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换向阀的挡位卡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86219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7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换向阀的挡位卡位机构,包括阀体(1)、安装在其中并对流道通断进行控制的阀芯(6),其特征在于,在阀芯(6)一端设置了与操作手柄连接的连接柄(9),在另一端设置了堵头(3);堵头(3)下部带有与阀芯(6)连接的螺杆,上部为圆柱体,该圆柱体中部设置有垂直于轴线的通孔,在通孔内设置了弹簧(4)和在其两端对称设置的钢球(5);在堵头(3)外侧设置有定位套(2),其内孔表面设置有多道与钢球(5)形状匹配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寿命长、操作灵敏、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可靠性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手动换向阀挡位用的挡位卡位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液压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应用,大量的液压阀出现在各类产品中,如工程机械、车辆等,其中手动阀作为液压阀中的一大类,始终占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其根据人的操作进行输入,即使是自动系统,也会预留手动阀作为紧急干预。但是,因为手动阀本身的特性,除了一些极为特殊的场合外,通常需要保持一个状态不变,就需要挡位卡位机构进行锁定,避免需要一直进行操作。在国内已申请的相关专利中,专利《一种四位四通手动阀》(申请号:201120048552.1,申请日:2011-02-25),公开了一种挡位卡位机构,其方案是在定位轴底部设置有四条V形槽,V形槽卡在调整螺钉2顶部的小钢球上;专利《高可靠性手动阀》(申请号:201420033530.1,申请日:2014-01-20),也公开了一种类似的挡位卡位机构,其方案是在前盖与阀体上均设有用于对垫片进行限位的止挡部,在推杆4的底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三个定位孔,在前盖的底部设有由弹簧支撑的顶球,该顶球卡设在定位孔内。此两份专利的专利技术构思和结构类似,都是采用钢球与V形槽的卡位,使阀芯被限制,基本达到了设计功能,但是存在几个缺点:第一,手柄从侧向伸入,而钢球在另一边,二者不在同一外径上,因此二者合力对阀芯起到旋转的扭矩,使阀芯与阀体内腔起到较大的摩擦,寿命将大为降低;第二,经大量研究证明,V型槽与钢球配合的卡位功能并不理想,对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并且磨损后容易卡紧出不来,工况工作中极易产生操作不灵、无法换挡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寿命长、操作灵敏、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可靠性高的手动换向阀的挡位卡位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动换向阀的挡位卡位机构,包括阀体、安装在其中并对流道通断进行控制的阀芯,其特征在于,在阀芯一端设置了与操作手柄连接的连接柄,在另一端设置了堵头;堵头下部带有与阀芯连接的螺杆,上部为圆柱体,该圆柱体中部设置有垂直于轴线的通孔,在通孔内设置了弹簧和在其两端对称设置的钢球;在堵头外侧设置有定位套,其内孔表面设置有多道与钢球形状匹配的凹槽。上述的手动换向阀的挡位卡位机构,其中:所述定位套内孔表面的凹槽的截面为等腰梯形。上述的手动换向阀的挡位卡位机构,其中:所述定位套内孔表面的凹槽的等腰梯形截面的两条斜边的夹角为60±3°。上述的手动换向阀的挡位卡位机构,其中:所述定位套内孔表面的凹槽的等腰梯形截面的高为钢球直径的1/2-1/3。上述的手动换向阀的挡位卡位机构,其中:所述定位套内孔表面进行渗碳、氮化或镀铬处理。上述的手动换向阀的挡位卡位机构,其中:在定位套底部还设置有定位片,其内径略大于阀芯外径而小于定位套内径。上述的手动换向阀的挡位卡位机构,其中:还设置有与阀体连接的端盖,其内腔将所述定位套、堵头、定位片、弹簧、钢球均容纳在内。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操作手柄位于阀芯的相对于堵头的另一端,同时采用位于中间的弹簧和两端对称设置的钢球的方案,两个钢球同步运动,相对阀芯来说没有侧向力和旋转力矩,受力平衡,阀芯与阀体内腔的寿命大大延长;堵头上开有通孔用于容纳弹簧和钢球,安装极为方便,只需将弹簧塞入,两边钢球对称装入,再将堵头推入定位套即完成卡位机构安装;定位套上的凹槽可采用多种形状,如三角形槽即V形槽、半球槽、等腰梯形槽等,经大量对比试验发现,等腰梯形槽最为理想,加工简单且精度要求不高,钢球既能保证换挡时控制灵敏又能保证卡位时有效卡住;定位套内孔表面进行渗碳、氮化或镀铬处理,能保证表面硬化,增加耐磨性能,以延长产品寿命;定位片的加入,是为了避免力过大拉脱导致的钢球运动过头,使产品可靠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堵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4的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阀体1、定位套2、堵头3、弹簧4、钢球5、阀芯6、定位片7、端盖8、连接柄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重点描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因此选取了一个片式多路阀中的一联进行描述,当然,本技术稍加改变也可以运用于其它形式的手动阀控制,其也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本技术的手动换向阀的挡位卡位机构结构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阀体1、安装在其内腔内的阀芯6;阀芯6一端与用于安装操纵手柄的连接柄9连接,另一端通过螺纹与堵头3连接;阀体1在堵头3的一侧设置有端盖8,其底部固定有定位片7,定位套2站立在定位片7上并被端盖8上部卡紧,定位片7的内径略大于阀芯6外径而小于定位套2内径;定位套2上有三道等腰梯形凹槽,两条斜边的夹角为60±3°,高为钢球直径5的1/2-1/3;定位套2采用低碳钢,其内孔表面整体包括等腰梯形的斜边和底部在内进行渗碳、氮化或镀铬处理;堵头3结构如图2所示,结合图1可见,其露出阀芯6的部分为圆柱体,其高度方向的中部、垂直于轴线方向开有通孔,其内安装有弹簧4和在其两侧对称设置的钢球5,钢球5在挡位卡位状态下进入定位套2的内孔凹槽中。这时不需要操作者一直按住操纵手柄,从而把操作者从操纵手柄中解放出来。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只是将定位套2内孔的凹槽换成了图3所示的V形槽。这种结构的槽加工较为困难,需要专用刀具,加工精度要求也较高,实际效果反而不如实施例1。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只是将定位套2内孔的凹槽换成了图4所示的样式,其上端的两个挡位采用实施例1的等腰梯形槽,最下端的挡位采用直角梯形槽,并取消定位片7,直角梯形槽的直角边起到定位片7的定位作用,但这种直角梯形槽的受力不均,实际效果并不如实施例1理想。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只是将定位套2内孔的凹槽换成了图4所示的半球槽,这种槽的加工较为困难,且换向的瞬时力要求较大,效果也不如实施例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仅为了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手动换向阀的挡位卡位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换向阀的挡位卡位机构,包括阀体(1)、安装在其中并对流道通断进行控制的阀芯(6),其特征在于,在阀芯(6)一端设置了与操作手柄连接的连接柄(9),在另一端设置了堵头(3);堵头(3)下部带有与阀芯(6)连接的螺杆,上部为圆柱体,该圆柱体中部设置有垂直于轴线的通孔,在通孔内设置了弹簧(4)和在其两端对称设置的钢球(5);在堵头(3)外侧设置有定位套(2),其内孔表面设置有多道与钢球(5)形状匹配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换向阀的挡位卡位机构,包括阀体(1)、安装在其中并对流道通断进行控制的阀芯(6),其特征在于,在阀芯(6)一端设置了与操作手柄连接的连接柄(9),在另一端设置了堵头(3);堵头(3)下部带有与阀芯(6)连接的螺杆,上部为圆柱体,该圆柱体中部设置有垂直于轴线的通孔,在通孔内设置了弹簧(4)和在其两端对称设置的钢球(5);在堵头(3)外侧设置有定位套(2),其内孔表面设置有多道与钢球(5)形状匹配的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换向阀的挡位卡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2)内孔表面的凹槽的截面为等腰梯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换向阀的挡位卡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2)内孔表面的凹槽的等腰梯形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枫阳液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