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器壳体用立式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56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速器壳体用立式铣床,涉及减速器领域。该铣床包括底座、竖直设置于底座上的立柱,立柱上设置有机头,机头的下端设置有铣刀,底座上水平转动连接有转盘,并且转盘的外边缘处位于铣刀的正下方,转盘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机构和夹持机构,定位机构与夹持机构的数量相同,且沿转盘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于转盘的外边缘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设置转盘供多个减速器壳体安装放置,使得铣刀可以不停机工作,即对多个减速器壳体进行连续铣平面,并且无需调整转盘和铣刀的位置,从而大幅度的节省了加工时间,同时提高了减速器壳体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速器壳体用立式铣床
本技术涉及减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速器壳体用立式铣床。
技术介绍
减速器壳体是减速器的基础件,也是安置减速器全部零件的基体。减速器壳体在铸造后,需要对减速器壳前后端的突缘处进行打磨,以提高突缘处的平整度以及安装精度。中国专利CN205888180U公开了一种立式铣床,该铣床包括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底座,底座上端设置有至少两个横滑轨座,两个横滑轨座上设置有横滑轨,横滑轨上端装设有工作台,底座上竖直设置有立柱,立柱上端设置有竖滑轨,竖滑轨上端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机头,机头下端装设有铣刀。当上述铣床对时,需要将减速器壳体固定于工作台,再对减速器壳体的突缘处进行铣平面。然后再驱动工作台反向运动,并将减速器壳体取下后,再对下一个减速器壳体进行加工。因此当更换减速器壳体时,需要多次驱动工作台往复运动,影响减速器壳体的加工效率,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速器壳体用立式铣床,具有提高加工效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减速器壳体用立式铣床,包括底座、竖直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机头,所述机头的下端设置有铣刀,所述底座上水平转动连接有转盘,并且所述转盘的外边缘处位于所述铣刀的正下方,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夹持机构的数量相同,且沿所述转盘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转盘的外边缘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铣床时,先将多个减速器壳体放置于转盘上,然后通过定位机构对减速器壳体进行逐一定位后,再利用夹持机构将减速器壳体压紧固定于转盘上。此时驱动铣刀以及转盘旋转,转盘带动减速器壳体同步运动,当减速器壳体运动至铣刀的位置时,对减速器壳体进行铣平面。随后转盘带动加工完毕的减速器壳体继续运动,同时带动下一个需要加工的减速器壳体靠近铣刀。此时即可将加工完毕的减速器壳体取下,然后将未加工的减速器壳体安装于转盘上。因此当加工减速器壳体时,通过设置转盘供多个减速器壳体安装放置,使得铣刀可以不停机工作,即对多个减速器壳体进行连续铣平面。并且无需调整转盘和铣刀的位置,即可实现减速器壳体的连续加工,从而大幅度的节省了加工时间,同时提高了减速器壳体的加工效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对定位杆,并且所述定位杆用于插接减速器壳体内部的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减速器壳体时,将减速器壳体内部的轴孔对准一对定位杆,然后驱动减速器壳体向下运动,使得定位杆插接轴孔后,实现减速器壳体的定位。定位机构的结构简洁,并且操作方便,从而使得减速器壳体的拆装过程更加轻松方便,提高减速器壳体的加工效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杆的上端面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内竖直滑动连接有滑动杆,并且所述滑动杆的下端面与所述滑动孔的底壁之间还设置有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减速器壳体安装于定位杆上后,利用夹持机构压紧减速器壳体,此时减速器壳体压动滑动杆向下运动,同时滑动杆压动弹簧压缩。当夹持机构脱离减速器壳体时,弹簧伸长并推动滑动杆向上运动,此时滑动杆推动减速器壳体向上运动,将减速器壳体顶起,从而使得减速器壳体的拆卸过程更加轻松方便,进一步提高减速器壳体的加工效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多个独立工作的工作气缸,并且所述转盘的外壁设置有一圈供多个所述工作气缸安装放置的凹槽,所述转盘的上端面设置有供所述工作气缸的活塞杆滑移的限位孔,所述工作气缸的活塞杆的上端位于所述转盘的外壁,且设置有用于压紧减速器壳体的压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夹持固定减速器壳体时,启动工作气缸,工作气缸的活塞杆缩回,并拉动压块向下运动,此时利用压块压紧减速器壳体,即可实现减速器壳体的压紧固定。当拆卸减速器壳体时,工作气缸的活塞杆伸长并驱动压块向上运动,此时即可对减速器壳体进行拆卸。夹持机构的结构简洁,并且操作方便,从而使得减速器壳体的拆装过程更加轻松方便,提高减速器壳体的加工效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气缸为旋转气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工作气缸设置为旋转气缸,当活塞杆向上运动的同时,利用活塞杆驱动压块旋转,并且直至压块脱离减速器壳体的上方后,即可将减速器壳体取下。因此大幅度的缩短了气缸的位移距离,从而避免活塞杆伸出过长而影响工人拆卸减速器壳体。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头的外壁设置有罩设所述铣刀的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下端面高于所述铣刀的下端,并且所述防护套靠近所述立柱的一侧为开口状;所述防护套的下端面设置柔性布条,并且所述柔性布条的下端面抵触于所述转盘的上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铣刀切削减速器壳体的突缘处时,铣刀的离心力将带动碎屑将向外飞溅。因此通过设置防护套以及柔性布条对碎屑进行阻挡,避免废屑出现飞溅现象而对工人造成伤害,从而增大了上述铣床工作时的安全性。并且通过设置开口使得碎屑可以沿着指定方向向外排放,从而使得废屑的收集过程更加轻松方便。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侧壁设置有喷枪以及供所述喷枪悬挂的挂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加工完毕的减速器壳体拆卸后,利用喷枪对转盘表面的碎屑进行进一步的清理,从而可以提高转盘的整洁程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转盘供多个减速器壳体安装放置,使得铣刀可以不停机工作,即对多个减速器壳体进行连续铣平面,并且无需调整转盘和铣刀的位置,从而大幅度的节省了加工时间,同时提高了减速器壳体的加工效率;2.通过结构简洁且方便操作的定位机构和夹持机构,使得减速器壳体的拆装过程更加轻松方便,从而提高减速器壳体的加工效率;3.通过设置防护套以及柔性布条阻挡废屑,避免废屑出现飞溅现象而对工人造成伤害,从而增大了上述铣床工作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防护套与机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的转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11、喷枪;12、挂钩;13、伺服电机;2、立柱;3、机头;31、铣刀;32、减速机;4、转盘;41、凹槽;42、限位孔;5、定位机构;51、定位杆;52、滑动孔;53、滑动杆;54、弹簧;6、夹持机构;61、工作气缸;62、压块;7、防护套;71、柔性布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减速器壳体用立式铣床,包括底座1、竖直设置于底座1上的立柱2,底座1的侧壁设置有喷枪11以及供喷枪11悬挂的挂钩12。立柱2上水平设置有机头3,机头3的下端设置有铣刀31,并且机头3上设置有驱动铣刀31转动的减速机32。如图1所示:底座1上水平设置有转盘4,转盘4转动连接于底座1,且转盘4的外边缘处位于铣刀31的正下方,底座1下方还设置有用于驱动转盘4转动的伺服电机13。如图1所示:转盘4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机构5和夹持机构6,定位机构5与夹持机构6的数量相同,且沿转盘4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于转盘4的外边缘处。当使用上述铣床加工减速器壳体时,先将多个减速器壳体放置于转盘4上,然后通过定位机构5对多个减速器壳体进行逐一定位后,再利用夹持机构6将与其对应的减速器壳体压紧固定于转盘4上。此时利用减速机32驱动铣刀31告诉旋转,同时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速器壳体用立式铣床,包括底座(1)、竖直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立柱(2),所述立柱(2)上设置有机头(3),所述机头(3)的下端设置有铣刀(3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水平转动连接有转盘(4),并且所述转盘(4)的外边缘处位于所述铣刀(31)的正下方,所述转盘(4)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机构(5)和夹持机构(6),所述定位机构(5)与所述夹持机构(6)的数量相同,且沿所述转盘(4)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转盘(4)的外边缘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器壳体用立式铣床,包括底座(1)、竖直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立柱(2),所述立柱(2)上设置有机头(3),所述机头(3)的下端设置有铣刀(3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水平转动连接有转盘(4),并且所述转盘(4)的外边缘处位于所述铣刀(31)的正下方,所述转盘(4)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机构(5)和夹持机构(6),所述定位机构(5)与所述夹持机构(6)的数量相同,且沿所述转盘(4)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转盘(4)的外边缘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器壳体用立式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一对定位杆(51),并且所述定位杆(51)用于插接减速器壳体内部的轴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速器壳体用立式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51)的上端面设置有滑动孔(52),所述滑动孔(52)内竖直滑动连接有滑动杆(53),并且所述滑动杆(53)的下端面与所述滑动孔(52)的底壁之间还设置有弹簧(5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器壳体用立式铣床,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玲龙朱海兵林鑫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超强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