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摆线铣粗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2891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摆线铣粗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待加工的机匣零件按凸台特征进行区域划分;步骤二、对划分好的区域进行摆线铣开下刀槽;步骤三、对开好下刀槽的区域进行摆线铣加工;步骤四、对凸台周围剩余的未加工的区域进行摆线铣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在机匣粗加工时,尽可能采用摆线铣方式去除材料余量,避免了封闭区域槽铣和侧铣加工较大的啮合角度,同时改善刀具散热条件,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刀具的磨损速度,提高机匣类零件的加工效率。

A Cycloidal Milling Roughening Method for Engine Casing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摆线铣粗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摆线铣粗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机匣外型面粗铣加工,对于半封闭区域采用的是侧铣加工方式,为了保证较高的加工效率,采用大的径向切深,较小进给的加工策略,这样的加工方式导致刀具与工件啮合角度大,刀具收到的机械载荷大,同时较大的啮合区域导致散热不好,加剧了刀具的磨损。对于封闭区域,则先采用槽铣加工方式加工下刀槽,下刀槽开好后,再采用侧铣方式加工。在槽铣加工过程中,刀具包角达到180度,刀具载荷大,散热性能欠佳,刀具磨损更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摆线铣粗加工方法,其目的在于降低刀具载荷,改善刀具散热性能,延长刀具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摆线铣粗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待加工的机匣零件按凸台特征进行区域划分;步骤二、对划分好的区域进行摆线铣开下刀槽;步骤三、对开好下刀槽的区域进行摆线铣加工;步骤四、对凸台周围剩余的未加工的区域进行摆线铣加工。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根据凸台的具体位置,将相邻两凸台之间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区域。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划分的区域的边界与凸台的边界重合。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开下刀槽时,下刀槽的边界与凸台的边界重合。进一步地,所述下刀槽的宽度不小于刀具直径的2~3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摆线铣加工时,刀具的下刀点位于下刀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刀具的下刀点位于下刀槽的中部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对未加工的区域进行加工时,刀具的下刀点位于步骤三中已加工好的区域内。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刀具的下刀点位于未加工区域边界的中部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摆线铣加工时,摆线铣的切削速度为100m/min-150m/min,进给速度为600mm/min-1000mm/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机匣粗加工时,先根据凸台划分好摆线加工区域,对每一个划分好的区域都采用先摆线铣开下刀槽,再采用摆线铣加工该区域的加工方式,凸台周围剩余未加工区域也采用摆线铣加工,整个加工过程都采用摆线铣方式去除材料余量,避免了槽铣和侧铣加工较大的啮合角度,同时改善刀具散热条件,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刀具的磨损速度,提高机匣类零件的加工效率。进一步地,划分的区域的边界与凸台的边界重合,这样使得凸台周边剩余余量最小,使摆线加工区域最大,进而更好地改善刀具散热条件,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刀具的磨损速度,提高机匣类零件的加工效率。进一步地,刀槽的宽度不小于刀具直径的2~3倍,以保证刀具有较好的排屑和散热性能。进一步地,刀具的下刀点位于下刀槽的中部位置,最大限度避免刀具下刀过程中发生扎刀现象。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示意性示出一个机匣粗加工前后模型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匣型面摆线铣区域划分;图3为本专利技术摆线铣开下刀槽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摆线铣机匣型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摆线铣凸台特征周围剩余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示意性示出一个典型机匣粗加工前后模型主视图,粗加工之前的毛坯为车削后的零件,轮廓如图1虚线所示,粗加工后该机匣型面有三个凸台特征,分别为凸台1、凸台2和凸台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某一优选实施例,一种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摆线铣粗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待加工的机匣零件按凸台特征进行区域划分;具体方法为:根据凸台的具体位置,将相邻两凸台之间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区域,且划分的区域的边界与凸台的边界重合;关于步骤一可参见图2所示,该机匣型面划分成3个区域,分别区域1、区域2和区域3。区域1的左边界与凸台1的右边界重合,区域1的右边界与凸台2的左边界重合。同理,区域2的左边界与凸台2的右边界重合,区域2的右边界与凸台3的左边界重合;区域3的左边界与凸台3的右边界重合,区域3的右边界与凸台1的左边界重合;步骤二、对划分好的区域进行摆线铣开槽加工,为后续摆线铣机匣型面开下刀槽;具体方法为:开下刀槽时,如图3所示,下刀槽的边界应与凸台的边界重合,图3为下刀槽的位置和对应摆线开下刀槽的轨迹示意图,优选的,下刀槽的宽度不小于刀具直径的2~3倍;步骤三、对开好下刀槽的区域进行摆线铣加工;具体方法为:摆线铣加工时,如图4所示,刀具的下刀点应位于预先开好的下刀槽内,图4为摆线铣机匣型面轨迹示意图,优选的,刀具的下刀点位于下刀槽的中部位置;步骤四、对凸台周围剩余的未加工的区域进行摆线铣加工;具体方法为:对未加工的区域进行加工时,如图5所示,刀具的摆线下刀点位于步骤三中已加工好的区域内,图5为摆线铣凸台特征周围剩余区域示意图,优选的,刀具的下刀点位于未加工区域边界的中部位置。本专利技术摆线铣加工时,摆线铣的切削速度为100m/min-150m/min,进给速度为600mm/min-1000mm/min。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摆线铣粗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待加工的机匣零件按凸台特征进行区域划分;步骤二、对划分好的区域进行摆线铣开下刀槽;步骤三、对开好下刀槽的区域进行摆线铣加工;步骤四、对凸台周围剩余的未加工的区域进行摆线铣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摆线铣粗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待加工的机匣零件按凸台特征进行区域划分;步骤二、对划分好的区域进行摆线铣开下刀槽;步骤三、对开好下刀槽的区域进行摆线铣加工;步骤四、对凸台周围剩余的未加工的区域进行摆线铣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摆线铣粗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根据凸台的具体位置,将相邻两凸台之间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摆线铣粗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划分的区域的边界与凸台的边界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摆线铣粗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开下刀槽时,下刀槽的边界与凸台的边界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摆线铣粗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刀槽的宽度不小于刀具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杰吴晓锋刘军团吴慧雯胡思嘉王飞陈海瑛汤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