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盾构引起近邻高铁桩基变形的保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7187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3:46
一种关于隧道盾构侧穿既有高铁桩基的保护方法,包括:(1)现场进行踏勘,并确定该施工区域的土层及水文地质情况;(2)了解周边工程环境,确定需要保护的建物;(3)根据盾构隧道的深度确定隔离桩的直径、长度以及间隔距离;(4)钻孔灌注隔离桩并设置相应地冠梁,用支撑梁将隔离桩组成框架结构;(5)组织施工机械与器具进入场地,进行施工。

A protection method for the deformation of adjacent high-speed railway pile caused by shield tunneling

A protection method for the shield side of the tunnel passing through the existing high-speed railway pile foundation includes: (1) site survey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soil layer an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area; (2) understanding the surrounding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and determining the buildings to be protected; (3) determining the diameter, length and spacing of the isolation pile according to the depth of the shield tunnel; (4) drilling and pouring the isolation pile and setting the corresponding crown beam (5) organiz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appliances to enter the site for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盾构引起近邻高铁桩基变形的保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空间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盾构引起近邻高铁桩基变形的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隧道盾构技术作为地下暗挖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不仅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设施,而且在城际铁路上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隧道盾构过程将不可避免的引起周边土体的扰动和造成周边地层损失,从而造成盾构周边土体及地面将产生一定的沉降,尤其是近邻建筑(构)物会受到隧道盾构的影响,产生不均匀沉降现象,对邻近铁路桥梁的基础也将产生一定的附加内力。如果盾构隧道的影响进入铁路保护影响范围内,需要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应对铁路的基础采取保护措施。关于隧道盾构侧穿高铁桩基的研究较少,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技术并不完善。目前,对于盾构隧道侧穿高铁桩基础的技术尚不成熟,不能在保证桩基础安全稳定性的条件下进行隧道盾构,急需解决隧道盾构侧穿高铁桩基的问题。根据工程实例,拟对隧道盾构侧穿铁路桥梁采取隔离桩的保护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针对隧道盾构引起高铁桩基变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根据工程所处的工程环境、水文地质条件以及规范控制标准,提出了一种关于隧道盾构侧穿既有高铁桩基的保护方法。一种隧道盾构引起近邻高铁桩基变形的保护方法,包括:(1)现场进行踏勘,并确定该施工区域的土层及水文地质情况;(2)了解周边工程环境,确定需要保护的建物;(3)根据盾构隧道的深度确定隔离桩的直径、长度以及间隔距离;(4)钻孔灌注隔离桩并设置相应地冠梁,用支撑梁将隔离桩组成框架结构;(5)组织施工机械与器具进入场地,进行施工。进一步的,上述隧道盾构引起近邻高铁桩基变形的保护方法,其中,在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前提下,利用隔离桩施工技术进行隧道的有序盾构,以使近邻建筑物不受隧道盾构的影响。进一步的,上述隧道盾构引起近邻高铁桩基变形的保护方法,其中,所述隔离桩采用Φ800@1000mm钻孔灌注桩,所述隔离桩的桩长为18m。进一步的,上述隧道盾构引起近邻高铁桩基变形的保护方法,其中,所述隔离桩桩顶设置800×800mm冠梁,隧道两侧冠梁采用混凝土连系梁支撑,支撑梁的截面尺寸为600×600mm,桩间采用压力注浆形成封闭止水帷幕。进一步的,上述隧道盾构引起近邻高铁桩基变形的保护方法,其中,所述保护方法应用于侧穿桩基的工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隧道盾构引起近邻高铁桩基变形的保护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隔离桩围护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隔离桩围护结构平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桥面板1支撑梁6桥墩2隧道盾构断7承台3地表8桩基础4高铁高架桥A隔离桩5隔离桩围护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如附图1、2、3所示,本实施案例是一铁路盾构隧道侧穿高铁桩基的工程,如图1所示,该隧道盾构引起近邻高铁桩基变形的保护方法包括步骤S1~S5:S1:现场进行踏勘,并确定该施工区域的土层及水文地质情况:场地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填土层、黏质粉土、粉质黏土层中,其富水性和透水性具有各向异性,受沉积层理影响,一般透水性水平向大于垂直向,勘察期间实测地下水位埋深为0.20~2.50m。S2:根据周边工程环境,确定需要保护的建(构)物:盾构隧道需侧穿高铁桩基,隧道距离高铁大桥桥桩净距最小值为5.7m,高铁桩基采用Φ1000mm的钻孔灌注桩,桩长48m。本工程涉及到的铁路为无砟轨道,因此,控制的墩台均匀沉降为20mm,相邻墩台的沉降差为5mm;轨面沉降值不得超过9mm;相邻两股钢轨水平高差不得超过5mm;相邻两股钢轨三角坑不得超过4mm;前后高低(纵向水平)不得超过5mm。S3:根据盾构隧道的深度确定隔离桩的直径、长度以及间隔距离:盾构隧道下穿沪杭高铁桐海特大桥前,在隧道与高铁桥梁桩基之间实施隔离桩防护措施,隔离桩采用Φ800@1000mm钻孔灌注桩,桩长18m。S4:钻孔灌注隔离桩并设置相应地冠梁,用支撑梁将隔离桩组成框架结构:隔离桩桩顶设置800×800mm冠梁,隧道两侧冠梁采用混凝土连系梁支撑,支撑梁的截面尺寸是600×600mm,桩间采用压力注浆形成封闭止水帷幕。S5:组织相应地施工机械与器具进入场地,进行施工。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盾构引起近邻高铁桩基变形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现场进行踏勘,并确定该施工区域的土层及水文地质情况;/n(2)根据周边工程环境,确定需要保护的建物;/n(3)根据盾构隧道的深度确定隔离桩的直径、长度以及间隔距离;/n(4)钻孔灌注隔离桩并设置相应地冠梁,用支撑梁将隔离桩组成框架结构;/n(5)组织施工机械与器具进入场地,进行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盾构引起近邻高铁桩基变形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现场进行踏勘,并确定该施工区域的土层及水文地质情况;
(2)根据周边工程环境,确定需要保护的建物;
(3)根据盾构隧道的深度确定隔离桩的直径、长度以及间隔距离;
(4)钻孔灌注隔离桩并设置相应地冠梁,用支撑梁将隔离桩组成框架结构;
(5)组织施工机械与器具进入场地,进行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盾构引起近邻高铁桩基变形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前提下,利用隔离桩施工技术进行隧道的有序盾构,以使近邻建筑物不受隧道盾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寨兵王兴陈杨敏龙徐长节杨开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杭海城际铁路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