶梯 4、空心轴法兰5、星形密封圈I 6、螺栓7、轴承端盖 8、轴承9、轴用挡圈 10、星形密封圈II11、0形橡胶圈 12、接头体法兰13、接头体 14、接头体软管插头15、绞盘滚筒16、海水进口17、采水软管18、滚筒轴承19、绞盘机架20、海水出口21、出水软管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图1和图2显示旋转管接头的具体结构,图3为旋转管接头安装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所涉及的无污染旋转管接头主要由空心轴1、轴承8、接头体13组成。空心轴1的前部是空心轴阶梯3,空心轴1后部是带有法兰4的软管插头2,软管插头2与空心轴阶梯3连通。空心轴后部法兰4的内侧贴近轴承端盖7。轴承8套在空心轴1前部的空心轴阶梯3的圆柱表面上,空心轴1前部的空心轴阶梯3穿过轴承端盖7和轴承8的中心圆孔,插入接头体13的漏斗腔体内。套在空心轴阶梯3后部的星形密封圈I5置于轴承端盖7中心圆孔内壁的沟槽内,套在空心轴阶梯3前部的两个星形密封圈II10分别置于漏斗内腔末端的两个环状沟槽内,套在空心轴阶梯3前部的轴用挡圈9靠近轴承8。接头体13的前端为软管插头14。接头体13与轴承端盖7之间采用0形橡胶圈11密封,并依靠螺栓6将两者紧固。空心轴1后部软管插头2和接头体13前端的软管插头14均加工成倒刺结构,便于与软管17、21快速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无污染旋转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轴(1)、轴承(8)、接头体(13),空心轴(1)的前部是空心轴阶梯(3),轴承(8)套在空心轴(1)的空心轴阶梯(3)的圆柱表面上,空心轴阶梯(3)穿过轴承端盖(7)和轴承(8)的中心圆孔插在接头体(13)的漏斗腔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污染旋转管接头,其特征在于空心轴(1)后部是带有法兰(4)的软管插头(2),软管插头(2)与空心轴阶梯(3)空心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污染旋转管接头,其特征在于空心轴后部法兰(4)的内侧贴近轴承端盖(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污染旋转管接头,其特征在于空心轴阶梯(3)的后部套有氟橡胶星形密封圈I(5),空心轴阶梯(3)的前部套有轴用挡圈(9)和两个氟橡胶星形密封圈II(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污染旋转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套在空心轴阶梯(3)后部的星形密封圈I(5)置于轴承端盖(7)中心圆孔内壁的沟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污染旋转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套在空心轴阶梯(3)前部的两个星形密封圈II(10)分别置于漏斗内腔末端的两个环状沟槽内,套在空心轴阶梯(3)前部的轴用挡圈(9)靠近轴承(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污染旋转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接头体(13)与轴承端盖(7)之间采用O形橡胶圈(11)密封,并依靠螺栓(6)将两者紧固。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污染旋转管接头,其特征在于空心轴(1)后部为软管插头(2),接头体(13)的前端为软管插头(14)。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污染旋转管接头,其特征在于空心轴(1)后部软管插头(2)和接头体(13)前端的软管插头(14)均加工成倒刺结构,便于与软管(17、21)快速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污染旋转管接头,包括空心轴、轴承、接头体。空心轴前部的空心轴阶梯穿过轴承端盖和轴承中心的圆孔,插入接头体漏斗腔体内。套在空心轴阶梯后部的星形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污染旋转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轴(1)、轴承(8)、接头体(13),空心轴(1)的前部是空心轴阶梯(3),轴承(8)套在空心轴(1)的空心轴阶梯(3)的圆柱表面上,空心轴阶梯(3)穿过轴承端盖(7)和轴承(8)的中心圆孔插在接头体(13)的漏斗腔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铭航张静马丽珊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