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压前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80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压前处理装置,包括前处理安装台,还包括左右校正机构,所述左右校正机构包括至少两件竖直设置的转轴,转轴的下端与前处理安装台连接,至少一件转轴与前处理安装台可左右移动地连接,转轴上套设有校正辊,校正辊与转轴可旋转地连接,校正辊上设有水平的环形轨道,环形轨道的圆心位于校正辊的轴线上。校正辊与型材的摩擦小,不易磨损校正辊,校正辊与型材的接触面积小,不会出现入口和出口的深度不一的情况,可以减少检修次数,经久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压前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辊压前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辊压成型线的输入端一般都设有左右校正机构,如中国专利“CN106734573A一种新型全自动辊压成型设备”公开的结构:所述左右校正机构位于校平辊轮组和成型辊轮组之间,左右校正机构中间为行走卷材的轨道,轨道两侧设有护栏,护栏之间的间距可调。辊压成型线运转时,型材快速地从轨道中穿过,型材两端与护栏产生摩擦,一般连续生产一个月后,护栏上就会出现明显的磨损,此时需要对护栏的位置进行校正,并且,使用较长时间的护栏上,还会出现轨道的入口和出口的深度不一的情况,是因为型材原料的收卷装置与左右校正机构之间不在同一直线引起的,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左右校正机构需要时常调整,并且寿命较短。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机构来改善现有的左右校正机构,使其更加耐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辊压前处理装置,其中的左右校正机构与型材的摩擦小,可以减少检修次数,经久耐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辊压前处理装置,包括前处理安装台,还包括左右校正机构,所述左右校正机构包括至少两件竖直设置的转轴,转轴的下端与前处理安装台连接,至少一件转轴与前处理安装台可左右移动地连接,转轴上套设有校正辊,校正辊与转轴可旋转地连接,校正辊上设有水平的环形轨道,环形轨道的圆心位于校正辊的轴线上。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安装座、第一锁紧钉,安装座与前处理安装台固接,安装座上设有横向的连接槽,至少一件转轴的下端与连接槽滑动连接,连接槽上还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锁紧孔,第一锁紧孔与第一锁紧钉螺纹连接,第一锁紧钉与转轴的下端抵接。作为进一步改进,与连接槽滑动连接的转轴的下端设有连接块,连接块容置于连接槽中,连接块与连接槽适配。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右校正机构还包括轴承,轴承套设在转轴上,校正辊套设于轴承上。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轨道的数量为若干,若干环形轨道间隔设置,若干环形轨道的宽度呈等差数列。作为进一步改进,校正辊包括上校正辊、下校正辊、第二锁紧钉,下校正辊的中心设有竖直的连接孔,上校正辊包括辊主体和固接于辊主体下方的连接部,连接部与连接孔滑动连接,下校正辊上设有第二锁紧孔,第二锁紧孔与第二锁紧钉螺纹连接,第二锁紧钉与连接部抵接。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于左右校正机构后侧的清洁机构,清洁机构包括上毛毡块、设于上毛毡块下方的下毛毡块,下毛毡块与前处理安装台固接,上毛毡块与下毛毡块之间设有清洁间隙;还包括毛毡安装块,毛毡安装块的下端、上端分别与前处理安装台、上毛毡块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于左右校正机构前侧的递送机构,递送机构包括上传送轴、下传送轴,上传送轴、下传送轴之间设有传送间隙,上传送轴、下传送轴的左右两端均与前处理安装台可旋转地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校正辊与型材的摩擦小,不易磨损校正辊,校正辊与型材的接触面积小,不会出现入口和出口的深度不一的情况,可以减少检修次数,经久耐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局部前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清洁机构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递送机构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和图6,这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具体地:一种辊压前处理装置,包括前处理安装台1,还包括左右校正机构110,所述左右校正机构110包括至少两件竖直设置的转轴112,转轴112的下端与前处理安装台1连接,至少一件转轴112与前处理安装台1可左右移动地连接,转轴112上套设有校正辊111,校正辊111与转轴112可旋转地连接,校正辊111上设有水平的环形轨道113,环形轨道113的圆心位于校正辊111的轴线上。使用时,型材的左右两侧分别被左右两边的校正辊111上的环形轨道113托住,型材从前往后地经过环形轨道113,由于摩擦力的左右,带动校正辊111在转轴112上转动,以减小型材与校正辊111之间的摩擦。通过调节转轴112,从而调节两环形轨道113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宽度的型材。由于摩擦小,从而不易磨损校正辊111,校正辊111与型材的接触面积小,不会出现入口和出口的深度不一的情况。参照图2,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座140、第一锁紧钉142,安装座140与前处理安装台1固接,安装座140上设有横向的连接槽141,至少一件转轴112的下端与连接槽141滑动连接,连接槽141上还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锁紧孔,第一锁紧孔与第一锁紧钉142螺纹连接,第一锁紧钉142与转轴112的下端抵接。调节时,拧松第一锁紧钉142,使得第一锁紧钉142与转轴112的下端脱离抵接,沿着连接槽141左右移动转轴112至合适的位置,再拧紧第一锁紧钉142即可将一件转轴112固定。进一步地,与连接槽141滑动连接的转轴112的下端设有连接块119,连接块119容置于连接槽141中,连接块119与连接槽141适配。为了与校正辊111旋转连接,转轴112应当呈圆柱形,而圆柱形的转轴112与第一锁紧钉142抵接时,不容易牢固抵接,所以设置连接块119。进一步地,所述左右校正机构110还包括轴承114,轴承114套设在转轴112上,校正辊111套设于轴承上。如此校正辊111转动更加顺畅,转动摩擦力小。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轨道113的数量为若干,若干环形轨道113间隔设置,若干环形轨道113的宽度呈等差数列。该结构是为了适配不同厚度的型材而设置。参照图4,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左右校正机构110后侧的清洁机构120,清洁机构120包括上毛毡块121、设于上毛毡块121下方的下毛毡块122,下毛毡块122与前处理安装台1固接,上毛毡块121与下毛毡块122之间设有清洁间隙;还包括毛毡安装块123,毛毡安装块123的下端、上端分别与前处理安装台1、上毛毡块121连接。型材从清洁间隙中通过的时候,上下表面分别在上毛毡块121、下毛毡块122上摩擦,从而被清洁。清洁型材的好处是,避免后续辊压成型时,型材被硬质的杂质划伤或压伤,提高产品质量。参照图5,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左右校正机构110前侧的递送机构130,递送机构130包括上传送轴131、下传送轴132,上传送轴131、下传送轴132之间设有传送间隙,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压前处理装置,包括前处理安装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校正机构(110),所述左右校正机构(110)包括至少两件竖直设置的转轴(112),转轴(112)的下端与前处理安装台(1)连接,至少一件转轴(112)与前处理安装台(1)可左右移动地连接,转轴(112)上套设有校正辊(111),校正辊(111)与转轴(112)可旋转地连接,校正辊(111)上设有水平的环形轨道(113),环形轨道(113)的圆心位于校正辊(111)的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压前处理装置,包括前处理安装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校正机构(110),所述左右校正机构(110)包括至少两件竖直设置的转轴(112),转轴(112)的下端与前处理安装台(1)连接,至少一件转轴(112)与前处理安装台(1)可左右移动地连接,转轴(112)上套设有校正辊(111),校正辊(111)与转轴(112)可旋转地连接,校正辊(111)上设有水平的环形轨道(113),环形轨道(113)的圆心位于校正辊(111)的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140)、第一锁紧钉(142),安装座(140)与前处理安装台(1)固接,安装座(140)上设有横向的连接槽(141),至少一件转轴(112)的下端与连接槽(141)滑动连接,连接槽(141)上还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锁紧孔,第一锁紧孔与第一锁紧钉(142)螺纹连接,第一锁紧钉(142)与转轴(112)的下端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压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与连接槽(141)滑动连接的转轴(112)的下端设有连接块(119),连接块(119)容置于连接槽(141)中,连接块(119)与连接槽(141)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校正机构(110)还包括轴承(114),轴承(114)套设在转轴(112)上,校正辊(111)套设于轴承(114)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则怀赵爱平卞士国廖承芹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力钏冷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