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杆混合阀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924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单杆混合阀部件包括一个壳体(1),一个内套(2),一笼形元件(3),一个支承在内套中可在外部进行操作的心轴(4),及相互叠放并带通孔的盘片。盘片中的一片被用作入口盘(5),装在壳体上,另一片被用作温控盘(6),它固定在笼形元件上,还有一个盘被设置在入口盘和温控盘之间,被用作流量盘(7),它可与笼形元件一起相对入口盘作径向移动,温控盘可与笼形元件一起相对流量盘转动,并与流量盘一起可相对入口盘径向移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杆混合阀部件,它有一个固定不动的壳体,一个装在壳体中的内套,一个可相对壳体转动并在径向可移动的笼形元件,一个支承在内套中可横向摆动、并嵌接到笼形元件中、可在外部进行操作的心轴,以及以平面相互叠放的、带有通孔的盘片,其中一件作为入口盘,它装在壳体上,另一件构成控制盘,它被固定在笼形元件上,还有一件作为中间盘,它位于入口盘与控制盘之间。上述类型的单杆混合阀部件是大家所熟悉的,(DE2827236A1;DE2929199A1),在已知的部件中,中间盘是与内套一起相对入口盘而转动,控制盘可相对中间盘而径向移动,冷水和热水混合为混合水是在入口盘和中间盘之间进行,阀的开通和关闭是在中间盘与控制盘之间进行。在已知的部件中存在被称作窜流的危险即当混合水的开取量很小时,则中间盘与控制盘之间的通道依然是关闭着,在此不可能在同一盘片内具有分离流入通道,若混合水的温度这样选择时,即入口盘与中间盘之间的通孔继续开通,则可能导致混合水向压力低的进水管回流。通过在进水管上安装逆止阀的方法可对付窜流,但这是一笔不值得的支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消除此弊端,提供一个单杆混合阀部件,使之不存在窜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办法是,将中间盘作为流量盘,它与笼形元件一起可相对入口盘作径向移动,将控制盘作为温控盘,它与笼形元件一起可相对流量盘转动,并可与流量盘一起相对入口盘转动和径向移动。在本专利技术中,内套是固定安装在壳体内的,心轴相对内套转动及摆动,笼形元件相对内套作旋转和平移运动,盘片分离的流入通道阻止了窜流,而不必在进水管上安装逆止阀。控制盘/中间盘和入口盘之间的最大转角是可调的,这就可能对温度限值进行选择。同时也可以在相同流量下将阀做成更细长的结构形式,这使安装此部件的壳体的设计更有利,同时也节省了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布置及其它结构在下述的权利要求中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附图中作了表示,并在下面作详细介绍,图示约为实物的两倍大。附图说明图1组装状态的单杆混合阀部件纵剖图;图2壳体的两个相交90度的纵剖图、位于A-B及C-D的横剖图,以及底视图;图3该部件内套的前视图及左向侧视图,图中都在轴线半剖,以及一底视图;图4部件心轴的前视图、底视图及俯视图;图5装在壳体内心轴侧的结构件,通常由塑料制成,侧视图在中轴心一边半剖,及一俯视图;图6及图7可插在心轴上的限温件的侧视图半剖图,以及底视图;图8装于壳体的笼形元件纵剖图及左侧视半剖图,及底视图;图9装于笼形元件上的滑动罩纵剖图及俯视图;图10部件入口盘的底视图及俯视图,以及在A-B和C-D线纵剖图;图11部件温控盘的俯视图及在A-B线的纵剖图;图12部件流量盘的侧视图,在A-B线局部剖面图,以及俯视图、底视图及局部视图;图13部件密封件的侧视半剖图及底视图。作为实施例选出的单杆混合阀部件具有固定的壳体1,壳体1内装着内套2,笼形元件3可相对内套2转动和径向移动,它被装在壳体1中内套2的下方。心轴4被可转动并可摆动地支承在内套2中,心轴4嵌接到笼形元件3中,并可由外部操作。为了对由流入的冷热水混合而成的混合水的流量及温度进行控制,该部件装有一些盘,它们平叠放置并带有通孔。它们中的一件为入口盘5,它固定安装在壳体1上,另一件为温控盘6,它固定安装在笼形元件3上,在入口盘5和温控盘6之间是流量盘7,流量盘7可与笼形元件3一起相对入口盘5作径向及平移运动。温控盘6可相对流量盘7转动,即旋转移动,并可与流量盘7一起相对入口盘5作径向平移运动。部件的入口侧由安装在壳体1内的弹性密封垫8构成。在部件的心轴侧端是螺环10,它被拧入壳体1内,螺环10将塑料件20固定住,塑料件靠在内套2心轴侧的端面。内套2在朝塑料件20那侧有一内环槽,槽内装着卡紧环91,卡紧环91将锁环92及塑料滑环93固定住,它们沿内套2的轴向相互贴靠,并贴靠在内套的凸肩上。内套2通过O形圈94、95相对壳体和心轴构成密封,壳体1及其整个部件通过O形圈97相对于图中未示出的安装此部件的阀构成密封。在心轴4的外端插上限温件40,它与塑料件20共同作用,以限制心轴4的转角,并由此限制在温控盘6中热水出口的开口横截面,在笼形元件3上与内套2相邻侧并与其贴靠处插装着滑动罩30。参见图1及图10,入口盘5的外形实际上是由局部圆而构成,也就是由两个在径向对置直径较大的局部圆51,以及两个位于直径较大的局部圆51之间的直径较小的局部圆52所组成,局部圆51、51由直线53相互连接,入口盘5具有两个对其纵向中轴对称布置的通孔54,两个通孔中的一个与冷水进管相连,另一个与热水进管相连,通孔54在入口盘的下侧面是圆形的,在其上侧面是带圆角的长方形。通孔54在上侧面相对下侧面朝纵向中轴方向偏移设置,由此产生斜通孔54,它的一个横截面是梯形的,见图10中A-B截面,另一横截面是平行四边形,见C-D剖面,入口盘5以其边缘在壳体1中形成准确的位置配合,通孔54由位于它们之间的隔离段55相互分开。参见图1及图12,当作流量盘7的中间盘基本上是圆形的,流量盘7的上侧面75是圆形面,其下侧面76是直径较大些的圆形面,但是在相对两侧以割线77的形式截断,因而在下侧面76出现两个互相平行的台阶,流量盘7可以用通沿着壳体1对应的平面上滑动,在从圆形面向割线77的过渡处,下侧面76突出到上侧面75之外,形成四个伸出的凸耳78,流量盘7具有两个镜面对称于纵轴由隔离段相互分隔开的通孔71。每个通孔71底视都具有带圆角的长方形,俯视图中为梯形,其底侧与纵轴相垂直,在较长的底边上是齿72,齿72防止水冲击和噪音,并可取得小水量。通孔71在齿72一侧设有向温控盘6斜开口的壁面73,另一侧是与盘端平面相垂直的壁面74,对流量盘7周边的设计,使之不可能翻面安装。图1和图11中,温控盘6是圆形结构,它有两个镜面对称布置的扇形通孔61,两个通孔中的一个与冷水进口连接,另一个与热水进口连接。温控盘6在扇形通孔61之间上表面的边缘有下陷的台阶62,温控盘以台阶62装到笼形元件3的凸肩31上,台阶62相互之间及其与通孔61都是隔离的。扇形通孔61的壁面64与底面是垂直的,为了使温控盘6在壳体1内安装位置正确,台阶62可以相对其在直径方向位置向同一侧偏置。在图中,在台阶62连线靠一个台阶附近设置了一个冲子状的凹穴63,以使安装位置正确。参见图1和图13,构成部件入口侧的密封垫8靠在入口盘5上,并由壳体1固定。密封垫8具有与入口盘5相同的外形,它具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圆形孔81,密封垫8的圆形孔81是与入口盘5在贴靠面的圆形通孔54相重迭的。在该侧密封垫8是平面,密封垫8在与入口盘5相反的一侧通孔81周围有凸台84,密封垫8用这围绕的凸台84一方面使冷热水入口隔开,另一方面在面对入口盘5一侧,两个连在较小直径圆上的台阶82防止了尚未装入阀中的部件的另件脱落。从图1和图2可见,外壳体1在心轴一侧有内螺纹11,用以安装螺环10,接下来,壳体1设有内六边形12,使内套2及塑料件20不可转动地固定。靠着安装内套2的圆柱形配合面13的是开口14。开口14是这样构成的,即外壳体1在该处的壁面只是由径向对置的连接块15构成,开口14使混合水可由侧面流出部件。在壳体1安装盘片的端面有一个与中心轴线平行的孔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单杆混合阀的部件,它有一个固定壳体(1),一个装在壳体(1)中的内套(2),一个可相对壳体(1)转动和径向移动的笼形元件(3),一个支承在内套(2)中可横向摆动、并伸到笼形元件(3)中相连接、同时可在外部进行操作的心轴(4),并有平面间相互叠放的、带通孔的盘片,其中之一作为入口盘(5),装在壳体(1)中,另一个作为控制盘,固定在笼形元件(3)中,还有一个位于入口盘(5)和控制盘之间的中间盘,其特征是,中间盘被用作流量盘(7),它与笼形元件(3)一起可相对入口盘(5)作径向移动,控制盘被用作温控盘(6),它可与笼形元件(3)一起相对流量盘(7)转动,并可与流量盘(7)一起相对入口盘(15)径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冯达尔H齐巴哈P兰格
申请(专利权)人:弗吕斯旋转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