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0080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伴随触点的开关动作而产生的消耗粉末导致的发热的电磁继电器。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经由伴随电磁铁单元的通电而往复移动的操作板,使并排设置的多个可动触点分别与相对的并排设置的多个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特别是,在可接触、分离地相对的一方的所述可动触点57及所述固定触点31和可接触、分离地相对的另一方的所述可动触点58及所述固定触点32之间配置有遮蔽板8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磁继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具有双触点构造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具有双触点的电磁继电器,例如具有将弹簧装置33在宽度方向上一分为二而形成的分割片上分别设有触点按钮37、37的构成。而且,利用伴随着向线圈装置12的通电方向的切换而往复移动的操作腕22使所述弹簧装置33转动,使所述弹簧装置33的触点按钮37、37分别与在端子31上设置的触点按钮34、34接触、分离(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7659800号但是,在上述的电磁继电器中,由于零件精度及组装精度的偏差而使所述弹簧装置33的触点按钮37、37不能同时与所述端子31的触点按钮34、34接触、分离,一方的触点按钮37会比另一方的触点按钮37更早地进行开关动作。另外,由于长时间反复进行开关动作,一方的触点按钮37会比另一方的触点按钮37更早地进行开关动作。由此,例如触点按钮37、37中先进行开关的触点按钮37产生的消耗粉末附着在后进行开关的触点按钮34上,由此,具有接触阻力增大并发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继电器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设立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伴随触点的开关动作而产生的消耗粉末导致的发热的电磁继电器。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经由伴随电磁铁单元的通电而往复移动的操作板,使并排设置的多个可动触点分别与相对的并排设置的多个固定触点接触、分离,其中,在可接触、分离地相对的一方的所述可动触点及所述固定触点和可接触、分离地相对的另一方的所述可动触点及所述固定触点之间配置有遮蔽板。根据本方面,即使伴随一方的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的开关动作而产生消耗粉末,也能够利用所述遮蔽板防止所述消耗粉末向另一方的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飞散、附着,故而能够不增大接触阻力,防止发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也可以在将可动接触片的一端部在宽度方向上分割而形成的分割片上分别设置所述可动触点。特别是,也可以将所述遮蔽板配置在形成于被一分为二的所述分割片之间。根据本方面,能够利用在所述可动接触片的分割片之间配置的遮蔽板防止消耗粉末向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飞散、附着,故而能够不增大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的接触阻力,防止发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可以将多个所述可动触点中的一方的所述可动触点设为先与一方的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开关用可动触点,并且将另一方的所述可动触点设为后与另一方的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通电用可动触点。根据本方面,在开关用可动触点的开关动作中产生的消耗粉末被遮蔽板遮挡,不向通电用可动触点及通电用固定触点飞散、附着。因此,能够不增大通电用可动触点及通电用固定触点的接触阻力,防止发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可以在设有与所述开关用可动触点接触的开关用固定触点和与所述通电用可动触点接触的通电用固定触点的固定触点端子设置将所述开关用固定触点和所述通电用固定触点分隔开的第二狭缝,并且在所述第二狭缝配置所述遮蔽板。根据本方面,能够将遮蔽板准确地定位在开关用固定触点与通电用固定触点之间,能够准确地防止消耗粉的飞散、附着,故而能够可靠地防止伴随着接触阻力的增大而产生的触点的发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也可以将所述遮蔽板从收纳多个所述固定触点的壳体的插入孔插入。根据本方面,能够将遮蔽板后附在所述壳体上,组装性提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也可以将所述遮蔽板与所述操作板一体形成。根据本方面,零件数量、组装工序减少,生产性提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可以由绝缘材料形成所述遮蔽板。根据本方面,绝缘特性进一步提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不同方面,可以在所述遮蔽板的表面背面中的至少与所述开关用可动触点相对的面形成凹凸。根据本方面,由于所述遮蔽板的表面积增大,能够将触点开关时产生的消耗粉末大量地卡止在所述凹凸内。因此,能够充分确保绝缘距离并提高绝缘性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不同方面,所述凹凸也可以由并排设有多条的槽部形成。根据本方面,由于在触点开关时产生的消耗粉末卡止在并排设置的多条槽部内,故而能够长期防止消耗粉末的飞散、附着,具有能够提高绝缘性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A)、(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及表示将罩拆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图1(A)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A)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图4(A)、(B)是图2所示的可动触点端子及可动接触片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5(A)、(B)是从不同角度仅观察图1(B)所示的触点机构所看到的立体图;图6(A)是图5所示的触点机构的正面图,图6(B)是图6(A)的B-B线部分剖面图,图6(C)是图6(A)的部分底面图;图7(A)是表示绝缘性遮蔽板的立体图,图7(B)是所述绝缘性遮蔽板的变形例;图8(A)是表示动作途中的状态的部分平面图,图8(B)是图8(A)的概略部分平面图;图9(A)、(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及表示将罩拆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图9(A)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图9(A)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图12(A)、(B)是图10所示的可动触点端子及可动接触片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13(A)、(B)是从不同角度仅观察图9(B)所示的触点机构所看到的立体图;图14(A)是图13所示的所述触点机构的正面图,图14(B)是图14(A)的B-B线部分剖面图,图14(C)是图14(A)的部分底面图;图15(A)是表示具有绝缘性遮蔽板的操作板的立体图,图15(B)是上述操作板的变形例;图16(A)是表示动作途中的状态的部分平面图,图16(B)是图16(A)的概略部分平面图。标记说明10:基座11:分隔壁12a、12b:端子狭缝13:压入槽18:插入孔20:电磁铁单元21:卷轴22:线圈23:铁芯24:磁轭24a:磁极部25:磁轭25a:磁极部30:固定触点端子31:开关用固定触点32:通电用固定触点33:端子部34:第二狭缝40:可动触点端子41:铆接突起42:端子部43:第三狭缝50:可动接触片单元50a:第一狭缝50b:切口部51:第一可动接触片51f:狭缝51g:弯折片52:第二可动接触片53:第三可动接触片54:第四可动接触片54f:压入突起54g:限位舌片54h:限位舌片54i:限位肋55:第一分割片55a:弯曲部56:第二分割片56a:弯曲部57:开关用可动触点58:通电用可动触点60:转动操作体61:第一可动铁片62:第二可动铁片63:转动轴部64:转动轴部65:操作腕部70:操作板71:卡合孔72:卡合腕部73:卡合狭缝73a:按压突条74:限位突起75:卡合腕部76:卡合腕部80:限位板85:绝缘性遮蔽板86:限位肋87:槽部90:罩具体实施方式基于图1~图16对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图8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大致由基座10、电磁铁单元20、固定触点端子30、将可动接触片单元50铆接固定的可动触点端子40、转动操作体60、操作板70、限位板80、绝缘性遮蔽板85以及罩90构成。所述基座10具有平面方形的箱形状,如图2所示,从其底面突出设置分隔壁11,并且在所述分隔壁11的内向面的上方侧形成有嵌合台阶部11a。另外,所述基座10在形成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磁继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继电器,经由伴随电磁铁单元的通电而往复移动的操作板,使并排设置的多个可动触点分别与相对的并排设置的多个固定触点接触、分离,其特征在于,在可接触、分离地相对的一方的所述可动触点及所述固定触点和可接触、分离地相对的另一方的所述可动触点及所述固定触点之间配置有遮蔽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2.24 JP 2014-0329401.一种电磁继电器,经由伴随电磁铁单元的通电而往复移动的操作板,使并排设置的多个可动触点分别与相对的并排设置的多个固定触点接触、分离,其特征在于,在将可动接触片的一端部在宽度方向上一分为二而形成的分割片上分别设有所述可动触点,使多个所述可动触点中的一方的所述可动触点即开关用可动触点先与一方的所述固定触点即开关用固定触点接触,并且使另一方的所述可动触点即通电用可动触点后与另一方的所述固定触点即通电用固定触点接触,另一方面,将表面背面中至少在与所述开关用可动触点相对的面上形成有凹凸的遮蔽板配置在形成于被一分为二的所述分割片之间的第一狭缝中,由此,在所述开关用可动触点及所述开关用固定触点、和所述通电用可动触点及所述通电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纯久早田和也高桥庆林田香织田中弘泰小材裕二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