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时章专利>正文

水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3525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导管壳体及轴承座联接于箱体上,泵轮及涡轮分别与输入轴及输出轴联接,泵轮的端口装有盖板,有进水口的导管壳体的进液腔通泵轮的工作腔,导管穿入导管壳体并伸至泵轮的排水腔内,输入轴、输出轴分别支承于导管壳体及轴承座上,导管壳体及轴承座的出轴端均设有密封件。本偶合器彻底解决了漏油问题,且省去油泵和冷却器,设备价格低。(*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现有的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大都采用油作为工作介质,通过油泵向泵轮及涡轮的工作腔供油,由导管伸缩来调节泵轮工作腔内的液面,工作液由导管排出,并经冷却器冷却后在由油泵泵至工作腔,如此循环。油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输入轴的轴承与输出轴的轴承在结构上存在着相互支撑的关系,且均以工作油润滑,存在着结构复杂,输入轴输出轴支承处的密封不佳、易漏油(不适应井下工作),输入轴与输出轴的振动隔离不充分等不足,而且,油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还需配备油泵及冷却器,设备的价格较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其输入轴和输出轴独立支承,无漏油现象,且可省去油泵及冷却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对现有的油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加以改进,使其成为以水为工作介质的调速型液力偶合器。本技术提供的水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结构为导管壳体及轴承座联接于箱体上,泵轮及涡轮相对布置且分别与输入轴及输出轴联接,泵轮的端口装有盖板,导管壳体的进液腔与泵轮的工作腔相通,导管穿入导管壳体并伸至泵轮的排水腔内,输入轴通过轴承支承于导管壳体上,输出轴通过轴承支承于轴承座上,导管壳体及轴承座的出轴端均设有密封件,导管壳体的上部开有与其进液腔相通的进水口。它的工作原理为水不断地由导管壳体上的进水口并经其进液腔进入泵轮及涡轮的工作腔,同时,电机带动输入轴及泵轮旋转,使泵轮工作腔内的工作液高速旋转并冲击涡轮,带动涡轮旋转,使输出轴转动,实现动力传递调节导管管头高度,可实现泵轮及涡轮工作腔内工作液液面高度的调节,进而调节输出轴的转速。由上述结构的水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可见,输入轴、输出轴分别由导管壳体及轴承座支承,两者无直接接触,易锈蚀的轴承与工作液靠密封件加以隔离,实现以水为工作介质。而且,输入轴、输出轴不直接接触,工作时的振动得到隔离。输入轴、输出轴密封的支承处可采用润滑脂润滑,彻底解决了工作时的漏油问题,满足了井下使用时的防爆要求,而且,本液力偶合器省去了油泵和冷却器,设备的价格得以较大的降低。 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图。以下结合实施例一及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轴承座8、导管壳体2联接于箱体3上,导管壳体2内装有一对轴承17,输入轴1支承于两轴承17上,轴承座8内装有一对轴承10,输出轴9支承于轴承10上。为使导管壳体2及轴承座8的两支承端得以较好的密封,在导管壳体2的两端联有端盖18,输入轴1穿过该对端盖18,密封圈19设于端盖18与输入轴1间,在轴承座8的两端联有端盖12,输出轴9穿过该对端盖12,密封圈11设于端盖12与输出轴9间。输入轴1、输出轴9的支承处采用润滑脂润滑。泵轮5和涡轮6相对布置,即两者的工作腔相对,且泵轮5联于输入轴1上、涡轮6联于输出轴9上。在泵轮5的端口装有盖板7。进水口20开于导管壳体2的上部且与其进液腔25相通,泵轮5上开有进水口16和出水口14,由进水口16联通泵轮5的工作腔13与导管壳体2的进液腔,由出水口14联通泵轮5的工作腔13和排水腔15。用于排水的导管4穿入导管壳体2伸至泵轮5的排水腔15内,通过调节导管4上端的高度位置,来实现泵轮5工作腔13内工作液液面高度的调节,从而调节输出轴的转速。实施例二,参见图2。图2中,箱体3为筒形,箱体3的外轮廓上设有筋板22,箱体3与输入轴1同侧的一端连接有一罩筒21,构成罩筒式水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罩筒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是无支撑地联接在电机与减速器之间的。现有的罩筒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其罩筒为一整体,罩筒套在偶合器的外部,罩筒外部设置有筋板以增强其强度,但筋板的高度加大的越多,罩筒的外径尺寸也越大(因安装需要,整体式罩筒的内径应大于偶合器旋转件的最大外径)。由于电机、减速器的法兰尺寸是已定的,罩筒上筋板的高度增加会受到限制,因而整体式罩筒的刚性不佳。本实施例中,将罩筒21连接在箱体3的一端,与电机联结的罩筒21内径可小于偶合器旋转件的最大外径,这样,在同样的外径尺寸下(与整体式罩筒相比),其筋板24的高度可增加较大,在满足刚性条件下,使罩筒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少占空间。另外,为缩短输出轴的轴向尺寸,以缩短罩筒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与减速机联结后的悬臂,本罩筒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输出轴9为空心轴,减速机轴伸于输出轴9的孔23内后两者联结。权利要求1.水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导管壳体(2)及轴承座(8)联接于箱体(3)上,泵轮(5)及涡轮(6)相对布置且分别与输入轴(1)及输出轴(9)联接,泵轮(5)的端口装有盖板(7),导管壳体(2)的进液腔(25)与泵轮(5)的工作腔(13)相通,导管(4)穿入导管壳体(2)并伸至泵轮(5)的排水腔(15)内,其特征在于输入轴(1)通过轴承(17)支承于导管壳体(2)上,输出轴(9)通过轴承(10)支承于轴承座(8)上,导管壳体(2)及轴承座(8)的出轴端均设有密封件,导管壳体(2)的上部开有与其进液腔(25)相通的进水口(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由端盖及密封圈组成,一对端盖(18)联在导管壳体(2)的两端、输入轴(1)穿过该对端盖(18),密封圈(19)设于端盖(18)与输入轴(1)间,另一对端盖(12)连在轴承座(8)的两端、输出轴(9)穿过该对端盖(12),密封圈(11)设于端盖(12)与输出轴(9)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其特征在于箱体(3)为筒形,箱体(3)的外轮廓上设有筋板(22),箱体(3)与输入轴(1)同侧的一端连接有一罩筒(21),输出轴(9)为空心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导管壳体及轴承座联接于箱体上,泵轮及涡轮分别与输入轴及输出轴联接,泵轮的端口装有盖板,有进水口的导管壳体的进液腔通泵轮的工作腔,导管穿入导管壳体并伸至泵轮的排水腔内,输入轴、输出轴分别支承于导管壳体及轴承座上,导管壳体及轴承座的出轴端均设有密封件。本偶合器彻底解决了漏油问题,且省去油泵和冷却器,设备价格低。文档编号F16H41/00GK2427675SQ0021466公开日2001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15日专利技术者刘时章 申请人:刘时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导管壳体(2)及轴承座(8)联接于箱体(3)上,泵轮(5)及涡轮(6)相对布置且分别与输入轴(1)及输出轴(9)联接,泵轮(5)的端口装有盖板(7),导管壳体(2)的进液腔(25)与泵轮(5)的工作腔(13)相通,导管(4)穿入导管壳体(2)并伸至泵轮(5)的排水腔(15)内,其特征在于:输入轴(1)通过轴承(17)支承于导管壳体(2)上,输出轴(9)通过轴承(10)支承于轴承座(8)上,导管壳体(2)及轴承座(8)的出轴端均设有密封件,导管壳体(2)的上部开有与其进液腔(25)相通的进水口(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时章
申请(专利权)人:刘时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