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管壳开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96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管壳开槽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可竖直升降、用于固定管壳的水平转轴;设于所述水平转轴上方可水平移动的铣刀;驱动所述水平转轴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铣刀平移的第二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卧式管壳开槽机通过将待加工管壳水平套设在水平转轴上固定,一般将两个半圆形管壳组成一个圆管形,再用扎带捆绑固定后,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铣刀平移到设定位置,确定开槽位置,然后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水平转轴升起,使管壳达到铣刀位置,确定开槽深度,铣刀运行过程中,水平转轴绕自身轴转动,带动管壳转动,从而铣刀沿管壳周向快速精准开槽。

A kind of horizontal shell slot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管壳开槽机
本技术涉及保冷绝热管壳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管壳开槽机。
技术介绍
聚异氰脲酸酯(PIR)管壳是一种新型的深冷绝热材料,可满足-196℃~+150℃范围内的各种管道和设备、以及建筑物的绝热需求,模压成型可满足各种厚度的复合式多层结构设计要求。高密度硬质聚异氰脲酸酯管托(管壳)是在木托基础上、聚氨酯管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产品,使用专用原料制造,专用设备成型,具有导热系数低、抗氧性能好、抗弯曲性能好、闭孔率高、吸水率低、防腐能力强、阻燃级别高、方便安装等显著特点,在保冷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97899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聚异氰脲酸酯管壳保冷结构,包括内层管壳和外层管壳,内层管壳和外层管壳的材质为聚异氰脲酸酯,内层管壳包括第一内层管壳、第二内层管壳,上内层管壳和下内层管壳之间通过高低缝拼接,外层管壳包括第一外层管壳、第二外层管壳,第一外层管壳和第二外层管壳之间通过高低缝拼接,外层管壳的高低缝延长线和所述内层管壳的高低缝延长线十字交叉。高低缝拼接的聚异氰脲酸酯管壳由三维切割机切割而成,只需将切割图纸稍作改变,即可将普通直线型的切口转变成高低缝拼接型。管壳在使用时,为一节一节相互连接,相邻两节管壳之间通过高低缝拼接,每一节管壳分为两片,两片之间通过高低缝拼接,使用时需要使用环绕管壳设置的固定环进行固定,所以一般需要在管壳的外表面沿周向设置一圈凹槽,用于容纳固定环,管壳上开槽要求位置准确、深度均匀、宽度一致,而且量大,人工开槽无法满足要求,需要开发一种专门用于开槽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卧式管壳开槽机。一种卧式管壳开槽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可竖直升降、用于固定管壳的水平转轴;设于所述水平转轴上方可水平移动的铣刀;驱动所述水平转轴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铣刀平移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水平转轴的一端设有用于转动所述水平转轴的手轮。所述手轮与水平转轴固定设置,从而可以通过转动手轮使水平转轴转动,使待加工管壳转动,在其外周面上由铣刀开出周向的槽。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液压升降平台,所述液压升降平台上设有安装所述水平转轴的一对支撑架,所述水平转轴架设在两个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的顶面设有放置所述水平转轴的托槽,使用时,管壳固定在所述水平转轴位于两支撑架之间的部分。所述水平转轴上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内侧设有防止水平转轴平移的限位挡环。水平转轴转动过程中,限位挡环确保水平转轴不会水平移动,因为一旦水平转轴水平移动,则管壳上开槽的位置会发生偏移。所述水平转轴上还设有用于限定管壳在水平转轴上位置的定位环。在将管壳固定套设在水平转轴上时,管壳一端抵靠所述定位环,从而,将管壳在水平转轴上的位置固定下来,在加工同一型号的管壳时,铣刀的位置不需要再进行调整,只需要将管壳固定的位置确定好,开槽的位置便确定了。所述机架上具有水平设置的滑杆,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滑杆配合、可沿滑杆滑动的滑板,所述铣刀设置在所述滑板上。所述滑板的两侧具有与所述滑杆穿套配合的滑套,滑套上设有固定螺母以及与所述固定螺母配合、一端可抵住所述滑杆的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穿套在固定螺母中,转动固定螺栓使其一端顶住滑杆,从而将滑板与滑杆固定,使铣刀在运行过程中位置不会移动。本技术卧式管壳开槽机通过将待加工管壳水平套设在水平转轴上固定,一般将两个半圆形管壳组成一个圆管形,再用扎带捆绑固定后,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铣刀平移到设定位置,确定开槽位置,然后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水平转轴升起,使管壳达到铣刀位置,确定开槽深度,铣刀运行过程中,水平转轴绕自身轴转动,带动管壳转动,从而铣刀沿管壳周向快速精准开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卧式管壳开槽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卧式管壳开槽机另一角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铣刀、滑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卧式管壳开槽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可竖直升降、用于固定管壳16的水平转轴2;设于水平转轴2上方可水平移动的铣刀4;驱动水平转轴2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铣刀4平移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液压升降平台5,液压升降平台5为一种液压驱动升降的装置,为现有技术,可直接购买得到。液压升降平台5上设有安装水平转轴2的一对支撑架6,水平转轴2架设在两个支撑架6上,支撑架6的顶面设有放置水平转轴2的托槽7,使用时,管壳16固定在水平转轴2位于两支撑架6之间的部分。水平转轴2的一端设有用于转动水平转轴2的手轮3。手轮3与水平转轴2固定设置,从而可以通过转动手轮3使水平转轴2转动,使待加工管壳16转动,在其外周面上由铣刀4开出周向的槽。水平转轴2上位于支撑架6的内侧设有防止水平转轴2平移的限位挡环8。水平转轴2转动过程中,限位挡环8确保水平转轴2不会水平移动,因为一旦水平转轴2水平移动,则管壳16上开槽的位置会发生偏移。水平转轴2上还设有用于限定管壳16在水平转轴2上位置的定位环9。在将管壳16固定套设在水平转轴2上时,管壳16一端抵靠定位环9,从而,将管壳16在水平转轴2上的位置固定下来,在加工同一型号的管壳16时,铣刀4的位置不需要再进行调整,只需要将管壳16固定的位置确定好,开槽的位置便确定了。机架1上具有水平设置的滑杆10,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与滑杆10配合、可沿滑杆10滑动的滑板11,铣刀4安装在滑板11下表面。滑板11上还安装有驱动铣刀4转动的电机15。滑杆10为两根,均与水平转轴2平行设置,滑板11的两侧具有与滑杆10穿套配合的滑套12,滑套12上设有固定螺母13以及与固定螺母13配合、一端可抵住其中一根滑杆10的固定螺栓14。固定螺栓14穿套在固定螺母13中,固定螺栓14穿过滑套12,转动固定螺栓14使其一端顶住滑杆10,从而将滑板11与滑杆10固定,使铣刀4在运行过程中位置不会移动。水平转轴2上穿套有轴套17,工作时,待加工的管壳16固定在轴套17上。轴套17可由与待加工管壳16相同材质的材料加工而成,两片为一套,用胶带缠绕穿套在水平转轴2上,该轴套17的内径与水平转轴2的尺寸相配合,外径与待加工的管壳16内径相配合。使用时,先在水平转轴2上安装上轴套17,轴套17可连续使用,只要加工的管壳16为同一规格,然后在轴套17上安装设置待开槽的管壳16,将两个半圆形管壳16组成一个圆管形,再用扎带捆绑固定,轴套17和管壳16的一端均抵靠定位环9,移动滑板11使铣刀4位于需要的位置,然后旋紧固定螺栓14,使滑板11相对滑杆10固定,液压升降平台5升高,使管壳16靠近铣刀4,电机15驱动铣刀4运行,在管壳16表面开孔,当管壳16升高到使铣刀4在管壳16表面开孔深度为所需深度时,液压升降平台5不再升高,然后转动手轮4,驱动水平转轴2绕自身轴转动,带动管壳16转动,铣刀4便在管壳16表面开设出深浅一致的槽,加工完成一个管壳16后,液压升降平台5下降,拆下加工完成的管壳16,对于加工同一型号的管壳16来说,加工下一个管壳16时,不需要调整铣刀4的位置,可更换管壳16后继续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管壳开槽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可竖直升降、用于固定管壳的水平转轴;设于所述水平转轴上方可水平移动的铣刀;驱动所述水平转轴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铣刀平移的第二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管壳开槽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可竖直升降、用于固定管壳的水平转轴;设于所述水平转轴上方可水平移动的铣刀;驱动所述水平转轴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铣刀平移的第二驱动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管壳开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转轴的一端设有用于转动所述水平转轴的手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管壳开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液压升降平台,所述液压升降平台上设有安装所述水平转轴的一对支撑架,所述水平转轴架设在两个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的顶面设有放置所述水平转轴的托槽,使用时,管壳固定在所述水平转轴位于两支撑架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一平周建君管金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和绝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