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善踏板感的助力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5827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动系统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改善踏板感的助力器总成,包括前壳、后壳总成、设置于后壳总成内的活塞外壳组件、设置于活塞外壳组件内部的阀体总成以及设置于前壳上的制动主缸总成,所述阀体总成包括阀圈总成、止动底座和操纵杆,所述制动主缸总成包括主缸体、第一活塞和弹簧组件,所述第一活塞内部设置由反馈柱塞、柱塞回位弹簧和活动柱塞,所述反馈柱塞的后端与止动底座接触连接,前端与活动柱塞接触连接,所述柱塞回位弹簧套设于反馈柱塞的后半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助力器总成采用反馈柱塞反馈液压,使能量传递效率提高,提升了踏板感,拐点之后增加活动柱塞反馈液压,增大反馈面积,增加反馈力,消除了拐上的踏空感。

A booster assembly that can improve pedal feel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rake system auxiliary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booster assembly which can improve pedal sense, including a front housing, a rear housing assembly, a piston housing assembly arranged in the rear housing assembly, a valve body assembly arranged in the piston housing assembly and a brake master cylinder assembly arranged on the front housing. The valve body assembly includes a valve ring assembly, a stop base and a control rod The brake master cylinder assembly includes a main cylinder body, a first piston and a spring assembly. The first piston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feedback plunger, a plunger return spring and a movable plunger. The rear end of the feedback plunger is in contact with a stop base, and the front end is in contact with the movable plunger. The plunger return spring is sleeved in the rear half of the feedback plunger. The booster assembly of the invention adopts an inverse The feedback hydraulic pressure of the feed plunger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transmission, improves the pedal sense, increases the feedback hydraulic pressure of the movable plunger after the turning point, increases the feedback area, increases the feedback force, and eliminates the sense of step on the cr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改善踏板感的助力器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动系统辅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可改善踏板感的助力器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发展,现阶段对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踏板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更好的踏板感会增加驾驶员的安全感和对车辆的操控感。传统助力器的液压反馈由橡胶反馈板传递,橡胶变形吸收了部分能量,且在制动过程中,反馈面积始终保持不变,使得制动时会出现空行程长、踏板软的缺点,造成汽车在制动时制动距离过长、制动无力等问题。另外,由于整个过程的反馈面积不变,过了拐点之后再增加踏板力,输出液压增加量变小,特别是在紧急制动时,过了拐点之后,继续踩下踏板会有踏空的感觉,即驾驶员踩下踏板,输出液压的增加量变小,随之制动力的增加量变小,无法缩短制动距离,影响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改善踏板感的助力器总成,能快速消除空行程,迅速建压;通过采用反馈柱塞反馈液压,使能量传递效率提高,提升踏板感。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目的:一种可改善踏板感的助力器总成,包括前壳、后壳总成,所述后壳总成包括后壳、密封圈和导向环,所述前壳和后壳连接围成一壳腔,还包括:活塞外壳组件,所述活塞外壳组件设置于后壳内,包括活塞外壳、模板膜片总成,所述活塞外壳可相对后壳总成轴向滑动,所述活塞外壳与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所述模板膜片总成将壳腔分割为真空腔和大气腔,所述活塞外壳内壁设置有第二凸台;阀体总成,所述阀体总成设置于活塞外壳内部,包括用于密封的阀圈总成、操纵杆和止动底座,所述止动底座的后端面设置有沉孔和第一凸台,所述操纵杆的一端伸入止动底座的沉孔内,所述操纵杆与止动底座铆接,所述阀圈总成套设在操纵杆外部,所述阀圈总成的前端面与第一凸台接触连接形成大气阀口,所述阀圈总成的前端面与第二凸台接触连接形成真空阀口;制动主缸总成,包括主缸体和第一活塞总成,主缸体和第一活塞总成围设成第一腔,所述主缸体设置于前壳上,所述第一活塞总成包括第一活塞和弹簧组件,所述第一活塞从主缸体内腔伸出与活塞外壳前端面接触连接,所述弹簧组件设置于第一活塞的前端,所述第一活塞内部设置反馈柱塞、柱塞回位弹簧和活动柱塞,所述反馈柱塞的后端与止动底座接触连接,所述反馈柱塞的前端与活动柱塞接触连接,所述柱塞回位弹簧套设于反馈柱塞的后半段。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外壳内部沿轴向设置有一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BA套筒,在BA套筒的中上部套有BA回位弹簧,在活塞外壳和BA套筒的中下部相对应位置均设置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处设有钥匙,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钥匙与后壳总成的密封圈的前端面抵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的后端面与活塞外壳的前端面之间设置有活塞衬套。进一步的,所述制动主缸总成还包括第二活塞总成,所述第二活塞总成设置于第一活塞总成的前端,与所述弹簧组件抵接,所述第二活塞总成与主缸体围设成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相互独立工作分别输出液压。进一步的,所述主缸体上设置有用于给制动主缸总成提供制动液的储液罐。作为优选的,所述储液罐的数量为两个,分别通过销轴与主缸体过盈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主缸体上设置有两个进油口及两个出油口。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外壳的前端面与主缸体的后端面之间设有大回位弹簧。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外壳的前端面设置有压碟,所述压碟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大气腔和真空腔通过活塞外壳及压碟的通孔进行气体流通。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外壳后端设置有用于减小噪音的消音棉和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海绵,所述活塞外壳后端外部设置有用于保护活塞外壳及内部零件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外套设有支撑弹簧,在防尘罩的后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支撑弹簧移动的支撑弹簧定位盘。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可改善踏板感的助力器总成,在消除空行程后,活塞外壳继续前移,第一腔和第二腔开始建压,通过设置的反馈柱塞克服柱塞回位弹簧右移,从而顶住止动底座,完成跳跃值,形成动态平衡,通过采用反馈柱塞反馈液压,能量传递效率高,提升踏板感;2、本专利技术的可改善踏板感的助力器总成,在反馈柱塞前端设置有活动柱塞,在拐点之后,继续增加踏板力,消除了反馈柱塞和活动柱塞之间的间隙,使得止动底座、反馈柱塞和活动柱塞刚性连接,通过增加活动柱塞反馈液压,增大反馈面积,增加反馈力,消除了拐上的踏空感,使脚感变得更加的坚实;3、本专利技术的可改善踏板感的助力器总成,通过BA套筒、钥匙等部件,在工作状态下,驾驶员踩下踏板,活塞外壳前移,此时活塞外壳与阀圈总成形成的真空阀口的工作面会迅速切换为由BA套筒与阀圈总成形成的真空阀口的工作面,大气阀口继续打开,使得真空腔和大气腔的压差变大,活塞外壳能继续前移推动第一活塞总成,从而快速消除空行程,迅速建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改善踏板感助力器在初始状态下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改善踏板感助力器在工作状态下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后壳总成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阀体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活塞外壳贯穿钥匙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活塞外壳贯穿钥匙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BA套筒贯穿钥匙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输出压力和输入行程特性曲线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调整杆,2-支撑弹簧定位盘,3-支撑弹簧,4-消音棉,5-过滤海绵,6-防尘罩,7-贯穿杆,8-活塞外壳,10-后壳螺钉,11-BA套筒,12-BA回位弹簧,14-钥匙,15-活塞衬套,16-压碟,17-膜板膜片总成,18-大回位弹簧,19-前壳,20-第一活塞,21-第二活塞总成,22-主缸体,23-六角锁紧螺母,24-膜片,25-膜板,26-反馈柱塞,27-柱塞回位弹簧,28-活动柱塞,29-导向环,30-密封圈,31-后壳,32-操纵杆,33-阀圈总成,34-止动底座,A1-真空阀口,A2-大气阀口,B1-大气,B2-真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改善踏板感的助力器总成,包括前壳19、后壳总成,所述后壳总成包括后壳31、密封圈30和导向环29,起密封和导向作用,密封圈30和导向环29与后壳31采用过盈配合,确保无相对运动,此处在装配时,需要涂适量的润滑脂,确保滑动顺畅,所述前壳19和后壳31连接围成一壳腔,后壳31上设置有后壳螺钉和贯穿杆7,所述后壳31和贯穿杆7采用铆接连接,贯穿杆7连接到前壳19上,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用来减少气压差对前壳19和后壳31之间的压力,还包括:活塞外壳组件,所述活塞外壳组件设置于后壳31内,包括活塞外壳8、模板膜片总成17,以及用于密封的O型密封圈,所述活塞外壳8、膜板膜片总成17及O型密封圈铆接在一起,所述活塞外壳8可相对后壳总成轴向滑动,所述活塞外壳8与密封圈30起到密封作用,所述模板膜片总成17包括膜板25、膜片24,两者铆压而成,其中膜片24被前壳19、后壳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改善踏板感的助力器总成,包括前壳、后壳总成,所述后壳总成包括后壳、密封圈和导向环,所述前壳和后壳连接围成一壳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活塞外壳组件,所述活塞外壳组件设置于后壳内,包括活塞外壳、模板膜片总成,所述活塞外壳可相对后壳总成轴向滑动,所述活塞外壳与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所述模板膜片总成将壳腔分割为真空腔和大气腔,所述活塞外壳内壁设置有第二凸台;/n阀体总成,所述阀体总成设置于活塞外壳内部,包括用于密封的阀圈总成、操纵杆和止动底座,所述止动底座的后端面设置有沉孔和第一凸台,所述操纵杆的一端伸入止动底座的沉孔内,所述操纵杆与止动底座铆接,所述阀圈总成套设在操纵杆外部,所述阀圈总成的前端面与第一凸台接触连接形成大气阀口,所述阀圈总成的前端面与第二凸台接触连接形成真空阀口;/n制动主缸总成,包括主缸体和第一活塞总成,主缸体和第一活塞总成围设成第一腔,所述主缸体设置于前壳上,所述第一活塞总成包括第一活塞和弹簧组件,所述第一活塞从主缸体内腔伸出与活塞外壳前端面接触连接,所述弹簧组件设置于第一活塞的前端,所述第一活塞内部设置反馈柱塞、柱塞回位弹簧和活动柱塞,所述反馈柱塞的后端与止动底座接触连接,所述反馈柱塞的前端与活动柱塞接触连接,所述柱塞回位弹簧套设于反馈柱塞的后半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善踏板感的助力器总成,包括前壳、后壳总成,所述后壳总成包括后壳、密封圈和导向环,所述前壳和后壳连接围成一壳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活塞外壳组件,所述活塞外壳组件设置于后壳内,包括活塞外壳、模板膜片总成,所述活塞外壳可相对后壳总成轴向滑动,所述活塞外壳与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所述模板膜片总成将壳腔分割为真空腔和大气腔,所述活塞外壳内壁设置有第二凸台;
阀体总成,所述阀体总成设置于活塞外壳内部,包括用于密封的阀圈总成、操纵杆和止动底座,所述止动底座的后端面设置有沉孔和第一凸台,所述操纵杆的一端伸入止动底座的沉孔内,所述操纵杆与止动底座铆接,所述阀圈总成套设在操纵杆外部,所述阀圈总成的前端面与第一凸台接触连接形成大气阀口,所述阀圈总成的前端面与第二凸台接触连接形成真空阀口;
制动主缸总成,包括主缸体和第一活塞总成,主缸体和第一活塞总成围设成第一腔,所述主缸体设置于前壳上,所述第一活塞总成包括第一活塞和弹簧组件,所述第一活塞从主缸体内腔伸出与活塞外壳前端面接触连接,所述弹簧组件设置于第一活塞的前端,所述第一活塞内部设置反馈柱塞、柱塞回位弹簧和活动柱塞,所述反馈柱塞的后端与止动底座接触连接,所述反馈柱塞的前端与活动柱塞接触连接,所述柱塞回位弹簧套设于反馈柱塞的后半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踏板感的助力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外壳内部沿轴向设置有一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BA套筒,在BA套筒的中上部套有BA回位弹簧,在活塞外壳和BA套筒的中下部相对应位置均设置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处设有钥匙,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钥匙与后壳总成的密封圈的前端面抵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王军黄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博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