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疲劳强度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9321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高疲劳强度,且较价廉的齿轮。该齿轮为塑性加工齿轮,在固溶处理后,施以兼作人工时效处理的软氮化处理,该齿轮具有充分深的表面硬化层,且因在制造过程中将人工时效处理与软氮化处理合二为一,可节能和降低造价。所用钢材的组成成分为各元素重量比为:C≤0.01%,Si≤1%,0.05%≤Mn≤0.5%,P≤0.1%,S≤0.03%,0.02%≤sol.Al≤0.1%,0.8%≤Cu≤1.7%,0.02%≤Sol.Ti≤0.1%,余量为Fe及其它不可缺元素。(*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疲劳强度齿轮。现有的高疲劳强度齿轮,大都由含Al、Cr等成分的中、低炭钢,如JISSACM645等钢号,适用于软氮化处理的钢材制成。但,向来所用钢材,单凭软氮化处理,并不能得到有很高的疲劳强度的齿轮,尚必须施加例如对钢材进行调质处理,以提高其内部硬度(亦即内部强度)的措施。然而,一般都是对经过机械加工的齿轮的中间体进行软氮化处理,所以,考虑到机械加工性,上述由调质处理而增加的硬度提高的程度,自有其限度,其结果,齿轮的疲劳强度,尤其是齿根的抗弯曲疲劳强度常不能符合要求,此抗弯曲疲劳强度常较渗炭处理的齿轮为低。这是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高疲劳强度且尺寸精确的齿轮,上述齿轮的制造材料为具有良好的塑性加工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且在固溶处理后,可以进行兼做人工时效处理的软氮化处理的特定钢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在使用下述成分钢材,经过塑性加工的齿轮上,施行固溶处理后,再施加兼作人工时效处理的软氮化处理,而提供出一种高疲劳强度的齿轮;该钢材成分如下C≤0.01%(重量比)、Si≤1%(重量比),0.05%≤Mn≤0.5%(重量比),P≤0.1%(重量比),S≤0.03%(重量比),0.02%≤sol.Al≤0.1%(重量比),0.8%≤Cu≤1.7%(重量比),0.02%≤Ti≤0.1%(重量比),其余为Fe以及其它不可缺少元素等。含有上述成分的钢材,由于在金属组织上有铁素体单相组织,故具有和软钢大致相同的良好塑性加工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另外,上述钢材,由于伴随着Cu的过饱和固溶,发挥时效硬化性能,故在经过固溶淬火以后的齿轮中间产品上,再施加人工时效处理则可将齿轮的机械强度予以提高。更进一步,由于是在含炭量极低状态下含有Ti,上述钢材在固溶处理后的人工时效的温度下,有良好的软氮化特性。换言之,此种钢材的人工时效温度与软氮化温度约大略一致。依此原因,通过对齿轮中间产品施加兼作人工时效处理的软氮化处理以后,不做调质处理,也可将齿轮的疲劳强度提高很多。另外不言而喻,将两种处理过程合并在一起进行,可得到节能和降低造价的效果。从提高疲劳强度的角度看来,最好是表面硬化层(亦即全氮化层,下同)的深度d≥0.6mm。但是,该深度d的上限数值,譬如齿轮的厚度为2.2mm以上时,应定为d=1.0mm。因当d>1.0mm时齿轮将要脆化。另外,软氮化处理是在较低温下进行,所以齿轮产生的热处理变形也很小。因此,如果在软氮化处理以前做好剃齿加工(shaving),则在齿轮软氮化处理后仍可保持高的尺寸精度。因此不需要渗炭处理后必需的齿面研磨精加工。现将上述钢材内含有的化学成分的作用效果,以及数量上所以有限制的理由简述如下C为了在钢材内将其金属组织形成铁素体单向组织而确保高的延展性,且加深依软氮化处理产生的表面硬化层,C之含量最好尽量地少。C之含量若为C>0.01%(重量比)时,则钢材的延展性将变低,同时表面硬化层也将变薄。SiSi为使钢材强度提高的元素,可依所需强度而调配其含有量。但,Si的含量当在Si>1%(重量比)时,钢材之延展性下降,从而钢材的塑性加工性能将下降。MnMn与Si一样都是可令钢材提高强度的元素,依所需强度要求可以调配其含有量。但Mn的含量若达到Mn>0.5%(重量比)时,钢材的延展性能会低下,而当Mn<0.05%(重量比)时,则失去掺加该元素的效果,同时在钢材的表面易生瑕疵。PP与Si、Mn一样是提高钢材强度的元素,依所需强度要求可以调配其含有量。但当P的含量为P>0.1%(重量比)时将产生二次加工裂隙。S为提高钢材的延展性,S的含量低较好。当S的含量是S>0.03%(重量比)时,钢材的延展性将会大幅度降低。AlAl具有提高钢材的软氮化处理的效果。但当Al的含量为Al>0.1%(重量比)时,钢材的塑性加工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都下降,另一方面,若Al<0.02%(重量比)则无掺入该元素的效果。Cu如前所述,Cu可赋予钢材以时效硬化性。但当Cu含量达到Cu>1.7%(重量比)时,钢材表面的质量恶化,另一方面,若Cu含量Cu<0.8%(重量比)时则无掺入该元素的效果。Ti如前所述,Ti在含炭极低条件下,可给钢材赋予良好的软氮化特性。即,Ti和Fe形成微细的复氮化物,有使表面硬化层加深的效果。但当Ti的含量Ti<0.1%(重量比)时,表面硬化层过深,将使钢材变脆。另一方面,若Ti>0.02%(重量比)则无掺入该元素的效果。上述钢材之中,作为其它掺入元素Ni,其含量可为0.15%(重量比)≤Ni≤0.7%(重量比)。Ni可提高钢材的表面质量,另外也具有防止热脆性的效果。在钢材为钢板的场合,固溶处理多在热轧之同时进行,在轧制加工过程中,是通过将钢板从精轧温度急冷至卷板温度来进行的。在钢材为钢条的场合,也可在轧制加工的最终阶段进行固溶处理,但若该钢条被用作热锻造加工时,则固溶处理是通过在热锻造加工完成后进行急冷,或在兼作结晶粒度调整用的再加热后进行急冷来进行的。对上述精加工温度及热锻造加工的最终温度,也即固溶处理温度T1,设定为780℃≤T1≤1050℃。但是,若固溶处理温度Ti<780℃则不能使Cu过饱和地固溶,另一方面,若T1>1050℃则产生结晶粒的粗大化现象从而导致强度和韧性下降。上述钢材的人工时效温度T2为550℃≤T2≤600℃之间。若人工时效温度T2>600℃则成为过时效,内部硬度下降,故不能充分提高疲劳强度;另一方面,若T2<550℃,则不能进行人工时效处理以及软人氮化处理。又,处理时间t最好为2小时≤t≤4小时。若处理时间t<2小时,则表面硬化层之深度d将为d<0.6mm,又;若t>4小时,则该深度d将超出上述上限值d=1.0mm。附图说明图1具有复合齿轮的曲轴的正面图。图2副齿轮的立体图。图3表示距表面距离与维氏硬度HV 0.2关系的曲线。图4表示应力反复次数N与应力变化幅度σ0之间关系的曲线。如图1所示,曲轴1是用于串联四气缸内燃机的,该曲轴1的旋转扭矩,是通过设于一端部的曲臂2上,具有齿隙消除装置(图未示)的复合齿轮3而传给被动齿轮4的。复合齿轮3是由兼作曲臂2的主齿轮5,和与主齿轮5在同心连线上嵌合于曲轴1而同主齿轮5相接触的副齿轮6所组成。副齿轮6是一种塑性加工齿轮。如图2所示,该副齿轮6呈环形,在其中心部位设有嵌合孔7,并于其周围,在同一圆周上等间隔地形成有若干个方形窗8以及若干个圆形孔9。在各个方形窗8的一端,沿圆周方向设有弯起爪10。该弯起爪10作为齿隙消除装置的一部分而发挥其作用。各个圆形孔9是为减轻副齿轮6的重量而设置的。副齿轮6由于设置有上述嵌接孔7、以及多个方形窗8和多个圆形孔9等,因而要求必须具备相当高的疲劳强度。表1为制作副齿轮6所用钢板的成分组成。表1 该钢板由于是使用带钢热轧机制作而成,故通过从精加工温度(固溶处理温度T1)910℃急冷至卷捆温度300℃而完成固溶处理。钢板厚度为3.5mm。当副齿轮6为冲切而成时,在制造该副齿轮6时,按冲床冲切加工,压床弯曲加工,机械加工,以及兼作人工时效处理的软氮化处理等工序依次进行。以下就其具体作业做简要说明。A.冲床冲切加工依次进行下列工序,即从上述钢板中冲切出直径110mm的毛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疲劳强度齿轮,其特征在于,C≤0.01%、Si≤1%、0.05%≤Mn≤0.5%、P≤0.1%、0.8%≤Cu≤1.7%、0.02%≤sol.Al≤0.1%、S≤0.03%、0.02%≤Ti≤0.1%,剩余部分为Fe以及其它不可缺少元素,在固溶处理后,对其施以兼作人工时效处理的软氮化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野年生天孝笃志久保乾夫久保克博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