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敞开式高压直流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397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敞开式高压直流电磁继电器,包括内盖,内盖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内盖底端设置有轭铁,轭铁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金属壳,轭铁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二,通孔二位置处穿插设置有推杆,推杆顶部且位于内盖内部套设有上绝缘环,推杆顶端卡套有与上绝缘环相配合的开口卡圈,上绝缘环的外部套设有动端子,动端子上且位于上绝缘环的两侧分别镶嵌有第一动触点和第二动触点,内盖顶端且位于上绝缘环的两侧分别镶嵌有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第一接线柱的底端且位于内盖内部设置有与第一动触点相配合的第一静触点。有益效果:装配简单、结构紧凑、重量轻,有利于批量生产。

An open high voltage DC electromagnetic rela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pen high-voltage DC electromagnetic relay,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cover, two sides of the inner cover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permanent magnet and a second permanent magnet, the bottom end of the inn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yoke iron,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yoke iron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metal shell,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yoke iron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2, the through hole 2 position is inserted with a push rod, the top of the push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leeve inside the inner cover The upper insulating ring, the top ferrule of the push rod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 ferrule matching with the upper insulating ring, the outer ferrule of the upper insulating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moving terminal, the moving terminal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upper insulating ring are respectively inlaid with a first moving contact and a second moving contact, the top of the inner cover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upper insulating ring are respectively inlaid with a first terminal and a second terminal,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rst terminal and the inner cover The first static contact matched with the first moving contact is arranged at the part. Beneficial effect: simple assembly, compact structure, light weight, conducive to mass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敞开式高压直流电磁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敞开式高压直流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当线圈通电以后,铁心被磁化产生足够大的电磁力,吸动衔铁并带动中间簧片,使簧片与常闭触点分开、与常开触点闭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吸力消失,衔铁返回原来的位置,中间簧片恢复到初始的状态。为了可靠的切换高压大电流负载,现有技术中的高压电磁继电器结构,通常是将高压直流继电器主触点密封在一个陶瓷腔体内,通过对陶瓷腔体抽真空或是充氢、氮等气体密封来提高直流继电器带载切换的能力。该种结构不仅成本高且生产工艺复杂,其中陶瓷腔体成形、陶瓷表面真空金属化,陶瓷腔体与金属部件钎焊加工难度大,成品合格率低,不利于批量生产。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敞开式高压直流电磁继电器,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敞开式高压直流电磁继电器,包括内盖,所述内盖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所述内盖底端设置有轭铁,所述轭铁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金属壳,所述轭铁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二,所述通孔二位置处穿插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顶部且位于所述内盖内部套设有上绝缘环,所述推杆顶端卡套有与所述上绝缘环相配合的开口卡圈,所述上绝缘环的外部套设有动端子,所述动端子上且位于所述上绝缘环的两侧分别镶嵌有第一动触点和第二动触点,所述内盖顶端且位于所述上绝缘环的两侧分别镶嵌有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的底端且位于所述内盖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动触点相配合的第一静触点,所述第二接线柱的底端且位于所述内盖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动触点相配合的第二静触点,所述推杆上且位于所述轭铁与所述动端子之间套设有下绝缘环,所述推杆上且位于所述动端子与所述下绝缘环之间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推杆中部且位于所述通孔二位置处套设有静铁芯,所述静铁芯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沉孔,所述推杆底部且位于所述金属壳内部套设有动铁芯,所述推杆上且位于所述圆形沉孔与所述动铁芯之间套设有返力弹簧。进一步的,所述轭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一,所述内盖侧壁开设有若干与所述通孔一相配合的圆孔,且所述通孔一与所述圆孔之间通过铆钉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推杆中部且位于所述通孔二位置处设置有法兰面,所述静铁芯顶端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所述法兰面相配合的沉孔。进一步的,所述动端子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所述上绝缘环相配合的通孔三。进一步的,所述动铁芯的顶端且位于所述圆形沉孔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进一步的,所述推杆底端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的顶端开设有与所述开口卡圈相配合的卡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敞开式高压直流电磁继电器的触点腔体内不需要充任何保护气体,主触点在非密封条件下,在触点左右两侧装有永磁体,依据左手定则,电弧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发生偏转,延长电弧运动轨迹,电弧被拉长迅速冷却,减小燃弧时间,达到快速灭弧效果,从而实现触点在非密封条件下进行大电压、电流带载切换。(2)、该敞开式高压直流电磁继电器装配简单、结构紧凑、重量轻,有利于批量生产,能够有效的解决因陶瓷成形,陶瓷表面真空金属化、陶瓷与金属部件真空钎焊加工难度大,合格率低,高成本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敞开式高压直流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敞开式高压直流电磁继电器的内盖与轭铁装配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敞开式高压直流电磁继电器的内盖与轭铁装配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敞开式高压直流电磁继电器的内盖与轭铁装配结构示意图之三;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敞开式高压直流电磁继电器的轭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敞开式高压直流电磁继电器的动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敞开式高压直流电磁继电器的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接线柱;2、第二接线柱;3、第一静触点;4、第二静触点;5、第一动触点;6、第二动触点;7、动端子;8、开口卡圈;9、上绝缘环;10、压缩弹簧;11、下绝缘环;12、推杆;13、内盖;14、第一永磁体;15、第二永磁体;16、轭铁;17、静铁芯;18、返力弹簧;19、动铁芯;20、金属壳;21、铆钉;22、通孔一;23、通孔二;24、沉孔;25、通孔三;26、螺纹孔;27、卡槽;28、螺纹;29、圆孔;30、法兰面。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敞开式高压直流电磁继电器。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7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敞开式高压直流电磁继电器,包括内盖13,所述内盖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永磁体14和第二永磁体15,所述内盖13底端设置有轭铁16,所述轭铁16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金属壳20,所述轭铁16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二23,所述通孔二23位置处穿插设置有推杆12,所述推杆12顶部且位于所述内盖13内部套设有上绝缘环9,所述推杆12顶端卡套有与所述上绝缘环9相配合的开口卡圈8,所述上绝缘环9的外部套设有动端子7,所述动端子7上且位于所述上绝缘环9的两侧分别镶嵌有第一动触点5和第二动触点6,所述内盖13顶端且位于所述上绝缘环9的两侧分别镶嵌有第一接线柱1和第二接线柱2,所述第一接线柱1的底端且位于所述内盖13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动触点5相配合的第一静触点3,所述第二接线柱2的底端且位于所述内盖13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动触点6相配合的第二静触点4,所述推杆12上且位于所述轭铁16与所述动端子7之间套设有下绝缘环11,所述推杆12上且位于所述动端子7与所述下绝缘环11之间套设有压缩弹簧10,所述推杆12中部且位于所述通孔二23位置处套设有静铁芯17,所述静铁芯17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沉孔,所述推杆12底部且位于所述金属壳20内部套设有动铁芯19,所述推杆12上且位于所述圆形沉孔与所述动铁芯19之间套设有返力弹簧18。第一静触点3与第二静触点4、第一动触点5及第二动触点6材料均为AgsnOInO合金材料。...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敞开式高压直流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盖(13),所述内盖(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永磁体(14)和第二永磁体(15),所述内盖(13)底端设置有轭铁(16),所述轭铁(16)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金属壳(20),所述轭铁(16)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二(23),所述通孔二(23)位置处穿插设置有推杆(12),所述推杆(12)顶部且位于所述内盖(13)内部套设有上绝缘环(9),所述推杆(12)顶端卡套有与所述上绝缘环(9)相配合的开口卡圈(8),所述上绝缘环(9)的外部套设有动端子(7),所述动端子(7)上且位于所述上绝缘环(9)的两侧分别镶嵌有第一动触点(5)和第二动触点(6),所述内盖(13)顶端且位于所述上绝缘环(9)的两侧分别镶嵌有第一接线柱(1)和第二接线柱(2),所述第一接线柱(1)的底端且位于所述内盖(13)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动触点(5)相配合的第一静触点(3),所述第二接线柱(2)的底端且位于所述内盖(13)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动触点(6)相配合的第二静触点(4),所述推杆(12)上且位于所述轭铁(16)与所述动端子(7)之间套设有下绝缘环(11),所述推杆(12)上且位于所述动端子(7)与所述下绝缘环(11)之间套设有压缩弹簧(10),所述推杆(12)中部且位于所述通孔二(23)位置处套设有静铁芯(17),所述静铁芯(17)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沉孔,所述推杆(12)底部且位于所述金属壳(20)内部套设有动铁芯(19),所述推杆(12)上且位于所述圆形沉孔与所述动铁芯(19)之间套设有返力弹簧(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敞开式高压直流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盖(13),所述内盖(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永磁体(14)和第二永磁体(15),所述内盖(13)底端设置有轭铁(16),所述轭铁(16)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金属壳(20),所述轭铁(16)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二(23),所述通孔二(23)位置处穿插设置有推杆(12),所述推杆(12)顶部且位于所述内盖(13)内部套设有上绝缘环(9),所述推杆(12)顶端卡套有与所述上绝缘环(9)相配合的开口卡圈(8),所述上绝缘环(9)的外部套设有动端子(7),所述动端子(7)上且位于所述上绝缘环(9)的两侧分别镶嵌有第一动触点(5)和第二动触点(6),所述内盖(13)顶端且位于所述上绝缘环(9)的两侧分别镶嵌有第一接线柱(1)和第二接线柱(2),所述第一接线柱(1)的底端且位于所述内盖(13)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动触点(5)相配合的第一静触点(3),所述第二接线柱(2)的底端且位于所述内盖(13)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动触点(6)相配合的第二静触点(4),所述推杆(12)上且位于所述轭铁(16)与所述动端子(7)之间套设有下绝缘环(11),所述推杆(12)上且位于所述动端子(7)与所述下绝缘环(11)之间套设有压缩弹簧(10),所述推杆(12)中部且位于所述通孔二(23)位置处套设有静铁芯(17),所述静铁芯(17)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沉孔,所述推杆(12)底部且位于所述金属壳(20)内部套设有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胡凤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巴斯巴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