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分流面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282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分流面条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沿壳体宽度延伸方向设置有挤压条状面料为面条的可旋转的挤压杆,所述壳体沿壳体宽度延伸方向固定有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滑移设置有可将面条进行分流的分流片,所述分流片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分流片螺纹配合且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壳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流片在使用时,可以方便后期对面条进行收集和加工,从而节省人力物力。

A kind of high-efficiency split noodl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fficient split noodle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shell, on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able extrusion rod with extruded strip fabric as noodles along the shell width extension direction, the shell is fixed with a fixed rod along the shell width extension direction, the fixed rod is slidably provided with a split piece which can split noodles, and the split piece is far away from one end of the fixed rod A rotating rod is arranged, the rotating rod is matched with the thread of the shunt piece, and the rotating rod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When the splitter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it is convenient to collect and process the surface strip in the later stage, so as to save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分流面条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制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分流面条装置。
技术介绍
面条,一种用谷物或豆类通过研磨成粉状加水和成面团,之后可通过设备或者压或擀制成片再切或压,或者使用揉、拉、捏、挤等手法,制成条状(或窄或宽,或扁或圆)或小片状,最后经煮、炒、烩、炸而成的一种食品。现有的,面条在经过机器压制后成为条状的面条,面条通过传送,传送到带有刀片可以对面条进行切割的切割装置,但是,现有的面条没有经过分流,宽度相对较宽,机器不易对其进行收集,不便于后期的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便于后期对面条进行收集和加工的高效分流面条装置。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分流面条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沿壳体宽度延伸方向设置有挤压条状面料为面条的可旋转的挤压杆,包括:所述壳体沿壳体宽度延伸方向固定有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滑移设置有可将面条进行分流的分流片,所述分流片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分流片螺纹配合且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壳体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片在转动杆的带动下可以在固定杆上滑移,从而可以将挤压杆挤压形成的面条进行进行分流,从而可以方便对面条进行收集和便于后期的加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片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分流片和第二分流片,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与第一分流片螺纹匹配的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分流片螺纹匹配的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方向相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片设置为两个,从而可以将成型的面条分为三部分,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方向相反,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分流片和第二分流片相互远离运动,进而可以调节第一分流片和第二分流片的距离,继而可以对面条进行不同量的分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螺纹的导程与第二螺纹螺纹的导程相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纹导程与第二螺纹的导程相同,从而可以保证第一分流片与第二分流片可以同步移动,移动速度一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沿分流片长度延伸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容纳槽的侧壁相连接,一端与滚珠相连接,所述第一分流片和第二分流片朝向连通槽的一面设置有与滚珠相对应卡接的沟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使用第一分流片和第二分流片时,第一分流片和第二分流片可以卡接在连通槽中与滚珠相卡接,从而可以实现对第一分流片和第二分流片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珠限制于容纳槽内且部分凸出于容纳槽以与沟槽相卡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限制于容纳槽内且部分凸出于容纳槽以与沟槽相卡接,这样的滚珠一方面实现了与沟槽的定位卡接,另一方面保证滚珠一直处于容纳槽内,不会脱离固定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沿转动杆长度延伸的方向上设置有供转动杆转动的把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可以方便对转动杆进行旋转,从而可以方便第一分流片和第二分流片在转动杆上进行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可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齿轮受到外力的作用进行旋转时,可以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自动化程度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齿轮的转速大于第一齿轮的转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齿轮的转速大于第一齿轮的转速,从而可以第一齿轮在第二齿轮的带动下可以降低转动的速度,从而可以减慢第一分流片和第二分流片移动的速度,方便确定第一分流片和第二分流片所预设移动的位置。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分流片在转动杆的带动下可以在固定杆上滑移,从而可以将挤压杆挤压形成的面条进行进行分流,从而可以方便对面条进行收集和便于后期的加工。2.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方向相反,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分流片和第二分流片相互远离运动,进而可以调节第一分流片和第二分流片的距离,继而可以对面条进行不同量的分流;滚珠限制于容纳槽内且部分凸出于容纳槽以与沟槽相卡接,这样的滚珠一方面实现了与沟槽的定位卡接,另一方面保证滚珠一直处于容纳槽内,不会脱离固定杆;第二齿轮的转速大于第一齿轮的转速,从而可以第一齿轮在第二齿轮的带动下可以降低转动的速度,方便确定第一分流片和第二分流片所预设移动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分流片与连通槽侧壁的卡接结构;图4是扩展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挤压杆;3、固定杆;4、转动杆;51、第一分流片;52、第一螺纹;53、第二分流片;54、第二螺纹;6、滑槽;61、连通槽;71、容纳槽;72、弹簧;73、滚珠;74、沟槽;8、把手;91、第一齿轮;92、第二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一种高效分流面条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上沿壳体1宽度延伸方向设置有挤压条状面料为面条的可旋转的挤压杆2,壳体1沿壳体1宽度延伸方向固定有有固定杆3,固定杆3位于挤压杆2下方,且与壳体1的底面留有供面条通过的空隙;固定杆3上滑移设置有可将面条进行分流的分流片,分流片与壳体1的底部相贴合,固定杆3上开设有滑槽6,分流片可在滑槽6中滑移。分流片远离固定杆3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杆4,转动杆4转动连接在壳体1上,转动杆4与分流片螺纹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分流片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分流片51和第二分流片53,转动杆4上设置有与第一分流片51螺纹匹配的第一螺纹52与第二分流片53螺纹匹配的第二螺纹54,第一螺纹52和第二螺纹54方向相反且第一螺纹52的导程与第二螺纹54螺纹的导程相同,从而保证了第一分流片51和第二分流片53移动的速度相同。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杆3上开设有与滑槽6相连通的连通槽61,连通槽61位于滑槽6上方,且连通槽61沿分流片长度延伸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容纳槽71,容纳槽71中设置有弹簧72,弹簧72一端与容纳槽71的侧壁相连接,一端与滚珠73相连接,第一分流片51和第二分流片53朝向连通槽61的一面设置有与滚珠73相对应卡接的沟槽74,并且第一分流片51和第二分流片53可通过滚珠73卡接在沟槽74中,实现第一分流片51和第二分流片53与固定杆3的固定;其中,滚珠73限制于容纳槽71内且部分凸出于容纳槽71以与沟槽74相卡接;为了方便对转动杆4进行旋转,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动杆4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齿轮91,壳体1上设置有可与第一齿轮9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92,其中,第二齿轮92转连接在壳体1上,第一齿轮91固定在转动杆4上,且第二齿轮92的转速大于第一齿轮91的转速,当第二齿轮92受到外力的作用时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齿轮91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带动转动杆4进行转动。结合图4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分流面条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沿壳体(1)宽度延伸方向设置有挤压条状面料为面条的可旋转的挤压杆(2),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壳体(1)沿壳体(1)宽度延伸方向固定有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上滑移设置有可将面条进行分流的分流片,所述分流片远离固定杆(3)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与所述分流片螺纹配合且所述转动杆(4)转动连接在壳体(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分流面条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沿壳体(1)宽度延伸方向设置有挤压条状面料为面条的可旋转的挤压杆(2),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壳体(1)沿壳体(1)宽度延伸方向固定有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上滑移设置有可将面条进行分流的分流片,所述分流片远离固定杆(3)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与所述分流片螺纹配合且所述转动杆(4)转动连接在壳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分流面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片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分流片(51)和第二分流片(53),所述转动杆(4)上设置有与第一分流片(51)螺纹匹配的第一螺纹(52)与所述第二分流片(53)螺纹匹配的第二螺纹(54),所述第一螺纹(52)和第二螺纹(54)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分流面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52)的导程与第二螺纹(54)螺纹的导程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分流面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上开设有连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岗黄新铭谭彦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伊都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