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阀驱动用促动器及其具有该部件的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615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阀装置,包括:根据阀体的回转位置决定其开度、对流体的流量进行控制的阀(30);向使阀(30)的开度变化的回转阀轴提供回转力的促动器(20);以及可装取地对阀和促动器(20)进行安装的装取装置。其特点是装取装置具有在所定位置形成有卡止用凹凸部的卡止单元(32)以及在所定位置形成有卡合用凹凸部的卡合单元(22),卡止单元(32)和卡合单元(22)以所定角度可围绕回转阀轴相对回转;当卡合单元(22)和卡止单元(32)处于卡合用凹凸部与卡止用凹凸部啮合的卡合位置时,可防止促动器(20)与阀(30)脱离;当处于卡合用凹凸部与卡止用凹凸部啮合解除的卡合解除位置时,促动器(20)可与阀(30)脱离。(*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在阀上、提供使该阀开度变化的回转力的回转阀驱动用促动器及其具有该部件的阀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容易进行与阀的装取作业的回转阀驱动用促动器及其具有该部件的阀装置。
技术介绍
安装在阀上、提供使该阀开度变化的回转力的回转阀驱动用促动器早已为人们所知。作为这种传统型的回转阀驱动用促动器,例如有日本专利实开平6-1951号公报的图4所示的提案。这种促动器是在将促动器安装在开闭阀上时通过联轴节将促动器输出轴的平面倒角部与开闭阀操作轴的平面倒角部连结,然后在将螺栓插通促动器的凸缘部形成的安装孔和开闭阀的凸缘部形成的安装孔中用螺母进行固定,由此将促动器紧固在开闭阀上。作为另一种传统型的回转阀驱动用促动器,例如有日本专利特开2000-193129号公报的图1所示的提案。这种促动器是在促动器的输出轴端部形成有开环安装用的安装槽。另外,在安装于阀的构架上形成有插通促动器输出轴的轴筒部以及在该构架的所定位置形成的开环卡合用的卡合槽。并利用与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卡合槽卡止的开环防止促动器从阀中脱出。例如在维护保养时将促动器从阀中取出的场合,通过拉伸促动器使开环扩径,可解除所述安装槽与开环的卡合状态,由此可将促动器的输出轴从构架的轴筒部拉出。前者的回转阀驱动用促动器场合,因通过螺栓和螺母构成的紧固具将促动器安装在阀上,故取出促动器时需要使用螺丝刀等工具。特别是在促动器和阀被设置在屋内的天花板附近的等场合,这种取出作业较麻烦。另一方面,后者的回转阀驱动用促动器场合,因只能利用开环的弹力来将促动器安装在阀上,故取出促动器时虽然不需要使用螺丝刀等工具,但一旦向促动器的外壳施加了错误性的过大的轴向外力,促动器就会从阀中脱落。又,在日本专利特开2000-193129号公报的图4至图9所示的其它实施例中虽然不需要工具,但也必须将螺母回转数圈,作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阀驱动用促动器及阀装取时不需要使用螺丝刀等工具、且作用于促动器的外壳的轴向外力不会使其意外落出、即使结合用的螺母1圈也不转动操作而可进行装取作业的回转阀驱动用促动器及具有该部件的阀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1技术方案的具有回转阀驱动用促动器的阀装置,包括根据阀体的回转位置决定其开度、对流体的流量进行控制的阀;向使所述阀开度变化的回转阀轴提供回转力的促动器;以及可装取地对所述阀和所述促动器进行安装的装取装置,所述装取装置具有在所定位置形成有卡止用凹凸部的卡止单元以及在所定位置形成有卡合用凹凸部的卡合单元,所述卡止单元和所述卡合单元以所定角度可围绕所述回转阀轴相对回转,当所述卡合单元和所述卡止单元处于所述卡合用凹凸部与所述卡止用凹凸部啮合的卡合位置时,可防止所述促动器与所述阀脱离;当处于所述卡合用凹凸部与所述卡止用凹凸部啮合解除的卡合解除位置时,促动器可与阀脱离。由于卡止单元和卡合单元以所定角度可围绕回转阀轴相对回转,当卡合单元和卡止单元处于卡合用凹凸部与卡止用凹凸部啮合的卡合位置时,可防止促动器与阀脱离;当处于卡合用凹凸部与卡止用凹凸部啮合解除的卡合解除位置时,可进行促动器与阀的脱离,因此,不需要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可容易进行装取作业。又,作用于促动器的外壳的轴向外力不会使促动器从阀中意外落出,安全性优良。并且,即使结合用的螺母1圈也不转动操作,也可进行促动器和阀的装取作业,故装取作业性优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5技术方案,最好是阀装置的装取装置具有保持部,该保持部可将卡合单元保持在以所定角度围绕回转阀轴回转自如的状态,保持部固定在促动器上,并且,卡止单元固定在阀上。由于在促动器侧安装有保持部及其以所定角度摆动自如被该保持部保持的卡合单元,因此,只要将卡止单元安装在阀侧即可,可在本专利技术的阀装置中使用各种尺寸和种类的阀。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从斜下方看促动器和从上方看阀的、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阀装置立体图。图2为表示图1的促动器局部分解的立体图。图3为从斜下方看图2的卡合单元的立体图。图4为从斜上方看图2的轭的立体图。图5为从斜下方看固定于图1的阀上的卡合单元的单体立体图。图6A~图6C为说明促动器与阀的卡合状态和解除状态的说明图。图7为表示将促动器与阀的卡合状态局部破断的局部性立体图。图8为表示将促动器安装在阀上状态的立体图。图9为从斜下方看促动器和从上方看阀的、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阀装置立体图。图10A为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促动器安装在阀上之前状态的局部性立体图;图10B为概略性说明图10A用的、表示展开状态的立体图。图11A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促动器与阀正在安装中状态的局部性立体图;图11B为概略性说明图11A用的、表示展开状态的立体图。图12A为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促动器与阀安装后状态的局部性立体图;图12B为概略性说明图12A用的、表示展开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具有回转阀驱动用促动器的阀装置。具有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回转阀驱动用促动器(以下简称为「促动器」)的阀装置1如图1所示,包括输出轴侧具有树脂制的轭(保持构件)21和树脂制的卡合单元(摆动构件)22的促动器20、以及操作轴侧固定有与促动器20的卡合单元22卡合的树脂制的卡止单元32的球阀30。如图2所示,促动器20包括由壳体23a和盖子23b构成的外壳23;安装在外壳23的底面、将外壳23与球阀30连结的轭21;可摆动地收容在轭内所定范围的卡合单元22;以及同轴连结促动器20的输出轴与球阀30的操作轴并传递转矩的联轴节24。如图3所示,卡合单元22具有上下反转的有底圆筒体状的本体部22a。卡合单元摆动用的操作捏手22b从本体部22a的外周部所定位置向外方延伸。又,在底部中央(图中的上部中央)穿设有插通球阀30的轴杆33的插通孔22c。并且,在卡合单元22的开口部的端部及其内周面上选择性地配置有等间隔的卡合凸部22d。另外,相邻的卡合凸部22d的间隔略微大于后述的卡止单元32的卡止凸部32d(图5)的周向宽度。这种卡合凸部22d如后的详述,与卡止单元的卡止凸部32d协动,起着保持促动器20与球阀30卡合状态的作用。又,由相邻的卡合凸部22d夹在其间的内周壁部22e与卡止单元32的卡止凸部32d协动,起着使促动器20与球阀30处于卡合解除状态的作用。在卡合单元22的开口部端面的外周部,在由邻接的卡合凸部22d相互夹在其间的位置沿周向形成有等间隔的切口22f。推压装置即推动臂22g从各切口22f的周向一侧端部向各切口的另一侧端部延伸。在各推动臂22g的自由端形成有从开口部端面沿轴线方向凸出的突起22h。这种推动臂22g的突起22h沿着后述的轭21的锥状部21e及台阶部21f(图4)进行滑动,起着使卡合单元22本身沿轴线方向进行移动的作用。如图4所示,轭21具有卡合单元收容用的大径孔部21a。该孔部21a的内径略微大于卡合单元22的外径,该孔部21a的深度略微大于卡合单元22的轴向长度。在孔部21a的下端,可摆动地将卡合单元22支持于轭内的凸缘部21b沿着全周向内方伸出。由该凸缘部21b形成的底部开口部21c的内径略微大于后述的卡止单元32的外径。在孔部21a的侧壁形成有可使卡合单元22的操作捏手22b从轭21伸出的窗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装置,包括:根据阀体的回转位置决定其开度、对流体的流量进行控制的阀;向使所述阀开度变化的回转阀轴提供回转力的促动器;以及可装取地对所述阀和所述促动器进行安装的装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取装置具有在所定位置形成有卡止用凹凸部的卡止单元以及在所定位置形成有卡合用凹凸部的卡合单元,    所述卡止单元和所述卡合单元以所定角度可围绕所述回转阀轴相对回转,    当所述卡合单元和所述卡止单元处于所述卡合用凹凸部与所述卡止用凹凸部啮合的卡合位置时,可防止所述促动器与所述阀脱离;当处于所述卡合用凹凸部与所述卡止用凹凸部啮合解除的卡合解除位置时,所述促动器可与所述阀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配川知之关根浩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山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