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稳态四通电磁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742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稳态四通电磁换向阀,它包括有内分别置有滑阀芯的阀腔,两阀腔的中部和前端部分别各自连通并接出有接管E和C,两阀腔的中部和前端部又各自相互连通并分别接出有接管S和D;另有两个内装锥阀芯的控制阀腔,两控制阀腔的中部均同时连通于接管S,两控制阀腔的前端部各自分别与接管E或C相连通,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电换向后断电记忆、节能,成本低,换向可靠性好等特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控制流体流向的阀,尤其是一种适合热泵型空调系统进行流体切换、用电磁控制的四通换向阀,属于阀类。在现有技术中,制冷用的电磁换向阀包括有二位三通电磁阀、四通电磁换向阀等,它专用于制冷系统中对制冷剂的流向进行换向,如冷暖型空调等,根据制冷原理,制冷剂的流向改变将引起制冷或制热效果的改变,因而实际上换向阀的功能以及换向的效果将会影响使用上述电磁换向阀后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但目前,四通电磁换向阀总体结构比较复杂,内部结构包括有阀体,至少一个相关联的阀腔,阀腔内装有阀芯,以及电磁线圈等。这种结构的四通电磁换向阀还存在着动作灵敏度低,换向可靠性差,成本较高,无断电记忆功能等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体积小,制造成本低,且节能的、通电换向后有断电记忆的双稳态四通电磁换向阀。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包括有内置有阀芯的阀腔以及电磁线圈,本专利技术的阀腔有两个,内分别置有一端带有回复弹簧的滑阀芯,在两阀腔上对应于滑阀芯的中部和前端部分别各自连通并接出有接管E和C,而两阀腔的中部和前端部又各自相互连通并分别接出有接管S和D;有两个带有电磁线圈、内装带有锥阀芯的控制阀腔,该控制阀腔上对应于锥阀芯的中部均同时连通于两阀腔中部相接的并接出的接管S,另一对应于锥阀芯的前端部各自分别连通于一阀腔装有回复弹簧的尾端部与另一阀腔中部和前端部相连通接出的接管E或C上。本技术在所述的两阀腔内的滑阀芯中部均开设有环形沟槽。所述两阀腔内的滑阀芯前端部均被制成锥形状,且其底端面上开设有空腔。本技术所述的接管分别连接于压缩机进口,压缩机出口,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的特点1、通电换向后断电后能有记忆功能,有节能的功效,非常适合热泵型空调系统的使用;2、制造的零件少,制造和装配方便,工艺性好,成本大大降低;3、外形美观,维修方便;4、内漏小,动作灵敏度高,换向可靠性好;5、容易设计成从极小流量到特大流量的不同规格产品,且容易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介绍图1所示,本技术有两个内分别置有滑阀芯1a、1b的阀腔A、B,滑阀芯1a和1b的前端部呈锥形状,它们的尾端部与阀腔底面之间均各自放置有回复弹簧2a、2b,正常情况下,滑阀芯1a和1b在回复弹簧的作用下,分别处在各自阀腔A、B的底部。滑阀芯1a和1b的前端部面上各自开设有空腔3a、3b,它们的设置可以节省材料,同时它们还可使滑阀芯的前端部产生微小变形以增强密封效果。所述的滑阀芯1a和1b用石墨、橡胶等耐高温、耐磨、有微小变形的材料制成,其中部各自开设有环形沟槽4a、4b。本专利技术在阀腔A上对应于滑阀芯1a的中部和前端部连通并接出有接管E,在阀腔B上对应于滑阀芯1b的中部和前端部也连通并接出接管C;而阀腔A和B的中部又相互连接接出接管S,阀腔A和B的前端部同样连通后接出有接管D;上述四个接管E、C、S、D分别接于室内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压缩机出口、压缩机进口。本专利技术另有两个外装有电磁线圈5m、5n、内装有锥阀芯6m、6n的控制阀腔M和N,两控制阀腔M、N上对应于锥阀芯的中部均同时连通于阀腔A和B中部相连通后并接出的接管S;控制阀腔M上对应于锥阀芯6m的前端部连通于阀腔A装有回复弹簧2a的尾端部与另一阀腔B中部和前端部相连通并接出的接管C上;同样,控制阀腔N上对应于锥阀芯6n的前端部连通于阀腔B装有回复弹簧2b的尾端部与另一阀腔A中部和前端部相连通并接出的接管E上。所述的锥阀芯6m、6n的尾端部也分别放置有回位弹簧7m、7n。上述的电磁线圈5m、5n为交流电磁线圈,它也可用一只直流电磁线圈代替,也即用一只直流电磁线圈合并使用来代替。图中所示的双线为主通道,单线表示控制通道,各零件可插装在一个集成块上,各通道也在集成块上,其产品结构外形如图2所示,图中所示的集成块8即为阀体。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当需要将D与E,S与C相连通时,只要将电磁线圈5m通电一段时间后断电即可。当5m通电时,锥阀芯3m被向右拉动,室9a与S口相通卸压,滑阀芯1a在流体压差作用下向上移动,E口通过室10与D口相通;同时,E口流体压力通过通道11传至室9b,滑阀芯1b在流体压差和回复弹簧.2b的作用下保持在下端位置,D与C被1b的底端面隔开,C中的流体通过1b上的环形沟槽4b与S相通,5m断电后,锥阀芯6m在弹簧7m的作用下复位,而滑阀芯1a、1b在流体差压力和弹簧力的作用下仍维持状态不变。当需要将D与C,S与E相连通时,只要将5n通电后断电即可,原理同上。权利要求1.一种双稳态四通电磁换向阀,它包括有内置有阀芯的阀腔以及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阀腔(A、B)有两个,内分别置有一端带有回复弹簧(2a、2b)的滑阀芯(1a、1b),在两阀腔(A、B)上对应于滑阀芯(1a、1b)的中部和前端部分别各自连通并接出有接管E和C,而两阀腔(A、B)的中部和前端部又各自相互连通并分别接出有接管S和D;有两个带有电磁线圈(5m、5n)、内装带有锥阀芯(6m、6n)的控制阀腔(M、N),两控制阀腔(M、N)上对应于锥阀芯(6m、6n)的中部均同时连通于两阀腔(A、B)中部相接的并接出的接管S,另一对应于锥阀芯的前端部各自分别连通于一阀腔装有回复弹簧的尾端部与另一阀腔中部和前端部相连通接出的接管E或C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稳态四通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阀腔(A、B)内的滑阀芯(1a、1b)中部均开设有环形沟槽(4a、4b)。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稳态四通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阀腔(A、B)内的滑阀芯(1a、1b)前端部均被制成锥形状,且其底端面上开设有空腔(3a、3b)。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稳态四通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管D、S、E、C分别连接于压缩机进口,压缩机出口,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专利摘要一种双稳态四通电磁换向阀,它包括有内分别置有滑阀芯的阀腔,两阀腔的中部和前端部分别各自连通并接出有接管E和C,两阀腔的中部和前端部又各自相互连通并分别接出有接管S和D;另有两个内装锥阀芯的控制阀腔,两控制阀腔的中部均同时连通于接管S,两控制阀腔的前端部各自分别与接管E或C相连通,使本技术具有通电换向后断电记忆、节能,成本低,换向可靠性好等特点。文档编号F16K11/10GK2474843SQ01208548公开日2002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8日专利技术者贾正余 申请人:浙江三花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稳态四通电磁换向阀,它包括有内置有阀芯的阀腔以及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阀腔(A、B)有两个,内分别置有一端带有回复弹簧(2a、2b)的滑阀芯(1a、1b),在两阀腔(A、B)上对应于滑阀芯(1a、1b)的中部和前端部分别各自连通并接出有接管E和C,而两阀腔(A、B)的中部和前端部又各自相互连通并分别接出有接管S和D;有两个带有电磁线圈(5m、5n)、内装带有锥阀芯(6m、6n)的控制阀腔(M、N),两控制阀腔(M、N)上对应于锥阀芯(6m、6n)的中部均同时连通于两阀腔(A、B)中部相接的并接出的接管S,另一对应于锥阀芯的前端部各自分别连通于一阀腔装有回复弹簧的尾端部与另一阀腔中部和前端部相连通接出的接管E或C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正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