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耦隔离输出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49854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7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名称是光耦隔离输出模块,涉及一种将本安电路与非本安电路隔离开的一种光耦隔离输出模块。它主要是解决现在的矿井提升系统中是用隔离栅将本安电路与非本安电路隔离开实现电气安全,但是隔离栅存在体积大、价格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光耦U1的输入端上并联有电阻R2,电阻R2与光耦U1的输入端并联后与电阻R1串联,光耦U1的输出正端通过电阻R3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光耦U1的输出负端通过电阻R4接三极管V1的基极,在光耦U1的输出负端与三极管V1的发射极之间并联有电阻R5。本发明专利技术输入输出均达到16路,总体积小,使用安全,模块化,通用性、兼容性强,适合在其他产品设计上通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耦隔离输出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离输出模块,具体的是涉及利用光耦替代隔离栅,将本安电路与非本安电路隔离开的一种光耦隔离输出模块。
技术介绍
现在的矿井提升系统中是用隔离栅将本安电路与非本安电路隔离开,以避免产生电火花,确保在煤矿等危险场合的电气安全。但是由于隔离栅体积大,因此占用空间大,且价格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总体积小,占用空间少,使用安全简便,模块化、结构化,可以将本安电路与非本安电路隔离开,避免产生电火花,确保在煤矿等危险场合电气安全的光耦隔离输出模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光耦U1的输入端上并联有电阻R2,电阻R2与光耦U1的输入端并联后与电阻R1串联,光耦U1的输出正端通过电阻R3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光耦U1的输出负端通过电阻R4接三极管V1的基极,在光耦U1的输出负端与三极管V1的发射极之间并联有电阻R5。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安装在井下矿用系统的操作台上,可以代替多个隔离栅;本专利技术可以将本安电路与非本安电路隔离开,避免产生电火花,确保在煤矿等危险场合的电气安全,输入输出均达到16路,总体积小,占用空间少,使用安全简便,模块化、结构化,使用菲尼克斯接口通用性、兼容性强,适合在其他产品设计上通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光耦隔离输出模块主要由电阻R2、R3、R4、R5、光耦U1、三极管V1组成,本专利技术的模块是由直流12V、24V供电;在光耦U1的输入端上并联有电阻R2,电阻R2与光耦U1的输入端并联的接点一端与电阻R1串联,另一端接+12V直流电源;光耦U1的输出正端通过电阻R3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其连接点OUT1为输出信号点,在光耦U1的该输出正端上连接有+24V直流电源;光耦U1的输出负端通过电阻R4接三极管V1的基极,在光耦U1的输出负端与三极管V1的发射极之间并联有电阻R5,电阻R5与三极管V1发射极的并联接点VGMD接地;本专利技术可以由16个相同的上述电路构成,使输入输出均达到16路。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的模块是输入侧直流12V供电,电阻R2将输入的12V电压一部分为光耦输入侧的开通提供所需要的电压。光耦U1将非本安信号与本安信号隔离开,以确保电路的安全。输出侧是直流24V供电,当光耦U1不开通时,输出侧点位OUT1为24V;当光耦U1开通时,三极管V1导通,将输出点位OUT1电压拉低为0V。输出侧接+24V与OUT1,该两个点位为后面所需要接入设备的输入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光耦隔离输出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耦隔离输出模块,其特征是:在光耦U1的输入端上并联有电阻R2,电阻R2与光耦U1的输入端并联后与电阻R1串联,光耦U1的输出正端通过电阻R3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光耦U1的输出负端通过电阻R4接三极管V1的基极,在光耦U1的输出负端与三极管V1的发射极之间并联有电阻R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耦隔离输出模块,其特征是:在光耦U1的输入端上并联有电阻R2,电阻R2与光耦U1的输入端并联后与电阻R1串联,光耦U1的输出正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华兵常征谭小明彭力郁殿蛟张钰李凯松胡盛龙碧伟易剑晖郭军建王樊周洪生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南车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