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转浆外油缸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8607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转浆外油缸控制结构,涉及水轮机控制技术领域。该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第一油缸,第一油缸输出轴固定有拉杆,拉杆外侧固定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外圈固定有连接槽,连接槽一端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固定有第二油缸,拉杆外圈活动连接有缓冲器,缓冲器一端固定有水轮机主轴,水轮机主轴外侧活动连接有防护壳,防护壳与水轮机主轴之间螺纹连接有螺纹杆,防护壳内圈固定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内圈固定有油缸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拉杆的作用,拉杆置于水轮机主轴中空位,一端与第一油缸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二油缸往复推动拉杆,使第一油缸实现转浆,该设置避免了水轮机主轴直接参与调浆,对水轮机主轴进行了保护。

A new control structure of external cylinder for ro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control structure of an external oil cylinder for slurry conversion,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ter turbine control. The invention includes a first oil cylinder,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first oil cylinder is fixed with a pull rod, the outer side of the pull rod is fix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outer ring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with a connecting groove,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groove is fix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with a second oil cylinder, the outer ring of the pull rod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a buffer, one end of the buffer is fixed with a main shaft of the hydraulic turbine,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main shaft of the hydraulic turbine is mov, The inner ring of the protective shell is fixed with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and the inner ring of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with a cylinder seat. Through the function of the pull rod, the pull rod is placed in the empty position of the main shaft of the hydraulic turbine, one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first oil cylinder,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second oil cylinder reciprocally pushes the pull rod, so that the first oil cylinder can realize the slurry rotation, the setting avoids the direct participation of the main shaft of the hydraulic turbine in the slurry adjustment, and protects the main shaft of the hydraulic turb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转浆外油缸控制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轮机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转浆外油缸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水轮机是把水流的能量转换为旋转机械能的动力机械,它属于流体机械中的透平机械。早在公元前100年前后,中国就出现了水轮机的雏形——水轮,用于提灌和驱动粮食加工器械。现代水轮机则大多数安装在水电站内,用来驱动发电机发电。在水电站中,上游水库中的水经引水管引向水轮机,推动水轮机转轮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作完功的水则通过尾水管道排向下游。水头越高、流量越大,水轮机的输出功率也就越大。现水轮机调浆采用的液压控制系统,一般由安装在水轮机主轴后端的受油器给油,经内、外油管供油至转浆油缸以实现调浆,因水轮机主轴旋转受油器内套磨损,经常会出现因运动密封件磨损漏油,导致调浆不稳定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转浆外油缸控制结构,通过拉杆的作用,拉杆置于水轮机主轴中空位,一端与第一油缸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二油缸往复推动拉杆,使第一油缸实现转浆,该设置避免了水轮机主轴直接参与调浆,对水轮机主轴进行了保护,解决了因运动密封件磨损漏油,导致调浆不稳定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新型转浆外油缸控制结构,包括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输出轴固定有拉杆,所述拉杆外侧固定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圈固定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一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有第二油缸;所述拉杆外圈活动连接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一端固定有水轮机主轴,所述水轮机主轴外侧活动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与水轮机主轴之间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防护壳内圈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内圈固定有油缸座,所述油缸座与第二油缸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水轮机主轴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一侧固定有支撑杆。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表面固定有若干保护壳。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内部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固定有防护杆。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杆两端均开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伸缩杆一端固定有保护板。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板一侧滚动连接有滚珠,所述防护杆两侧均固定有限位杆。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一侧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杆外侧套接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一侧固定有定位杆。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一端固定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滚动连接有活动块。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块为球型结构,所述活动槽与活动块滚动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拉杆的作用,拉杆置于水轮机主轴中空位,一端与第一油缸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二油缸往复推动拉杆,使第一油缸实现转浆,该设置避免了水轮机主轴直接参与调浆,对水轮机主轴进行了保护。2、本专利技术通过缓冲器的作用,缓冲器也对拉杆进行支撑,防止拉杆与水轮机主轴直接碰撞,对拉杆进行了保护,避免了拉杆被磨损,以此延长了拉杆的使用寿命。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转浆外油缸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右视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后视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仰视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缓冲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保护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保护壳仰视视角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第一油缸,2-拉杆,3-第一转轴,4-连接槽,5-连接杆,6-第二油缸,7-缓冲器,8-水轮机主轴,9-防护壳,10-螺纹杆,11-第二转轴,12-油缸座,13-连接板,14-支撑杆,15-活动板,16-保护壳,17-第一弹簧,18-连接板,19-防护杆,20-放置槽,21-伸缩杆,22-第二弹簧,23-保护板,24-滚珠,25-限位杆,26-限位板,27-限位槽,28-定位杆,29-活动槽,30-活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新型转浆外油缸控制结构,包括第一油缸1,第一油缸1输出轴固定有拉杆2,拉杆2外侧固定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外圈固定有连接槽4,连接槽4一端固定有连接杆5,连接杆5一端固定有第二油缸6;拉杆2外圈活动连接有缓冲器7,缓冲器7一端固定有水轮机主轴8,水轮机主轴8外侧活动连接有防护壳9,防护壳9与水轮机主轴8之间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防护壳9内圈固定有第二转轴11,第二转轴11内圈固定有油缸座12,油缸座12与第二油缸6固定连接。其中如图5所示,缓冲器7包括连接板13,连接板13与水轮机主轴8内壁固定连接,连接板13一侧固定有支撑杆14。其中如图5所示,支撑杆14一端固定有活动板15,活动板15表面固定有若干保护壳16。其中如图6所示,保护壳16内部固定有第一弹簧17,第一弹簧17一端固定有连接板18,连接板18一侧固定有防护杆19,第一弹簧17的作用力支撑防护杆19向上,使其更加稳定。其中如图6所示,防护杆19两端均开有放置槽20,放置槽20内部固定有伸缩杆21,伸缩杆21外侧套接有第二弹簧22,伸缩杆21一端固定有保护板23,第二弹簧22可以为保护板23和滚珠24提供支撑,使滚珠24与保护壳16的内壁保护接触。其中如图6所示,保护板23一侧滚动连接有滚珠24,防护杆19两侧均固定有限位杆25,滚珠24与保护壳16内壁滚动连接,不仅减少了防护杆19与保护壳16之间的摩擦力,还使防护杆19的运动更加稳定。其中如图6所示,限位杆25一侧固定有限位板26,限位杆25外侧套接有限位槽27,限位槽27一侧固定有定位杆28,该设置可以保证防护杆19在保护壳16内上下活动,防止防护杆19跑偏。其中如图6所示,定位杆28一端固定有活动槽29,活动槽29内部滚动连接有活动块30,活动块30与拉杆2表面滚动连接,防止拉杆2直接撞击水轮机主轴8,以此对拉杆2进行保护。其中如图6所示,活动块30为球型结构,活动槽29与活动块30滚动连接,该设置可以使活动块30灵活的在活动槽29内滚动,使活动块30和活动槽29之间的摩擦力更小。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本专利技术在工作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转浆外油缸控制结构,包括第一油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1)输出轴固定有拉杆(2),所述拉杆(2)外侧固定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外圈固定有连接槽(4),所述连接槽(4)一端固定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一端固定有第二油缸(6);/n所述拉杆(2)外圈活动连接有缓冲器(7),所述缓冲器(7)一端固定有水轮机主轴(8),所述水轮机主轴(8)外侧活动连接有防护壳(9),所述防护壳(9)与水轮机主轴(8)之间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所述防护壳(9)内圈固定有第二转轴(11),所述第二转轴(11)内圈固定有油缸座(12),所述油缸座(12)与第二油缸(6)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转浆外油缸控制结构,包括第一油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1)输出轴固定有拉杆(2),所述拉杆(2)外侧固定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外圈固定有连接槽(4),所述连接槽(4)一端固定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一端固定有第二油缸(6);
所述拉杆(2)外圈活动连接有缓冲器(7),所述缓冲器(7)一端固定有水轮机主轴(8),所述水轮机主轴(8)外侧活动连接有防护壳(9),所述防护壳(9)与水轮机主轴(8)之间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所述防护壳(9)内圈固定有第二转轴(11),所述第二转轴(11)内圈固定有油缸座(12),所述油缸座(12)与第二油缸(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浆外油缸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7)包括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与水轮机主轴(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3)一侧固定有支撑杆(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转浆外油缸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4)一端固定有活动板(15),所述活动板(15)表面固定有若干保护壳(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转浆外油缸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6)内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陈火平张书荣刘和玫张睿李劲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理工大学赣州黄金沃特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