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用框架承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998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机器人用框架承载结构,用于机器人外壳、机器人头部的承载;机器人外壳内部为空,颈部设置有开口;框架承载结构安装在机器人底板上,框架承载结构包括主架体、筒体、连接组板、转轴、导电滑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主架体分为了六棱柱状外部框架、六棱柱状中部框架、六棱柱状内部框架,电路板等其它电器件均匀地安装在个各个框架上,使得电路板的排布更加美观,使得检修更加便捷;筒体、转轴、导电滑环、轴承的配套设置,使得能够让机器人头部自由的转动,不会受到机器人壳体内部的其余安装结构的影响,且完成了机器人头部与机器人壳体内其他组件的电信号的合理传输。

Frame bearing structure for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ame bearing structure for a robot, which is used for the bearing of the robot shell and the robot head; the robot shell is empty inside, and the neck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he frame bearing structure is installed on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robot, and the frame bear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main frame body, a cylinder, a connecting plate, a rotating shaft and a conductive slip ring. The main fram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divided into six prism shaped external frame, six prism shaped central frame, six prism shaped internal frame, and other electrical components such as circuit board are evenly installed on each frame, so that the layout of circuit board is more beautiful and the maintenance is more convenient; the matching settings of cylinder, rotating shaft, conductive slip ring and bearing enable the robot head to rotate freely Moving, it will not be affected by the rest of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inside the robot shell, and completed the reasonable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al signals between the robot head and other components in the robot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用框架承载结构
本技术属于机器人
,具体涉及机器人用框架承载结构。
技术介绍
社交机器人是一种自主机器人,能够遵循符合自己身份的社交行为和规范,与人类或其他自主的实体进行互动与沟通。这个定义意味着社交机器人必须有实在的形体(不能只是屏幕上的角色)。近来发展的机器人,有些是用屏幕显示机器人的头。这种机器人处于合格边缘,如果躯干的功能只是为了放置屏幕,就不算是机器人。但是如果这类的机器人具备机动性,并且有感应的功能,这种系统就可以视为机器人。机器人外壳内部一般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框架承载结构,但是现有技术当中的框架承载结构一般较为混乱,因电路板亦只能安装在框架承载结构上面,所以造成了电路板的安装混乱,导致的结果是不便于检修,不够美观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方研发出了一种机器人用框架承载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机器人用框架承载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机器人用框架承载结构,用于机器人外壳、机器人头部的承载;机器人外壳内部为空,颈部设置有开口;框架承载结构安装在机器人底板上,框架承载结构包括:主架体;主架体六棱柱状结构,电路板安装在主架体上;主架体的底部安装在机器人底板上;筒体;筒体竖向安装在主架体中部,筒体的中部设置有缺口;连接组板;连接组板用于将主架体支撑于机器人外壳的内壁;转轴;转轴内设置有竖向的通孔,转轴的上端与机器人头部固定连接;转轴上固定套装有多个轴承,多个轴承的外圈固定安装在筒体内;导电滑环;导电滑环安装在筒体底部,导电滑环的定子与筒体固定连接,导电滑环的转子与转轴底部固定连接;机器人头部的电线经转轴上的通孔与转子的内线连接,在导电滑环的定子上设置有外线。具体地,机器人包括电机,电机的转轴连接减速器,在转轴的侧壁设置有环形齿条,减速器与环形齿条啮合,电机工作驱动转轴转动,机器人的头部同步转动。进一步地,主架体包括由外向内分层设置的六棱柱状外部框架、六棱柱状中部框架、六棱柱状内部框架;外部框架、中部框架和内部框架均由六个矩形框两两首尾连接组成;连接组板包括六个第一连接板和六个第二连接板,每个第一连接板依次连接筒体的侧壁、两个内部框架的两个矩形框的连接处、两个中部框架的两个矩形框的连接处、两个外部框架的两个矩形框的连接处,两个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分别与外部框架的两个矩形框的连接处的上下端连接,第二连接板的第二端与机器人外壳的内壁连接。具体地,每两个相邻的两个矩形框的长边连接。具体地,在每个矩形框上均设置有多个螺孔;电路板通过螺钉与螺孔配合固定安装在矩形框上。优选地,转轴上固定套装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环形齿条设置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导电滑环设置在第二轴承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机器人用框架承载结构:1、其中主架体分为了六棱柱状外部框架、六棱柱状中部框架、六棱柱状内部框架,电路板等其它电器件均匀地安装在个各个框架上,使得电路板的排布更加美观,使得检修更加便捷;2、筒体、转轴、导电滑环、轴承的配套设置,使得能够让机器人头部自由的转动,不会受到机器人壳体内部的其余安装结构的影响,且完成了机器人头部与机器人壳体内其他组件的电信号的合理传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主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导电滑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架体;11、外部框架;111、螺孔;12、中部框架;13、内部框架;2、连接组板;21、第一连接板;22、第二连接板;3、转轴;31、通孔;32、环形齿条;4、筒体;41、缺口;5、机器人头部;51、内线;52、外线;61、第一轴承;62、第二轴承;7、导电滑环;71、转子;72、定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3和4所示:机器人用框架承载结构,用于机器人外壳、机器人头部5的承载;机器人外壳内部为空,颈部设置有开口;框架承载结构安装在机器人底板上,框架承载结构包括:主架体1;主架体1六棱柱状结构,电路板安装在主架体1上;主架体1的底部安装在机器人底板上;筒体4;筒体4竖向安装在主架体1中部,筒体4的中部设置有缺口41;连接组板2;连接组板2用于将主架体1支撑于机器人外壳的内壁;转轴3;转轴3内设置有竖向的通孔31,转轴3的上端与机器人头部5固定连接;转轴3上固定套装有多个轴承,多个轴承的外圈固定安装在筒体4内;导电滑环7;导电滑环7安装在筒体4底部,导电滑环7的定子72与筒体4固定连接,导电滑环7的转子71与转轴3底部固定连接;机器人头部5的电线经转轴3上的通孔31与转子71的内线51连接,在导电滑环7的定子72上设置有外线72,外线72与机器人壳体内的控制组件、信息采集组件、电源等进行连接。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机器人包括电机(图中未示出),电机的转轴3连接减速器(图中未示出),在转轴3的侧壁设置有环形齿条32,减速器与环形齿条32啮合,电机工作驱动转轴3转动,机器人的头部同步转动。主架体1上除开安装电路板外,还可以安装承载板,承载板用于安装其它电子产品;此处的电机、减速器等均固定安装在承载板上;筒体4的中部设置有缺口41是为了让环形齿条32的一部分露出,以便与减速器做出传动连接;实施例3,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主架体1包括由外向内分层设置的六棱柱状外部框架11、六棱柱状中部框架12、六棱柱状内部框架13;外部框架11、中部框架12和内部框架13均由六个矩形框两两首尾连接组成;连接组板2包括六个第一连接板21和六个第二连接板22,每个第一连接板21依次连接筒体4的侧壁、两个内部框架13的两个矩形框的连接处、两个中部框架12的两个矩形框的连接处、两个外部框架11的两个矩形框的连接处,两个第二连接板22的第一端分别与外部框架11的两个矩形框的连接处的上下端连接,第二连接板22的第二端与机器人外壳的内壁连接。第二连接板22的长度根据与其接触处的机器人外壳的形状做出调整。本实施例的外部框架11、中部框架12、内部框架13均优选为正六棱柱状结构,外部框架11尺寸大于中部框架12尺寸;中部框架12尺寸大于内部框架13尺寸;两个第二连接板22和一个矩形框实质上组成了三角形的稳定结构,在对机器人外壳的支撑上会更加稳定;作为优选的安装方案,一般地在外部框架11上安装电路板及其它电子产品,在中部框架12上安装绝缘板;再在内部框架13上安装电路板;没有安装电路板及其它电子产品的矩形框一般都会安装绝缘板,且在绝缘板上打出用于过线的通孔,方便主架体1上的电路板及其它电子产品用外部进行信号数据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机器人用框架承载结构,用于机器人外壳、机器人头部的承载;机器人外壳内部为空,颈部设置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框架承载结构安装在机器人底板上,框架承载结构包括:/n主架体;主架体六棱柱状结构,电路板安装在主架体上;主架体的底部安装在机器人底板上;/n筒体;筒体竖向安装在主架体中部,筒体的中部设置有缺口;/n连接组板;连接组板用于将主架体支撑于机器人外壳的内壁;/n转轴;转轴内设置有竖向的通孔,转轴的上端与机器人头部固定连接;转轴上固定套装有多个轴承,多个轴承的外圈固定安装在筒体内;/n导电滑环;导电滑环安装在筒体底部,导电滑环的定子与筒体固定连接,导电滑环的转子与转轴底部固定连接;机器人头部的电线经转轴上的通孔与转子的内线连接,在导电滑环的定子上设置有外线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机器人用框架承载结构,用于机器人外壳、机器人头部的承载;机器人外壳内部为空,颈部设置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框架承载结构安装在机器人底板上,框架承载结构包括:
主架体;主架体六棱柱状结构,电路板安装在主架体上;主架体的底部安装在机器人底板上;
筒体;筒体竖向安装在主架体中部,筒体的中部设置有缺口;
连接组板;连接组板用于将主架体支撑于机器人外壳的内壁;
转轴;转轴内设置有竖向的通孔,转轴的上端与机器人头部固定连接;转轴上固定套装有多个轴承,多个轴承的外圈固定安装在筒体内;
导电滑环;导电滑环安装在筒体底部,导电滑环的定子与筒体固定连接,导电滑环的转子与转轴底部固定连接;机器人头部的电线经转轴上的通孔与转子的内线连接,在导电滑环的定子上设置有外线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框架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机器人包括电机,电机的转轴连接减速器,在转轴的侧壁设置有环形齿条,减速器与环形齿条啮合,电机工作驱动转轴转动,机器人的头部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未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