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14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具有空腔的外壳,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壳的下端设置有排水口,上端开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外壳的侧壁上,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有出风管,所述的出风管的上端与出风口连通,下端具有入风口,所述的出风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旋叶片,所述的旋叶片上端与进风口连通,下端往靠近入风口的方向延伸,达到提升分离效果的目的。

Gas liquid separ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as-liquid separato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with a cavity,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d an air outlet, the lower end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outlet, the upp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outlet, the air inlet is locat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hell, the out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outlet pipe, the upper end of the air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outlet, and the low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The outer wall of the air outle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blade, the upper end of the rotating bla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inlet, and the lower end extends towards the direction close to the air inlet, so as to improve the separ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冷冻式干燥机中的压缩空气需要经过冷却分离才能进入管道输送使用,但因刚冷却的压缩空气与需要长距离管道输送,这一过程中,产生机械携带冷凝水是不可避免的。而设备在使用压缩空气时,需要干燥的压缩空气。需要使用气液分离器将气体与液体分离开来。气液分离器中重力式气液分离器是最为常见的,其原理是利用液体沉降速度与气体上升速度的差异,使得液体从下方的排水口沉降流出,气体从上方的排气口排出,实现气液分离。这种分离方式简单快捷,但是气液分离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分离出的气体中仍含有大量水分。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气液分离器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旨在提升气液分离效果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具有空腔的外壳,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壳的下端设置有排水口,上端开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外壳的侧壁上,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有出风管,所述的出风管的上端与出风口连通,下端具有入风口,所述的出风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旋叶片,所述的旋叶片上端与进风口连通,下端往靠近入风口的方向延伸。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出风管靠近入风口的一端的外壁上连接有挡板,所述的挡板呈扇形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旋叶片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间隙中夹有扁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检修口,所述的检修口位于出风管靠近入风口的一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旋叶片朝向出风口的一侧开设有引流凹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挡板朝向旋叶片的一侧开设有引导凹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外壳的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高液位检测口和低液位检测口,所述的高液位检测口置于低液位检测口上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旋叶片的下端连接有呈八字形排布的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所述的引导凹槽置于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之间。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混合有液体的气体从进风口进入到外壳内部,旋叶片对液态水滴具有良好的浸润作用,由于旋叶片的长度较长,能够有效提升气液分离效果,同时,液态水通过重力作用沿着出风管的外壁向下移动,通过挡板的阻挡作用,避免液态水进入到出风管内,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气液分离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检修口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外壳;11、进风口;12、出风口;13、排水口;2、出风管;21、入风口;3、旋叶片;31、引流凹槽;41、第一引导板;42、第二引导板;5、扁条;6、挡板;61、引导凹槽;7、检修口;81、高液位检测口;82、低液位检测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具有空腔的外壳1。外壳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外壳1的下端设置有排水口13;上端开设有出风口12,进风口11位于外壳1的侧壁上。混合的气液从进风口11导入到外壳1内,气体从出风口12导出,液态水从排水口13导出。进风口11位于外壳1的上端。外壳1内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出风管2,将出风管2的上端与出风口12连通,下端具有入风口21。出风管2的外壁上设置有旋叶片3,旋叶片3上端与进风口11连通,下端往靠近入风口21的方向延伸。混合的气液从进风口11进入到外壳1内,通过气体的动力传导,使气体沿着旋叶片3的表面向下移动,同时,气液中的液态水与气体分离,旋叶片3对液态水滴有良好的浸润作用,使液态水沿着旋叶片3向下移动。由于旋叶片3呈螺旋状,长度较长,从而能够有效提升气液分离效果。液态水从旋叶片3上落入到外壳1的底部,最终从排水口13导出。气体沿着入风口21往靠近出风口12的方向移动并导出。由于出风管2的长度较长,气体中混合的水汽能够附着在出风管2的内壁上,并通过重力作用从出风管2的内壁上滑落,并最终从排水口13导出,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气液分离效果。在旋叶片3朝向出风口12的一侧开设有引流凹槽31,使液态水能够往引流凹槽31中汇聚,便于使液态水从旋叶片3中导出。并且通过水的张力作用,能够更好地使旋叶片3表面上的液态水引入到引流凹槽31中,减少旋叶片3上的液态水残留。在旋叶片3的下端连接有呈八字形排布的第一引导板41和第二引导板42,引导凹槽61置于第一引导板41和第二引导板42之间。通过气体的动力作用使液态水能够快速通过第一引导板41与第二引导板42之间的引导凹槽61,提升气液分离效果,同时提升了液态水离开旋叶片3时的初速度,使液态水能够快速往远离入风口21的方向移动,不易使液态水进入到入风口21中,进一步提升气液分离效果。旋叶片3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中夹有扁条5;通过扁条5的设置,缩小了间隙的宽度,使气液能够便于实现沿着旋叶片3的表面移动,进一步提升了气液分离效果。气液从进风口11注入到外壳1内,有一部分水附着在出风管2的表面上,通过在出风管2靠近入风口21的一端的外壁上连接有挡板6,挡板6呈扇形设置,使挡板6对下落的水阻挡,避免水随着气体进入到入风口21中。从而进一步提升气液分离效果。为了便于实现水从挡板6上流下,在挡板6朝向旋叶片3的一侧开设有引导凹槽61。为了便于对出风管2进行检修,在外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检修口7,检修口7位于出风管2靠近入风口21的一端。在外壳1的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高液位检测口81和低液位检测口82。高液位检测口81置于低液位检测口82上方。随着使用时间长,液态水在外壳1内的存量增加,水位逐渐升高。通过高液位检测口81和低液位检测口82能够便于观察外壳1内的液态水的水位,便于及时将液态水从排水口13导出。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具有空腔的外壳,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壳的下端设置有排水口,上端开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外壳的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有出风管,所述的出风管的上端与出风口连通,下端具有入风口,所述的出风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旋叶片,所述的旋叶片上端与进风口连通,下端往靠近入风口的方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具有空腔的外壳,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壳的下端设置有排水口,上端开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外壳的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有出风管,所述的出风管的上端与出风口连通,下端具有入风口,所述的出风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旋叶片,所述的旋叶片上端与进风口连通,下端往靠近入风口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管靠近入风口的一端的外壁上连接有挡板,所述的挡板呈扇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叶片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间隙中夹有扁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东净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