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7026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10:21
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切断能力的电磁继电器,其能够稳定地切断电弧。电磁继电器(1)包括固定触点保持体(12)、可动触点保持体(14)、电磁体装置(A10)和磁体(17、18)。固定触点保持体(12)沿预定方向延伸,并且设置有固定触点(11)。可动触点保持体(14)沿预定方向延伸,并且设置有可动触点(13)。磁体(17、18)沿垂直于固定触点(11)和可动触点(13)的打开/关闭方向的方向配置。固定触点(11)和可动触点(13)之间产生的电弧被拉伸的拉伸空间(E1)在预定方向上设置成超出固定触点保持体(12)和可动触点保持体(14)各自的末端。此外,拉伸空间(E1)设置成分别面向固定触点保持体(12)的表面(12b)和可动触点保持体(14)的表面(14b)。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 electromagnetic relay with improved cut-off capability is provided, which can cut off the arc stably. The electromagnetic relay (1) comprises a fixed contact holder (12), a movable contact holder (14), an electromagnet device (A10) and a magnet (17, 18). The fixed contact holder (12) extends in a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and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contact (11). The movable contact holder (14) extends in a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and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contact (13). The magnets (17, 18) are arranged in a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opening / closing directions of the fixed contact (11) and the movable contact (13). The stretching space (E1) in which the arc generated between the fixed contact (11) and the movable contact (13) is stretched is arranged in a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beyond the respective ends of the fixed contact holder (12) and the movable contact holder (14). In addition, the stretching space (E1) is arranged to face the surface (12b) of the fixed contact holder (12) and the surface (14b) of the movable contact holder (14), respec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磁继电器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电磁继电器,更详细地涉及能够切断高压直流电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本领域中已知能够切断高压直流电的电磁继电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磁继电器被设计成通过沿着触点弹簧的宽度方向(即,相对于触点弹簧横向地)拉伸电弧来消除在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根据专利文献1,在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沿着触点弹簧的宽度方向横向拉伸。此时,沿着触点弹簧的宽度方向拉伸电弧需要在触点弹簧的沿其宽度方向的端部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中设置电弧路径空间。然而,当这种电磁继电器用于高电压的直流回路时,有时电弧不能稳定地切断,因此可能影响电磁继电器的动作稳定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21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背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其具有改善的以良好的稳定性切断电弧的能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固定触点保持体、可动触点保持体、电磁体装置和磁体。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沿预定方向延伸并在其端部处设置有固定触点。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也沿所述预定方向延伸,配置成面向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并且在其端部处设置有可动触点。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关闭位置和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离开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电磁体装置以使得所述可动触点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来回移动的方式使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移位。磁体配置成垂直于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的打开/关闭方向。拉伸空间在所述预定方向上设置成超出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和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各自的末端。所述拉伸空间设置成面向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的在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的所述一个表面定位成与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的另一个表面相反,其中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在该另一个表面处彼此接触。所述拉伸空间也设置成面向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的在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的所述一个表面定位成与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的另一个表面相反,其中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在该另一个表面处彼此接触。所述拉伸空间是如下的空间: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在该空间中被拉伸。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其具有改善的以良好的稳定性切断电弧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截面图。图2的(A)是如上电磁继电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2的(B)是在平面中观察时的如上电磁继电器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图3的(A)是示出如上电磁继电器的一部分中的触点装置的ON状态的截面图。图3的(B)是示出如上电磁继电器的该部分中的触点装置的OFF状态的截面图。图4是如上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示出了用于如上电磁继电器的示例性连接方案。图6的(A)至图6的(D)示出了形成固定触点的各个处理步骤。图7示出了如上电磁继电器的一部分,以说明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图8的(A)是示出如上电磁继电器的一部分中的衔铁、插件和内壁的组装结构的平面图。图8的(B)是从第三轴线方向观察的如上组装结构的正视图。图8的(C)是从右侧观察的如上组装结构的侧视图。图8的(D)是如上组装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注意,下面将说明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示例,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且,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取决于设计选择或任意其它因素,可以以各种方式容易地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变型。(实施方式)将参考图1至图8的(D)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在下面的说明中,可动触点13和固定触点11彼此面对的方向将在下文中称为“左右方向”。从固定触点保持体12的端部122指向固定触点11的方向将在下文中称为“向上方向”,从固定触点11指向端部122的方向在下文中将被称为“向下方向”。在下面的说明中,上下方向在下文中也将被称为“第一轴线方向”,左右方向在下文中也将被称为“第二轴线方向”,垂直于第一轴线方向和第二轴线方向两者的方向在下文中也将被称为“第三轴线方向”。注意,即使在图1和图4中示出了指示这些方向(即,向上、向下、向左和向右方向)的箭头,这些箭头也仅作为说明的辅助而示出,而且不是实体性的。还应注意,这些方向并不规定应如何使用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实施方式的整体构造>如图1至图4所示,电磁继电器1包括设置有固定触点11的固定触点保持体12、设置有可动触点13的可动触点保持体14、第一端子板15、第二端子板16、线圈20、衔铁60和插件(card)80。可动触点13在可动触点13与固定触点11接触的关闭位置和可动触点13与固定触点11离开的打开位置之间来回移动(参见图3的(A)和图3的(B))。可动触点保持体14在其一个方向(例如,在该示例中为向上方向)上的一个端部141(下文中简称为“上端部”)处设置有可动触点13。固定触点保持体12在其上端部121处设置有固定触点11。可动触点保持体14围绕作为支点的其向下方向上的端部142(下文中简称为“下端部”)弹性变形,从而允许可动触点13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来回移动。当可动触点13位于打开位置时,固定触点11和可动触点13之间的间隙距离(触点间隙)可以在例如从0.5mm至1.0mm的范围内。注意,该数值仅是示例,不应被解释为限制。当线圈20通电时,在衔铁60和铁芯40(稍后说明)之间以及衔铁60和磁轭50(稍后说明)之间产生电磁力。该电磁力使衔铁60移位。插件80设置在衔铁60和可动触点保持体14之间,并在衔铁60移位时使可动触点保持体14连动地移位。第一端子板15和固定触点保持体12的下端部122通过将为第一端子板15设置的第一凸部(销钉)嵌合到贯通固定触点保持体12的孔中以及将第一端子板15和固定触点保持体12铆接(caulk)固定在一起而电连接在一起。第一端子板15电连接到直流电源2(下文中简称为“电源2”)的负极。第二端子板16和可动触点保持体14的下端部142通过将为第二端子板16设置的第二凸部(销钉)嵌合到贯通可动触点保持体14的孔中以及将第二端子板16和可动触点保持体14铆接固定在一起而电连接在一起。第二端子板16电连接到直流电源2的正极。将详细说明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使用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作为用于切断具有250V至1000V的直流电压的1A至30A的直流电流的装置。注意,这些数值仅是示例,不应被解释为限制。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电磁继电器1应该被用于例如使得触点装置A1(稍后说明)被插入并连接到从电源2向负荷3(诸如逆变器回路或DC-DC转换器回路)供给直流电力的路径。这允许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通过打开和关闭(即,通过切换ON状态和OFF状态)触点装置A1来供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包括:/n固定触点保持体,其沿预定方向延伸并在其端部处设置有固定触点;/n可动触点保持体,其也沿所述预定方向延伸,配置成面向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在其端部处设置有可动触点,并且构造成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关闭位置和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离开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n电磁体装置,其构造成以使得所述可动触点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来回移动的方式使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移位;以及/n磁体,其沿垂直于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的打开/关闭方向的方向配置,/n拉伸空间在所述预定方向上设置成超出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和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各自的末端,其中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在所述拉伸空间中被拉伸,/n所述拉伸空间设置成面向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的在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n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的所述一个表面定位成与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的另一个表面相反,其中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在该另一个表面处彼此接触,/n所述拉伸空间设置成面向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的在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n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的所述一个表面定位成与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的另一个表面相反,其中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在该另一个表面处彼此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30 JP 2017-069103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包括:
固定触点保持体,其沿预定方向延伸并在其端部处设置有固定触点;
可动触点保持体,其也沿所述预定方向延伸,配置成面向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在其端部处设置有可动触点,并且构造成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关闭位置和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离开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电磁体装置,其构造成以使得所述可动触点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来回移动的方式使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移位;以及
磁体,其沿垂直于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的打开/关闭方向的方向配置,
拉伸空间在所述预定方向上设置成超出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和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各自的末端,其中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在所述拉伸空间中被拉伸,
所述拉伸空间设置成面向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的在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
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的所述一个表面定位成与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的另一个表面相反,其中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在该另一个表面处彼此接触,
所述拉伸空间设置成面向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的在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
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的所述一个表面定位成与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的另一个表面相反,其中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在该另一个表面处彼此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体配置成使得当在垂直于第一轴线方向和第二轴线方向两者的第三轴线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固定触点、所述可动触点、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的端部和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的端部与所述磁体的表面重叠,其中所述第一轴线方向是所述预定方向,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和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在所述第二轴线方向上彼此面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继电器还包括配置成面向设置为所述磁体的第一磁体的第二磁体,以便在所述第三轴线方向上在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之间插入所述固定触点保持体和所述可动触点保持体,其中,
所述第一磁体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在所述第三轴线方向上面对所述第二磁体,
所述第二磁体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在所述第三轴线方向上面对所述第一磁体,并且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生岛君弥冈田全史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