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熔连接承插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509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塑复合管用的热熔连接承插管件。该管件接头至少一端设有相邻的承插段和内层连接段,该承插段后部设有排气观察孔,该接头的内外层轴向热熔连接长度不相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完全解决了铝塑复合管与承插管件热熔连接时所产生的排气问题,以及管件采用了承插段和内层连接段两段结构,因而使管件与铝塑复合管之间的热熔连接可靠、强度高、密封性好和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塑复合管连接管件
,特别是一种铝塑复合管用的热熔连接承插管件
技术介绍
现有铝塑复合管热熔管件有二种方式,一种是外层熔接方式,即在管的外层与热熔管件的内层进行热熔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一般应用于普通的塑料管热熔连接,当应用于铝塑复合管时,由于没有对铝塑复合管端口的铝合金层进行密封处理,管道输送液体时易对铝合金层产生腐蚀,导致管材离层,大大降低了管道使用的安全性能。另一种是内外层熔接方式,如公告号为CN2644848Y的中国技术专利即公开了这种熔接方式。这种方式是管件接头一端设有位于其内、外环壁之间的承接口,并在内环壁内侧置有衬套,承插连接时,将接头承接口和铝塑复合管的端部进行加热处理,然后将铝塑复合管插进该承接口内,即可使复合管熔接在承接口内。这种管件接头承接口的热熔面积较大,连接长度长,即内、外环壁等长热熔,为保障热熔和插入时承接口内壁不变形,必须在承接口的内环内壁加设金属衬套,增加了管件的制造成本,这一方式虽然对铝塑复合管端口的铝合金层进行密封处理,克服了管道输送液体时易对铝合金层产生腐蚀的问题,但这种管件的承插连接面积大,热熔长度长,把管子插入承接口时,必然形成承接口内的压缩空气空间,当挤压入承接口时,管与管件的承接口插入端已处于密封连接状态,承接口内的压缩空气无法排出,从而形成承接口内的压缩空气空间,必然产生虚熔或虚焊现象,极容易在热熔连接面产生气泡离层,直接降低管件的连接强度。同时,上述专利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承接口实为一个较深的环形盲孔,无法观察管子在热熔连接时被插入端是否已抵达该盲孔底部,从而影响其热熔连接的质量和强度。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熔连接可靠、强度大、密封性能好、节省材料、制造成本低和操作方便的铝塑复合管用的热熔连接承插管件。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熔连接承插管件,该管件至少一端具有一接头,所述接头1至少一端设有相邻的按轴向距离划承插段5和单层连接段;所述承插段5后部设有排气观察孔2;所述承插段5设有外环1-1和内环1-2。所述单层连接段可以为内层连接段6,此时,内层连接段6为承插段5的内环1-2等径延伸段;也可以为外层连接段7,此时,外层连接段7为承插段5的外环1-1等径延伸段。所述承插段5的外环1-1与内环1-2之间构成一环形承插口3。所述外环1-1后部设有2-4个排气观察孔2。所述单层连接段的热熔连接轴向长度大于所述承插段5的热熔连接轴向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效果由于所述接头至少一端设有相邻的并且以轴向距离划分的承插段和内层连接段,承插段在内、外环之间设有一环形承插口,连接时,承插段内环表面与铝塑复合管端部内层内面热熔连接,承插段外环内面与铝塑复合管端部外层表面热熔连接,由于在外环后部开有多个径向均布的排气观察孔,既可及时将热熔连接过程封存在承插口内的压缩空气及时排出大气,避免产生虚熔或虚焊和在热熔连接面产生气泡离层的现象,使铝塑复合管与管件结合得更为紧密,使管件连接处的抗折和抗拉拨强度等连接性能大大提高;又可提高热熔连接操作的作业质量,因为通过排气观察孔可以实现对管子是否已插入承插口底部进行观察,从而提高其热熔连接操作的作业质量和连接强度。本专利技术另一显著效果是节省管件材料成本。由于所述接头内外层熔接长度不等,即承插口的外环和承插口内环及等径延伸段——内层连接段的轴向长度互不相等,这可节省管件连接材料的成本。是所述接头能方便确定主连接面,并实现主、次连接面的合理分工。主连接面是承担管件连接的主要受力面,次连接面仅承担对铝塑复合管端口的铝合金层进行密封处理的任务,如次连接面过长,不但增加材料成本,还由于不突出主连接面而降低整体连接强度。同时,由于所述接头有效地减少了热熔连接的面积,在给热熔管件加热时,既容易控制连接面的加热温度,又保证在加热过程中管件内环不变形,因而无须在承插口的内环内壁加设金属衬套,节省了管件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可见,本专利技术完全解决了铝塑复合管与管件热熔连接时所产生的排气问题和提高热熔连接作业质量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其热熔连接的可靠性、密封性和连接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热熔连接承插管件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单层连接段为内层连接段6。图2是图1所示的热熔连接承插管件与铝塑复合管热熔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热熔连接承插管件与铝塑复合管热熔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单层连接段为外层连接段7。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实施例1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铝塑复合管用的热熔连接承插管件的一端为一接头1,该接头1由前端的内层连接段6和与之相邻的承插段5组成,内层连接段6与承插段5的内环1-2等径并相连为一体,承插段5设有外环1-1和内环1-2,内、外环1-2、1-1之间形成一个环形承插口3,外环1-1后部在同一圆周上均布有4个径向的排气观察孔2。内层连接段6的轴向长度比承插段5要长,内层连接段6与内环1-2的外环面组成热熔连接的主连接面,外环1-1的内环面是铝塑复合管4的封端面,属次连接面,内层连接段6与内环1-2的管环等径等壁厚,且其壁厚比外环1-1的壁厚厚。热熔连接时,铝塑复合管4端部内层4-2、外层4-1和对应的内层连接段6与承插段5的内环1-2的外环面与外环1-1内环面通过专用工具加热,然后将铝塑复合管4插入环形承插口3,铝塑复合管4端部内层4-2、外层4-1和对应的承插段5的内环1-2的外环面和外环1-1内环面以及内层连接段6的外环面实现热熔连接。在热熔过程中,环形承插口3内的空气迅速从排气观察孔2排走,并通过多个排气观察孔2观察连接是否到位,确保热熔连接更可靠。实施例2 参见图3所示,同实施例1比较,本实施例在接头1结构上有如下不同接头1的单层连接段采用外层连接段7,该外层连接段7为承插段5的外环1-1等径延伸段。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外层连接段7的轴向长度比承插段5的轴向长度要长,外层连接段7与外环1-1的内环面组成热熔连接的主连接面,内环1-2的外环面是铝塑复合管4的封端面,属次连接面,外层连接段7与外环1-1的管环等径等壁厚,且其壁厚比内环1-2厚。热熔连接时,铝塑复合管4端部内层4-2、外层4-1和对应的外层连接段7与承插段5的外环1-1内环面与内环1-2外环面通过专用工具加热,然后将铝塑复合管4插入环形承插口3,铝塑复合管4端部内层4-2、外层4-1和对应的承插段5的外环1-1的内环面和内环1-2外环面以及外层连接段7的内环面实现热熔连接。在热熔过程中,环形承插口3内的空气迅速从排气孔2排走,并通过多个排气观察孔2观察连接是否到位,确保热熔连接更可靠。权利要求1.一种热熔连接承插管件,该管件至少一端具有一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1)至少一端设有相邻的按轴向距离划分的承插段(5)和单层连接段;所述承插段(5)后部设有排气观察孔(2);所述承插段(5)设有外环(1-1)和内环(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连接承插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连接段为内层连接段(6),该内层连接段(6)为承插段(5)的内环(1-2)等径延伸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连接承插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连接段为外层连接段(7),该外层连接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熔连接承插管件,该管件至少一端具有一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1)至少一端设有相邻的按轴向距离划分的承插段(5)和单层连接段;所述承插段(5)后部设有排气观察孔(2);所述承插段(5)设有外环(1-1)和内环(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从陆彭晓翊李白千梁慧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