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隔音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142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的隔音系统,目的在于使得即使在无法利用行驶风的状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对覆盖内燃机的隔音罩的内部进行换气。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搭载于车辆(1)的内燃机(20)的隔音系统(10)具备:隔音罩(40),其隔着间隙覆盖内燃机(20);第1风扇(52),其朝向隔音罩(40)的内部导入空气;以及第2风扇(54),其从隔音罩(40)的内部排出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的隔音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的隔音系统。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舱的冷却控制构造。该冷却控制构造具备覆盖配置在发动机舱内的内燃机的周围的保温罩。更具体而言,在保温罩分别形成有一个冷却风的取入口和一个排出口。另外,在取入口的形成部位设置有调整冷却风的取入量的取入口开闭部,在排出口的形成部位设置有调整冷却风的排出量的排出口开闭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136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动机舱的冷却控制构造中,在搭载内燃机的车辆的行驶过程中获得的行驶风被用作用于对内燃机进行冷却的上述冷却风。在车辆的停止期间,无法再利用行驶风,所以难以有效地进行保温罩的内部的换气。像这样,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造在使得在无法利用行驶风的状况下能够有效地对保温罩的内部进行换气这一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那样的课题而作出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无法利用行驶风的状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对覆盖内燃机的隔音罩的内部进行换气的内燃机的隔音系统。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内燃机的隔音系统搭载于车辆,所述内燃机的隔音系统具备:隔音罩,其隔着间隙覆盖所述内燃机;第1风扇,其朝向所述隔音罩的内部导入空气;以及第2风扇,其从所述隔音罩的内部排出空气。所述隔音罩可以包括与所述第2风扇相对的相对部。并且,所述相对部可以包括开口部、和能够对所述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挡板(flap)。所述挡板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期间关闭,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停止期间打开。所述第1风扇与所述第2风扇可以隔着分隔构件并列且一体地配置。所述分隔构件可以形成为,朝向所述内燃机突出,并且隔离基于所述第1风扇的空气的流动与基于所述第2风扇的空气的流动。并且,所述第2风扇可以构成为,能够向与基于所述第1风扇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送出空气。所述第1风扇与所述第2风扇可以隔着分隔构件并列且一体地配置。所述分隔构件可以形成为,隔离基于所述第1风扇的空气的流动与基于所述第2风扇的空气的流动。所述挡板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期间关闭,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停止期间打开。并且,所述第2风扇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停止期间,向与基于所述第1风扇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送出空气。所述内燃机可以包括没有被所述隔音罩覆盖的部位。并且,所述第1风扇可以在所述部位与所述内燃机相对。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利用第1风扇来朝向隔音罩的内部导入空气,另外,也能够利用第2风扇来从隔音罩的内部排出空气。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由于内燃机停止从而车辆也停止,所以无法利用行驶风的状况下,也能够有效地进行隔音罩的内部的换气。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隔音系统的内燃机及其周围的构成的图(车辆侧视图)。图2是由隔音罩覆盖的内燃机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由隔音罩覆盖的内燃机的图(车辆正视图)。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和第2风扇及它们周围的构成的图。图5是示出挡板打开的状态的内燃机的图(车辆正视图)。图6是示出挡板打开的状态的内燃机的图(车辆侧视图)。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在内燃机的运转停止期间形成的空气的流动的图。标号说明1:车辆;2:发动机舱;4:散热器;10:隔音系统;20:内燃机;22:曲轴;22:汽缸体;24:进气歧管;26:排气歧管;28:发动机主体;30:汽缸盖;32:汽缸体;36:交流发电机;38:A/C压缩机;40:隔音罩;42、44:罩构件;46:隔音罩的开口部;48:隔音罩的挡板;50:电动马达;52:第1风扇;54:第2风扇;56:分隔构件;60: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在以下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提及了各要素的个数、数量、量、范围等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或者原理上明确地确定为上述数值的情况以外,本专利技术不被所提及的数值限定。另外,关于在以下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造等,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或者原理上明确地确定为上述构造等的情况以外,并不一定是本专利技术所必需的。1.实施方式11-1.隔音系统的构成1-1-1.内燃机及其周围的构成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隔音系统10的内燃机20及其周围的构成的图(车辆侧视图)。如图1所示,内燃机20搭载于车辆1。更详细而言,内燃机20收纳于车辆1的发动机舱2。在图1中,纸面上侧为车辆1的前方,纸面左侧为车辆1的上方。在内燃机20的车辆上方侧配置有发动机盖(enginehood)3。在内燃机20的车辆前方侧配置有散热器4和冷却风扇(后述的第1风扇52和第2风扇54)。另外,在内燃机20的车辆下方侧配置有发动机挡泥板5,在车辆后方侧配置有划分发动机舱2和车室6的分隔壁7(前围上板和前围挡板等)。此外,在内燃机20的车辆左右侧配置有悬架塔等车辆构成构件(省略图示)。在图1所示的一个例子中,内燃机20以曲轴22的轴向朝向车辆1的左右方向的方式搭载于车辆1。另外,在图1所示的一个例子中,内燃机20以包括进气歧管24的进气系统部件位于车辆前方侧,并且包括排气歧管26的排气系统部件位于车辆后方侧的方式搭载于车辆1。另外,内燃机20具备发动机主体28。发动机主体28包括上述曲轴22、汽缸盖(包括汽缸盖罩)30、汽缸体(包括曲轴箱)32以及油盘34。汽缸盖30安装于汽缸体32的上方。油盘34安装于汽缸体32的下方,在油盘34的内部储存有对内燃机20的各部进行润滑的发动机润滑油。进而,内燃机20具备交流发电机36和车室6用的空调的压缩机(以下为“A/C压缩机”)38。交流发电机36利用曲轴22的转矩来进行发电。A/C压缩机38利用曲轴22的转矩来压送空调用的制冷剂。1-1-2.隔音罩的构成(隔音构造)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隔音系统10具备隔音罩40。以下,与图1一起,还新参照图2和图3对隔音罩40的构成进行详细描述。图2和图3是分别示出由隔音罩40覆盖的内燃机20的图(立体图和车辆正视图)。隔音罩40由吸音性能优异的材料构成。另外,使用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的材料作为隔音罩40的材料。满足这样的要求的隔音罩40的材料的一个例子是由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构成的纤维材料。此外,隔音罩40向内燃机20的安装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通过省略图示的紧固件(螺栓等)将隔音罩40安装于内燃机20。在图1所示的一个例子中,隔音罩40由两个彼此分割的罩构件42和44构成。隔音罩40(罩构件42和44分别)隔着间隙覆盖内燃机20。更详细而言,如图1~图3所示,罩构件42形成为,覆盖内燃机20的上部及其车辆前方侧的部位的一部分。具体而言,罩构件42主要覆盖发动机主体28的上部、以及进气歧管24和发动机主体28(汽缸体32)各自的车辆前方侧的部位的一部分(车辆正视图中的车辆左侧的部位)。换言之,在隔音罩40的例子中,进气歧管24和发动机主体28(汽缸体32)各自的在车辆正视图中位于车辆右侧的部位、以及交流发电机36和A/C压缩机38没有被包括罩构件42的隔音罩40覆盖。另一方面,如图2和图3所示,罩构件44形成为,覆盖发动机主体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的隔音系统,所述内燃机搭载于车辆,所述内燃机的隔音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隔音罩,其隔着间隙覆盖所述内燃机;第1风扇,其朝向所述隔音罩的内部导入空气;以及第2风扇,其从所述隔音罩的内部排出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4.17 JP 2018-0793511.一种内燃机的隔音系统,所述内燃机搭载于车辆,所述内燃机的隔音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隔音罩,其隔着间隙覆盖所述内燃机;第1风扇,其朝向所述隔音罩的内部导入空气;以及第2风扇,其从所述隔音罩的内部排出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隔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罩包括与所述第2风扇相对的相对部,所述相对部包括开口部、和能够对所述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隔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构成为,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期间关闭,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停止期间打开。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隔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风扇与所述第2风扇隔着分隔构件并列且一体地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山晴之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