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杆改进型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105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杆改进型夹持装置,涉及连杆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固定连接横向滑轨,所述横向滑轨上滑动连接两个结构对称的滑座,所述滑座侧面开有螺纹孔并通过紧固螺钉连接于横向滑轨上,所述滑座上固定连接夹持机构和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设置横向滑轨、纵向滑轨、扇形导轨,可以实现调节滑座、扇形导轨、弧形爪手之间的距离,从而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连杆的夹持,通过设置液压杆一、液压杆三实现了弧形爪手之间距离的粗调节和微调节转动,通过设置定位机构,提高了夹持连杆时得稳定性,实用性高,维护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An improved clamping device of connec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ng rod improved clamping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necting rod processing, including a base, the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transverse slide rail, the transverse slide rail is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two structurally symmetrical slide seats, the side of the slid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threaded hol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verse slide rail through a fastening screw, and the slide sea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clamping mechanism and a position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By setting the transverse slide rail, longitudinal slide rail and sector guide rail,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liding seat, sector guide rail and arc claw can be adjusted, so as to be suitable for the clamping of connecting rods of different sizes. By setting the hydraulic rod I and the hydraulic pressure rod III, the rough adjustment and micro adjustment rotation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rc claw can be realized, and the positioning can be se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tability, practicability, convenient maintenance and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when the connecting rod is clamp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杆改进型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连杆
,具体涉及一种连杆改进型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曲轴连杆是连接汽车发动机的曲轴和活塞用于传递动力的部件,曲轴连杆由连杆和连杆盖二部分配对构成,连杆的上部设有用于装配衬套的衬套孔,连杆的下面设有半爿用于装配轴瓦的凹槽称为杆瓦槽,所述杆瓦槽的二边还设有用于连接螺栓的螺纹孔称为螺孔,与之对应,连杆盖的上面设有半爿用于装配轴瓦的凹槽称为盖瓦槽和用于滑动穿过螺栓的台阶通孔称为台穿孔;连杆和连杆盖二部分配对经螺栓连接后,由杆瓦槽和盖瓦槽拼合形成的孔称为轴瓦合符孔。加工成型后需要对曲轴连杆进行铣面,提高表面精确度,需要使用夹持装置进行定位,不同尺寸的连杆需要不同的夹持装置,因此急需一款实用性高,可以夹持多种尺寸的夹持装置。中国专利申请为CN107932136A公开了一种连杆两端同时定位装置,包括底板和设在底板上的竖直支撑板,还包括驱动缸和端部定位支撑块以及压板结构,所述端部定位支撑块设在竖直支撑板上,端部定位支撑块上方设有连杆端部定位凹槽,所述压板结构包括大端压板和小端压板,所述大端压板和小端压板中部均铰接在竖直支撑板上,大端压板的一端与连杆大端相对应,小端压板一端与连杆小端相对应,所述大端压板另一端与顶杆一端相连,小端压板另一端与驱动杆一端相连,所述顶杆另一端和驱动杆另一端通过连接板相连,连接板与驱动缸的活塞杆相连,该装置的优点在于:定位准确可靠,提高加工效率,但不适用多种尺寸的定位,实用性还可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杆改进型夹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一种连杆改进型夹持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固定连接横向滑轨,所述横向滑轨上滑动连接两个结构对称的滑座,所述滑座侧面开有螺纹孔并通过紧固螺钉连接于横向滑轨上,所述滑座上固定连接夹持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滑座上的纵向滑轨,所述纵向滑轨上滑动连接两个结构相同的扇形导轨,所述扇形导轨包括一体成型的弧形导轨和直轨,所述直轨滑动连接于纵向滑轨上,所述直轨侧面开有螺钉孔并通过紧固螺钉连接于纵向滑轨上,所述弧形导轨上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接滑杆,所述滑杆底端固定连接限位片,所述滑杆固定连接于滑块上,所述滑块上转动连接弧形爪手,所述滑块下端固定连接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直轨的中心位置,所述直轨上固定连接液压杆一底端,所述液压杆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杆上;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于滑座上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圆盘,所述圆盘上开有三个结构对称的T形槽,所述T形槽内固定连接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T”字形的定位杆,所述滑轨上开有液压杆槽,所述液压杆槽内固定连接液压杆二,所述液压杆二的一端固定连接圆盘。优选的,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立板,所述立板上固定连接液压杆三的底端,所述液压杆三顶端铰接于弧形爪手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弧形爪手上固定连接橡胶垫片。优选的,所述基座上开有工具槽。优选的,所述基座底端铰接万向轮。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设置横向滑轨、纵向滑轨、扇形导轨,可以实现调节滑座、扇形导轨、弧形爪手之间的距离,从而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连杆的夹持,通过设置液压杆一、液压杆三实现了弧形爪手之间距离的粗调节和微调节转动,通过设置定位机构,提高了夹持连杆时得稳定性,实用性高,维护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扇形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定位机构中的T形槽与定位杆的位置示意图。其中,1-基座,2-横向滑轨,3-滑座,4-夹持机构,5-定位机构,6-扇形导轨,7-弧形导轨,8-直轨,9-滑槽,10-滑杆,11-滑块,12-弧形爪手,13-连杆,14-液压杆一,15-滑轨,16-圆盘,17-T形槽,18-弹簧,19-定位杆,20-液压杆槽,21-液压杆二,22-立板,23-液压杆三,24-橡胶垫片,25-工具槽,26-纵向滑轨,27-限位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连杆改进型夹持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固定连接横向滑轨2,所述横向滑轨2上滑动连接两个结构对称的滑座3,所述滑座3侧面开有螺纹孔并通过紧固螺钉连接于横向滑轨2上,所述滑座3上固定连接夹持机构4和定位机构5;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滑座3上的纵向滑轨26,所述纵向滑轨26上滑动连接两个结构相同的扇形导轨6,所述扇形导轨6包括一体成型的弧形导轨7和直轨8,所述直轨8滑动连接于纵向滑轨26上,所述直轨8侧面开有螺钉孔并通过紧固螺钉连接于纵向滑轨26上,所述弧形导轨7上开有滑槽9,所述滑槽9内滑接滑杆10,所述滑杆10底端固定连接限位片27,所述滑杆10固定连接于滑块11上,所述滑块11上转动连接弧形爪手12,所述滑块11下端固定连接连杆13的一端,所述连杆13的另一端铰接于直轨8的中心位置,所述直轨8上固定连接液压杆一14底端,所述液压杆一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杆13上;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固定于滑座3上的滑轨15,所述滑轨15上滑动连接圆盘16,所述圆盘16上开有三个结构对称的T形槽17,所述T形槽17内固定连接弹簧18,所述弹簧18另一端固定连接“T”字形的定位杆19,所述滑轨15上开有液压杆槽20,所述液压杆槽20内固定连接液压杆二21,所述液压杆二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圆盘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块11上固定连接立板22,所述立板22上固定连接液压杆三23的底端,所述液压杆三23顶端铰接于弧形爪手12的外侧。所述弧形爪手12上固定连接橡胶垫片24。此外,所述基座1上开有工具槽25。所述基座1底端铰接万向轮。工作过程及原理:使用本技术时,根据所要加工的连杆尺寸,调节两个滑座3之间的距离,沿横向滑轨2滑动滑座3调节好后拧紧紧固螺钉固定后再调节扇形导轨6在纵向滑轨26上的位置,调节结束后,再启动液压杆一14,使得连杆13转动从而带动滑块11通过滑杆10在滑槽9内转动,限位片27的设计防止滑杆10脱离滑槽9,再启动液压杆三23,微调弧形爪手12的角度,便于夹持连杆端部外侧,调节好后再启动液压杆二21,使得圆盘16沿滑轨15滑动至合适位置,将连杆端部内侧套入三个定位杆19外,定位杆19在弹簧18的回复作用下压紧连杆端部内侧,从而实现了夹持连杆并提高了稳定性,橡胶垫片24的设计避免夹持力过大造成连杆表面质量缺陷,工具槽25的设计可以存放一些维修工具,便于维护。基于上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设置横向滑轨2、纵向滑轨26、扇形导轨6,可以实现调节滑座3、扇形导轨6、弧形爪手12之间的距离,从而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连杆的夹持,通过设置液压杆一14、液压杆三23实现了弧形爪手12之间距离的粗调节和微调节转动,通过设置定位机构5,提高了夹持连杆时得稳定性,实用性高,维护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杆改进型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固定连接横向滑轨(2),所述横向滑轨(2)上滑动连接两个结构对称的滑座(3),所述滑座(3)侧面开有螺纹孔并通过紧固螺钉连接于横向滑轨(2)上,所述滑座(3)上固定连接夹持机构(4)和定位机构(5);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滑座(3)上的纵向滑轨(26),所述纵向滑轨(26)上滑动连接两个结构相同的扇形导轨(6),所述扇形导轨(6)包括一体成型的弧形导轨(7)和直轨(8),所述直轨(8)滑动连接于纵向滑轨(26)上,所述直轨(8)侧面开有螺钉孔并通过紧固螺钉连接于纵向滑轨(26)上,所述弧形导轨(7)上开有滑槽(9),所述滑槽(9)内滑接滑杆(10),所述滑杆(10)底端固定连接限位片(27),所述滑杆(10)固定连接于滑块(11)上,所述滑块(11)上转动连接弧形爪手(12),所述滑块(11)下端固定连接连杆(13)的一端,所述连杆(13)的另一端铰接于直轨(8)的中心位置,所述直轨(8)上固定连接液压杆一(14)底端,所述液压杆一(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杆(13)上;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固定于滑座(3)上的滑轨(15),所述滑轨(15)上滑动连接圆盘(16),所述圆盘(16)上开有三个结构对称的T形槽(17),所述T形槽(17)内固定连接弹簧(18),所述弹簧(18)另一端固定连接“T”字形的定位杆(19),所述滑轨(15)上开有液压杆槽(20),所述液压杆槽(20)内固定连接液压杆二(21),所述液压杆二(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圆盘(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改进型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固定连接横向滑轨(2),所述横向滑轨(2)上滑动连接两个结构对称的滑座(3),所述滑座(3)侧面开有螺纹孔并通过紧固螺钉连接于横向滑轨(2)上,所述滑座(3)上固定连接夹持机构(4)和定位机构(5);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滑座(3)上的纵向滑轨(26),所述纵向滑轨(26)上滑动连接两个结构相同的扇形导轨(6),所述扇形导轨(6)包括一体成型的弧形导轨(7)和直轨(8),所述直轨(8)滑动连接于纵向滑轨(26)上,所述直轨(8)侧面开有螺钉孔并通过紧固螺钉连接于纵向滑轨(26)上,所述弧形导轨(7)上开有滑槽(9),所述滑槽(9)内滑接滑杆(10),所述滑杆(10)底端固定连接限位片(27),所述滑杆(10)固定连接于滑块(11)上,所述滑块(11)上转动连接弧形爪手(12),所述滑块(11)下端固定连接连杆(13)的一端,所述连杆(13)的另一端铰接于直轨(8)的中心位置,所述直轨(8)上固定连接液压杆一(14)底端,所述液压杆一(14)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洋清黄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运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