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活塞液压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17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活塞液压油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一端开有第一杆孔,且第一杆孔的内壁设置有空心活塞杆,所述空心活塞杆的外端开有第二杆孔,且第二杆孔的内壁设置有实心活塞杆,实心活塞杆的外端设置有挡板,挡板通过固定螺钉固定于空心活塞杆的外端壁,所述缸体的第一杆孔处靠近外侧的部位镶嵌有第一防尘圈,且第一防尘圈的内壁与空心活塞杆的外壁相接触,所述空心活塞杆的第二杆孔处靠近外侧的部位镶嵌有第二防尘圈,且第二防尘圈的内壁与实现活塞杆的外壁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防止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与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之间瞬间接触而产生撞击,提高了使用寿命,方便了行程的调节,起到了防尘的效果。

A double piston hydraulic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piston hydraulic oil cylinder,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One end of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od hol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rod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hollow piston rod, the outer end of the hollow piston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rod hol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second rod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solid piston rod, the outer end of the solid piston rod is provided with a baffle plate, which is fixed to the hollow piston rod through a fixing screw The outer end wall of the plug rod, the first dust ring is inlaid near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rod hole of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dust ring is in contact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hollow piston rod, the second dust ring is inlaid near the outer side of the second rod hole of the hollow piston rod,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second dust ring is in contact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piston rod.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event the first piston and the second piston from colliding with the first retaining ring and the second retaining ring by instantaneous contact,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facilitate the adjustment of the stroke, and play a dust-proof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活塞液压油缸
本技术涉及液压油缸
,尤其涉及一种双活塞液压油缸。
技术介绍
在各类工程机械中最常用的构件是各类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是指由活塞杆、活塞、导向套、缸筒、缸盖及各类密封组装成的可以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的直线运动的专用设备总成,在工程机械中用于控制车辆转向、升降臂的升降等各种领域。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311446.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活塞液压油缸,包括缸体和双层活塞。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双活塞液压油缸存在以下不足:1、该液压油缸在使用时,当活塞运动至行程限定位置时会与限位板产出瞬间的碰撞,继而导致噪音较大,且会降低限位板的使用寿命。2、该液压油缸在使用时行程无法进行调节。3、该液压油缸在使用时外界的灰尘容易随活塞杆的运动进入缸体内部,继而导致液压油结块,影响液压油缸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活塞液压油缸。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活塞液压油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一端开有第一杆孔,且第一杆孔的内壁设置有空心活塞杆,所述空心活塞杆的外端开有第二杆孔,且第二杆孔的内壁设置有实心活塞杆,实心活塞杆的外端设置有挡板,挡板通过固定螺钉固定于空心活塞杆的外端壁,所述缸体的第一杆孔处靠近外侧的部位镶嵌有第一防尘圈,且第一防尘圈的内壁与空心活塞杆的外壁相接触,所述空心活塞杆的第二杆孔处靠近外侧的部位镶嵌有第二防尘圈,且第二防尘圈的内壁与实现活塞杆的外壁相接触,所述缸体的内壁和空心活塞杆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行程调节机构,所述缸体的靠近其另一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挡环,且第二挡环的一侧外壁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第二挡圈,所述空心活塞杆的靠近其内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挡环,且第一挡环的外端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第一挡圈。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活塞杆内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且第二活塞的外壁与缸体的内壁相适配,所述实心活塞杆的内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且第一活塞的外壁与空心活塞杆的内壁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活塞杆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挡块,实心活塞杆的侧面外壁设置有第一限位块,且第一挡块和第一限位块相适配,空心活塞杆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限位块。进一步的,所述缸体的靠近其一端的侧壁上开有第一进油孔,且缸体的侧面外壁另一端和第二挡环的侧面内壁开有同一个第二进油孔。进一步的,所述行程调节机构包括有两个调节块,且调节块均设置于缸体的侧面内壁,调节块的内壁设置有调节套。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套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杆,且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行程块,行程块与调节块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缸体的侧面外壁开有两个转杆孔,且转杆孔位于调节块的一侧,转杆孔的内壁均通过轴承密封连接有转杆,转杆与调节套通过斜齿轮行程传动,转杆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旋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在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上分别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连接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力能使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达到行程后产生弹性接触,继而防止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与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之间瞬间接触而产生撞击,减小了噪音,提高了使用寿命。2、通过设置行程调节机构,在缸体和空心活塞杆之间设置行程调节机构,通过行程调节机构能精确的调节空心活塞杆运动时的行程,方便了行程的调节。3、通过设置第一防尘圈和第二防尘圈,第一防尘圈和第二防尘圈能防止实心活塞杆和空心活塞杆运动时灰尘进入缸体中而导致液压油结块,起到了防尘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活塞液压油缸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活塞液压油缸的调节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缸体、2-第一挡环、3-第一弹簧、4-空心活塞杆、5-第二限位块、6-第一进油孔、7-第一防尘圈、8-固定螺钉、9-挡板、10-第二防尘圈、11-第一挡块、12-第一限位块、13-实心活塞杆、14-第一活塞、15-第一挡圈、16-第二活塞、17-第二挡圈、18-第二弹簧、19-第二挡环、20-第二进油孔、21-转杆、22-调节块、23-行程块、24-卸油孔、25-调节套、26-调节杆、27-调节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双活塞液压油缸,包括缸体1,缸体1的一端开有第一杆孔,且第一杆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空心活塞杆4,空心活塞杆4的外端开有第二杆孔,且第二杆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实心活塞杆13,实心活塞杆13的外端焊接有挡板9,挡板9通过固定螺钉8固定于空心活塞杆4的外端壁,缸体1的第一杆孔处靠近外侧的部位镶嵌有第一防尘圈7,且第一防尘圈7的内壁与空心活塞杆4的外壁相接触,空心活塞杆4的第二杆孔处靠近外侧的部位镶嵌有第二防尘圈10,且第二防尘圈10的内壁与实现活塞杆4的外壁相接触,缸体1的内壁和空心活塞杆4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行程调节机构,缸体1的靠近其另一端的内壁焊接有第二挡环19,且第二挡环19的外端通过第二弹簧18连接有第二挡圈17,空心活塞杆4的靠近其内端的内壁焊接有第一挡环2,且第一挡环2的外端通过第一弹簧3连接有第一挡圈15。本技术中,空心活塞杆4内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16,且第二活塞16的外壁与缸体1的内壁相适配,实心活塞杆13的内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14,且第一活塞14的外壁与空心活塞杆4的内壁相适配,空心活塞杆4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一挡块11,实心活塞杆13的侧面外壁焊接有第一限位块12,且第一挡块11和第一限位块12相适配,空心活塞杆4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二限位块5,缸体1的靠近其一端的侧壁上开有第一进油孔6,且缸体1的靠近其另一端的侧壁上和第二挡环19的侧壁上开设有同轴并连通的第二进油孔20,行程调节机构包括有两个调节块22,且调节块22均焊接于缸体1的侧面内壁,调节块22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调节套25,调节套25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杆26,且调节杆26的一端焊接有行程块23,行程块23与调节块22相适配,缸体1的侧面外壁开有两个转杆孔,且转杆孔位于调节块22的一侧,转杆孔的内壁均通过轴承密封连接有转杆21,转杆21与调节套25通过斜齿轮行程传动,转杆21的一端焊接有调节旋钮27。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第二进油孔20注入液压油,在液压油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活塞液压油缸,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一端开有第一杆孔,且第一杆孔的内壁设置有空心活塞杆(4),所述空心活塞杆(4)的外端开有第二杆孔,且第二杆孔的内壁设置有实心活塞杆(13),实心活塞杆(13)的外端设置有挡板(9),挡板(9)通过固定螺钉(8)固定于空心活塞杆(4)的外端壁,所述缸体(1)的第一杆孔处靠近外侧的部位镶嵌有第一防尘圈(7),且第一防尘圈(7)的内壁与空心活塞杆(4)的外壁相接触,所述空心活塞杆(4)的第二杆孔处靠近外侧的部位镶嵌有第二防尘圈(10),且第二防尘圈(10)的内壁与空心活塞杆(4)的外壁相接触,所述缸体(1)的内壁和空心活塞杆(4)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行程调节机构,所述缸体(1)的靠近其另一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挡环(19),且第二挡环(19)的一侧外壁通过第二弹簧(18)连接有第二挡圈(17),所述空心活塞杆(4)的靠近其内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挡环(2),且第一挡环(2)的外端通过第一弹簧(3)连接有第一挡圈(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活塞液压油缸,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一端开有第一杆孔,且第一杆孔的内壁设置有空心活塞杆(4),所述空心活塞杆(4)的外端开有第二杆孔,且第二杆孔的内壁设置有实心活塞杆(13),实心活塞杆(13)的外端设置有挡板(9),挡板(9)通过固定螺钉(8)固定于空心活塞杆(4)的外端壁,所述缸体(1)的第一杆孔处靠近外侧的部位镶嵌有第一防尘圈(7),且第一防尘圈(7)的内壁与空心活塞杆(4)的外壁相接触,所述空心活塞杆(4)的第二杆孔处靠近外侧的部位镶嵌有第二防尘圈(10),且第二防尘圈(10)的内壁与空心活塞杆(4)的外壁相接触,所述缸体(1)的内壁和空心活塞杆(4)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行程调节机构,所述缸体(1)的靠近其另一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挡环(19),且第二挡环(19)的一侧外壁通过第二弹簧(18)连接有第二挡圈(17),所述空心活塞杆(4)的靠近其内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挡环(2),且第一挡环(2)的外端通过第一弹簧(3)连接有第一挡圈(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活塞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活塞杆(4)内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16),且第二活塞(16)的外壁与缸体(1)的内壁相适配,所述实心活塞杆(13)的内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14),且第一活塞(14)的外壁与空心活塞杆(4)的内壁相适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刚伟
申请(专利权)人:原平市聚源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