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自动铣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1360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自动铣槽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储料槽、接料槽、传送组件和打磨座,储料槽供工件排列码放,该储料槽在靠近接料槽位置设置有出料口,储料槽的工件通过出料口依次转移至接料槽内,打磨座包括供工件夹持的第二夹持位,打磨座设置有铣刀组件,该铣刀组件对夹持在第二夹持位上的工件进行铣槽,传送组件将接料槽传送的工件转移至第二夹持位;传送组件设置有转向调位机构,该转向调位机构用于调整工件方向,将工件待铣槽面与铣刀组件垂直设置,其整体结构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工件的自动铣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自动铣槽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铣槽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工件自动铣槽设备。
技术介绍
钻头是用于在实体材料上钻削出通孔或盲孔,并能对已有通孔或盲孔实施扩孔的刀具。目前,市场及资料上常用的钻头主要有麻花钻、扁钻、中心钻、深孔钻和套料钻。钻头的加工通常通过夹头将钻头胚件夹持,然后通过铣刀对钻头胚件实施加工,在此过程中,铣刀与钻头胚件呈垂直状实施加工,其钻头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安装在电锤机上,钻头的一端为工作端,另外一端为安装端,该钻头的安装端安装在电锤机上,市面上的钻头在安装端大多呈方炳状,安装端在四方体的外表面需要铣槽,以加固安装紧度,现有的钻头安装端有在两面上铣槽,也有在四面上铣槽,钻头工件铣槽设备,目前由于工艺技术的限制,通常采用人工铣槽的方式将钻头放置到铣槽设备内进行铣槽,但是人工铣槽操作造成的定位不准,造成次品率高,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加工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自动铣槽设备,实现高度自动化的上料、安装、铣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件自动铣槽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储料槽、接料槽、传送组件和打磨座,所述储料槽供工件排列码放,该储料槽在靠近接料槽位置设置有出料口,储料槽的工件通过出料口依次转移至接料槽内,所述打磨座包括有第二安装座,所述打磨座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夹持块,至少两个第二夹持块安装在第二安装座上,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第二夹持位,所述打磨座还设置有第二驱动件,该第二驱动件与第二夹持块联动,实现第二夹持块夹持工件;所述打磨座设置有铣刀组件,该铣刀组件对夹持在第二夹持位上的工件进行铣槽,所述传送组件将接料槽传送的工件转移至第二夹持位;所述传送组件设置有转向调位机构,该转向调位机构用于调整工件方向,将工件待铣槽面与铣刀组件垂直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传送座、第一夹持座,所述传送座包括有供工件放置的放置位,所述第一夹持座包括有供工件夹持的第一夹持位,所述放置位与第一夹持位均与接料槽的轴心呈平行设置,所述传送座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机架设置有驱动传送座滑移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传送座的放置位依次与接料槽和转向调位机构对齐,所述接料槽在对应工件放置的端部位置设置有第二推送装置,该第二推送装置在放置位与接料槽对齐时推送工件至放置位内,所述转向调位机构包括有转动座,该转动座设置有供工件放置的安装孔,该安装孔的横截面呈与工件被铣槽端吻合的多边形状,所述安装孔与接料槽与放置位轴向平行设置,所述转动座设置有第六驱动装置,该第六驱动装置带动转动座转动,所述转动座设置有换向机构,该换向机构用于控制转动座转动至安装孔多边形的其中任一侧面与预设面平行;所述传送座在放置位背向转动座一端设置有推板,该推板设置有第七驱动装置,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传送座的放置位与安装孔对齐时,该第七驱动装置驱动推板向安装孔一侧移动,在第六驱动装置带动转动座的安装孔与工件铣槽端的位置吻合时,推板推动工件铣槽端伸入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夹持座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持座在转动座和打磨座之间传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第六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转动座的外周面至少设置有一个与安装孔的多边形的其中一侧面平行设置的标识件,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识别标识件,在第六驱动装置带动转动座转动到标识件与位置传感器平行对齐时,位置传感器控制第六驱动装置停止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料槽设置有第一推送装置,该第一推送装置带动储料槽内的工件依次转移到接料槽内,所述出料口设置在储料槽的侧板位置,所述接料槽设置在储料槽设置出料口的侧板的外侧面,并设置在出料口下方,所述出料口和接料槽均呈长条状,所述第一推送装置包括设置在储料槽在靠近出料口的侧板内侧下端的顶板以及带动顶板上下运动的第三驱动装置,该顶板在向上移动时将一个工件顶出至出料口,下落至接料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口设置有挡板组件,该挡板组件包括用于封闭出料口的挡板和驱动挡板远离出料口转动的第四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带动挡板与顶板上下升降频率等频率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推送装置包括第一推杆和带动第一推杆移动的第五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推杆在接料槽内滑移,该第五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或者直线气缸或者直线油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持座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夹持块,至少两个第一夹持块之间形成供工件夹持的第一夹持位,所述第一夹持座还设置有第一驱动件,该第一驱动件与第一夹持块联动,实现第一夹持块夹持工件;所述第一夹持位与安装孔与第二夹持位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座包括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换向座,所述第一夹持座与换向座转动连接,所述换向座设置有第九驱动装置,该第九驱动装置带动第一夹持座以其轴心为中心转动;所述换向座的侧面与第一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该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换向座向打磨座一侧和背向打磨座一侧翻转,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有第十一驱动装置,该第十一驱动装置带动第一安装座沿第一夹持位和第二夹持位的连线方向滑移,驱动第一夹持位上的工件端部插入第二夹持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铣刀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二夹持位两侧的铣刀安装座以及设置在铣刀安装座的内侧面的铣刀,所述铣刀安装座设置有带动铣刀转动的第十四驱动装置,所述铣刀安装座设置有第十驱动装置,该第十驱动装置带动铣刀安装座相互靠近移动;所述第二安装座与铣刀安装座分体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有第十二驱动装置,该第十二驱动装置带动第二安装座沿工件轴线向第一安装座方向滑移,第二安装座的滑移行程等于工件铣槽的长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安装座还设置有脱料机构,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有与第二夹持位同轴设置并贯通的第二通孔,所述脱料机构包括第二推杆和第十五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通孔供第二推杆穿过,当需要脱料时,该第十五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推杆穿过第二通孔推动夹持在第二夹持位内的工件脱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夹持块包括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所述下夹持块固定设置在第二安装座上,所述上夹持块与第二安装座滑移设置,所述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设置有弹簧件,之间形成第二夹持位,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压杆和第十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安装座在上夹持块上端设置有开槽,所述压杆一端铰接在开槽内,用于下压上夹持块,另外一端向第十三驱动装置延伸,所述十三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或直线气缸或者直线油缸中的一种,该第十三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压杆背向上夹持杆的一端下方固定连接,带动压杆背向上夹持杆一端上下运动。本专利技术通过依次设置储料槽、接料槽、传送组件和打磨座,实现了工件的自动上料,传送,并通过设置转向调位机构,在传送过程中调整工件的方位,将工件待铣槽面调整为与铣刀组件垂直设置,以保持每次传送的工件能够在铣槽工位准确的自动铣槽,其整体结构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工件的自动铣槽。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储料槽和接料槽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储料槽和接料槽的俯视视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储料槽、接料槽、传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自动铣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储料槽(a1)、接料槽(a7)、传送组件和打磨座,所述储料槽(a1)供工件排列码放,该储料槽(a1)在靠近接料槽(a7)位置设置有出料口(a2),储料槽(a1)的工件通过出料口(a2)依次转移至接料槽(a7)内,所述打磨座包括有第二安装座(c15),所述打磨座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夹持块,至少两个第二夹持块安装在第二安装座(c15)上,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第二夹持位,所述打磨座还设置有第二驱动件,该第二驱动件与第二夹持块联动,实现第二夹持块夹持工件;所述打磨座设置有铣刀组件,该铣刀组件对夹持在第二夹持位上的工件进行铣槽,所述传送组件将接料槽(a7)传送的工件转移至第二夹持位;所述传送组件设置有转向调位机构,该转向调位机构用于调整工件方向,将工件待铣槽面与铣刀组件垂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自动铣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储料槽(a1)、接料槽(a7)、传送组件和打磨座,所述储料槽(a1)供工件排列码放,该储料槽(a1)在靠近接料槽(a7)位置设置有出料口(a2),储料槽(a1)的工件通过出料口(a2)依次转移至接料槽(a7)内,所述打磨座包括有第二安装座(c15),所述打磨座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夹持块,至少两个第二夹持块安装在第二安装座(c15)上,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第二夹持位,所述打磨座还设置有第二驱动件,该第二驱动件与第二夹持块联动,实现第二夹持块夹持工件;所述打磨座设置有铣刀组件,该铣刀组件对夹持在第二夹持位上的工件进行铣槽,所述传送组件将接料槽(a7)传送的工件转移至第二夹持位;所述传送组件设置有转向调位机构,该转向调位机构用于调整工件方向,将工件待铣槽面与铣刀组件垂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自动铣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传送座(b1)、第一夹持座(c1),所述传送座(b1)包括有供工件放置的放置位,所述第一夹持座(c1)包括有供工件夹持的第一夹持位,所述放置位与第一夹持位均与接料槽(a7)的轴心呈平行设置,所述传送座(b1)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机架设置有驱动传送座(b1)滑移的第一驱动装置(b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b2)驱动传送座(b1)的放置位依次与接料槽(a7)和转向调位机构对齐,所述接料槽(a7)在对应工件放置的端部位置设置有第二推送装置,该第二推送装置在放置位与接料槽(a7)对齐时推送工件至放置位内,所述转向调位机构包括有转动座(b10),该转动座(b10)设置有供工件放置的安装孔(b11),该安装孔(b11)的横截面呈与工件被铣槽端吻合的多边形状,所述安装孔(b11)与接料槽(a7)与放置位轴向平行设置,所述转动座(b10)设置有第六驱动装置(b12),该第六驱动装置(b12)带动转动座(b10)转动,所述转动座(b10)设置有换向机构,该换向机构用于控制转动座(b10)转动至安装孔(b11)多边形的其中任一侧面与预设面平行;所述传送座(b1)在放置位背向转动座(b10)一端设置有推板(b8),该推板(b8)设置有第七驱动装置(b9),在第一驱动装置(b2)驱动传送座(b1)的放置位与安装孔(b11)对齐时,该第七驱动装置(b9)驱动推板(b8)向安装孔(b11)一侧移动,在第六驱动装置(b12)带动转动座(b10)的安装孔(b11)与工件铣槽端的位置吻合时,推板(b8)推动工件铣槽端伸入安装孔(b11)内,所述第一夹持座(c1)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c8),所述第二驱动装置(c8)驱动第一夹持座(c1)在转动座(b10)和打磨座之间传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件自动铣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有位置传感器(b13),所述位置传感器(b13)与第六驱动装置(b12)电连接,所述转动座(b10)的外周面至少设置有一个与安装孔(b11)的多边形的其中一侧面平行设置的标识件(b14),所述位置传感器(b13)用于识别标识件(b14),在第六驱动装置(b12)带动转动座(b10)转动到标识件(b14)与位置传感器(b13)平行对齐时,位置传感器(b13)控制第六驱动装置(b12)停止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工件自动铣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槽(a1)设置有第一推送装置,该第一推送装置带动储料槽(a1)内的工件依次转移到接料槽(a7)内,所述出料口(a2)设置在储料槽(a1)的侧板位置,所述接料槽(a7)设置在储料槽(a1)设置出料口(a2)的侧板的外侧面,并设置在出料口(a2)下方,所述出料口(a2)和接料槽(a7)均呈长条状,所述第一推送装置包括设置在储料槽(a1)在靠近出料口(a2)的侧板内侧下端的顶板(a3)以及带动顶板(a3)上下运动的第三驱动装置(a4),该顶板(a3)在向上移动时将一个工件顶出至出料口(a2),下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久旺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荣欣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